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借古鉴今 走出象牙塔——《证史启今三千年》《书卷留声二万里》读后

文化   2024-09-14 11:36   北京  


    

最近中西书局出版了葛承雍先生的新著《证史启今三千年——四十年史论文选》《书卷留声二万里——四十年书评文集》,单从书名上看,一本从时间概念上凝聚哲思,一本从空间理念上引人注目,实际上分别精选了作者四十年来的史论文章和书评文章。

《证史启今三千年——四十年史论文选》

作者:葛承雍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书卷留声二万里——四十年书评文集》

作者:葛承雍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作者参与、见证和记录了中国史学的转型嬗变与发展升华,曾经发表一系列能充分感受到那个岁月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文章,兼具思想性、史学性、艺术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过很大的社会影响,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全文转载或介绍,得到学术界较高的评价。

作者秉持关切学术、服务社会的理念,节选的文章均全景式记述了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分析、思想交锋和学术对策,提供了一把人文情怀归结性的历史锁钥。作者善于打通文史哲互动的环节,发掘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除了在国家级纸媒上传递学者的声音,还在《历史研究》《中国学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不仅与社会大众分享学术钻研的精髓,而且还能使读者领略到不一样的学术品评。

古代先贤有言:“才须学也,学贵识也”,说的就是见识对于学问的重要。当前一些图书存在有学无识的现象,通篇只是堆砌材料、转录史料,靠材料膨胀篇幅,用大段引文来注水,通过炫耀表面上的博学来掩饰思想的贫弱,被称为“电脑体”著述,这是一个亟需纠正的倾向。

笔者拜读过先生新著后,眼界大开,受益良多,心潮澎湃中写些读后收获。

《证史启今三千年》一书,将思想史论置于头章,并以“思想火花”引入全章,首先陈述了个人、国家与民族尊严的重要性,认为要有尊严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民族自信,要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别以清明感恩、文明化俗、遗产启蒙、精神标识等为题,阐述了文化遗产传承对当代思想启蒙与教育的重要意义。这里边有些文章是作者在国际论坛上发表的演讲稿,不仅论述中华文明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深刻地指出了中华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与当代意义,列出了东西方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提倡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从而对丝绸之路、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如此以来,则对史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指出中国史学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包括研究选题、重心、方法、成果评定、队伍等的转变,提出历史研究要有开放和交流的国际视野,要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要服务现代化建设。作者特别强调史学理论要拓宽视野,激活思维,更新突破,并阐明当代史学研究要服务于战略决策,要与社会生活相适应,要呼唤对民众新的启蒙。而思想启蒙又与社会史研究密切相关。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史是以史为鉴的启蒙问题,是面向社会群众服务的一门普及学问,并结合语言社会史、地域特色、族群变迁,指出社会史研究就是通过对历代地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风俗民情等研究,为地区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提供历史借鉴,移风易俗,开拓民智。

需要注意的是,在历史研究中,史书是有局限的。作者指出对史籍要敢于怀疑,除了扎实的考证,更要有冲破传统的勇气,要脱俗求新,而文物、史学、文学的互动,则是当前人文学科创新发展的方向。作者早先研究历史思想,后又深入到以文物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研究中,阐释文物之美,揭示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文物作为图像史料,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补充文字史料的僵化与不足,作者提出的“左图右史”与“以图证史”互为补充,使文物图像与艺术历史互证,这种研究方法具有理论引领意义。文物之美不应只存在于学术研究中,还应融入大众文化,惠及全体民众。从学术研究到展览艺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公众服务,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走出去参与竞争,如何促进中国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也是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巨大且丰富的宝藏,荟萃物质文明,给人以心智的启迪,作者结合大运河、古代建筑、遗址保护、出土文献、历史文化名楼等文化遗产,从而说明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和宣传既要守住传统文化的根,保持其传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同时还要彰显其时代性、人文性和世界性,要与世界文化接壤,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书卷留声二万里》一书,作者首先紧扣当前学术热点“丝路胡风”。他高度赞扬蔡鸿生先生《广州海事录》以人为本,避免了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将海上丝绸之路做实、做深、做细。评《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充分运用最新出土资料,为粟特人入华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认识。他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印记》作序,强调了文物艺术展览的思想性,以丝路主题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这些书评文章充满画面感,直击人的心灵。

在“从文物微观史到历史宏观史”篇章中,作者评自己老师的书籍《孙机谈中国古文物》《仰观集》等,赞其以文献与文物互证,学术根底坚实,视野广博。为《长安新出墓志》《东方古都长安研究》《唐大明宫史料汇编》等书所作序言或书评,可以看出作者“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的学术视野,致广大而又尽精微,同时也彰显了作者“从物透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温情。

