1000多年前的古人也想“南水北调”,古今选址有惊人相似处

文摘   2024-12-15 20:16   河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邵可强 实习生 徐新新

□策划:公共新闻部 温中豪 陈朋冲


作为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凝结了亿万民众的期待和自豪。一泓清水,千里奔流,润泽北国大地,从此改变了中国供水格局。

说起“南水北调”,早在1000多年前的古人也曾热诚期待。

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九重镇陶岔渠首160多公里处,方城县城区东南方向城关镇八里沟,有一条南北走向、宽一二十米的河沟,一路蜿蜒,两侧树木植被环绕。这就是著名的襄汉漕渠遗址,也被称为千年前的“南水北调”尝试。

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正月,京西南路转运使程能上疏,提出自南阳下向口(今南阳宛城区夏饷铺一带)筑坝置堰,拦截白河引水北上,越过方城垭口,经石塘、沙河、蔡河、睢水,抵达京师汴京,与南方的湘潭漕渠连贯起来,解决南方粮物北运京师之急需。

朝廷批准后,征调十余万丁夫和州兵,开挖白河至沙河的运河达方城垭口,在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位置,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等,水虽到达,却难通漕运,又赶上河水暴涨,石堰被冲,遂使工程搁浅。十年后,宋太宗决定再次重启该工程,但同样因为技术限制等再次搁浅。

从此,这条从南阳到方城的襄汉漕渠,一千多年前未竟的“南水北调” ,便尘封在了漫漫历史长河中。

但当年开挖的河道至今犹存,从南阳市宛城区夏饷铺直到方城,襄汉漕渠的遗迹不时能够发现。站在当年遗址处,感慨万千。

千年前的“襄汉漕渠”,是调江汉之水到宋都汴京。而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却是调江汉之水,千里奔流,润泽京津冀豫,上亿群众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古代“南水北调”的最早尝试,襄汉漕渠也为今天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段的走向与宋代襄汉漕渠的走向基本一致,两条线路呈平行状态,最近处相距约100米。中线干渠过白河的倒吸虹工程,也是在北宋襄汉漕渠的渠首——夏饷铺附近。

这份跨越千年的默契,也足以说明古人智慧与现代人的智慧不谋而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为保护襄汉漕渠遗迹,方城县政府将襄汉漕渠沙山段、二龙山段、东八里沟段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南水北调方城县干渠边坡上,有八个醒目的大字,‘方城垭口 襄汉漕渠’,仿佛遥遥致敬。鸭河口水库二分干渠部分渠段,正是利用了襄汉漕渠故道,浇灌当地大片良田。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

南阳访古寻踪
躬耕南阳,守望故乡。 我们始终坚持“公益·公开·透明·独立·自由·合作”的原则;秉承“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全民共享”的理念;践行“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的宗旨;寻访、关注、宣传、呼吁、践行、执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