在“人文睿思下的遗产保护”篇章中,评《大遗址保护跟踪研究》既有宏观视野,也有典型案例,其“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大众”的理念已超出文物学术圈,传递给各行各业。评《文博丛谈》具有独立性、前沿性、综合性、现实性、权威性,从思想到思想库建设,为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作者为长城保护价值、文物学编著、故宫学创立、元朝都城发掘等书所作序或书评,均涉及具体遗产的研究、保护,深入解析历史文化底蕴,但绝不是只聚焦于遗产本身,还强调了遗产保护与研究要融入民众生活,为社会服务,要与国家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在“超越考古再现的艺术之旅”篇章中,作者为《法门寺文物图饰》所作长篇序言,条分缕析,被誉为法门寺佛寺研究最得体的评论,既总结出了唐代皇家珍宝的艺术特点,又提出佛教融入中华文明的精华。他借《美源》一书说明学术界格外重视文化艺术资源,但都要回归公益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他考察陕北佳县民间壁画、府谷地方古迹的品评,则体现了作者对地方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给予的学术关怀。作者对唐乾陵陪葬墓石椁线刻画、汉代碑拓等文物和艺术的品读,则凝练升华了考古文物中的艺术之美。

在“发掘被埋没的历史侧面”篇章中,针对专业颇深的《秦汉仕进制度》《中国审计史》等著作,指出历史研究要综合、多角度,要洞见社会发展变迁,经世致用,借古鉴今,为社会建设发挥作用。对《武则天本传》《纪昀评传》等书的评读,都强调了要密切关注人的思想和精神,从对政治、经济、文化的探讨到对人本身的关注。

掩卷之后的共鸣之音,是作者对文化遗产长期思考后的肺腑之言,他提出应当有信仰和文化道德,恪守传承文化使命的责任,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明规范,杜绝伪劣,摈弃赝品,注重质量,要以小见大增强文化实力,赢取海内外的认同,从而提高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这两本书包含着从治学态度、视野、方法、思维,到价值与意义的一整套系统的方法论,凝聚了作者几十年来治学的精华和智慧,对我们求学、治学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是求学、治学的态度。作者在评孙机先生学术成就时,谈到先生《“明火”与“明烛”》一文为了文章的确凿证据而等待了三十年,最后依据朝鲜考古汉代墓葬中的题字解读谜案,令人肃然起敬。作者在谈到另一位恩师蔡鸿生先生的时候,评价为“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作者承二位先生之衣钵,数十年来躬身力行,孜孜不倦,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一器一物的考证都是一丝不苟。他常对学生们说,诸位先生前贤的这种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术研究的榜样。

其次是学术视野。眼光决定高度,作者经常讲做学问要有世界眼光,研究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就是要说明开放与交流的重要性。这两本书中很多文章也都谈到了世界眼光。比如提出考古不能自我封闭,不能拒斥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必须坚持开放,通过交流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谈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时,指出以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先进文化交流互动,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借鉴和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很难得到发展,也不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力,相反还会保守,故步自封甚至逐渐萎缩,要有人类文明继承者的大胸怀,要有获得全球文化坐标的大意境。

再次是方法和思维。作者在谈及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变革时提到,应吸收和应用新的理论思想、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研究方法,从而丰富和创造新的史学方法论体系,促进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除了方法的变革,创新思维也至关重要,是学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作者在给研究生讲座时所作《学术境界与脱俗求新》中指出,学术要脱离戏说怪诞、只谈风月不谈历史的“俗”,要充满激情,敢于创新,鼓励要敢于求新,即使错了,但有板有眼,也是“错得可爱”,即使对了,但无思路,人云亦云,也是“对得平庸”。作者曾力排众议,首次系统梳理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正式提出大运河属于国保,为申遗奠定了理论基础,20年后的今天这种前瞻性得到业界肯定。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治学的意义。作者公开多次讲过,做学问一定要有现实意义,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认识现实,是探索历史发展道路和规律的主要手段,历史科学要积极参与到国家战略决策中,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走出封闭的象牙塔。作者认为,当代实践的“活化”,就是提升国民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共生互动,凝练出利于当代、造福人民的价值。

很多人研究历史文物,都是从知识到知识,从专业到专业,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背后的思想和精神,更是极少有人能像作者一样以历史去启迪当今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专著和论文更多是在讲知识讲专业,而作者此书则是从专业出发但又超越专业知识本身的传道,启迪大众智慧。文化建设并非一代人之功,而是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当接过先生等前辈先贤的火种,让文明之火烧得更旺、更亮。

最后要感谢出版社编辑尽可能保留了作者四十年的学术思考和写作轨迹,保留了讨论对话的现场感和争辩的“氛围”,让读者品到了这本学术“大著作”的原汁原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诚征巡展单位,
携手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文博中国
中国文物报社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博考古全行业权威媒体单位,文博中国为创立最早、重要的官方新媒体平台。聚焦整合并发布《中国文物报》有关考古、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图书出版传媒等方面的最新资讯评论、学术前沿成果,欢迎关注转发,商务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