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丁埂遗址出土的“虎纹刻符”石钺

文化   2024-10-12 16:59   北京  

太湖地区发现了一件“虎纹刻符”石钺,出自无锡宜兴市的丁埂遗址。丁埂遗址紧临太湖西北岸,2022年8月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批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良渚文化的遗物,“虎纹刻符”石钺便在其中。这件石钺发现于良渚文化的祭祀高台上,双面均刻有“虎纹”、“鸟纹”以及“卷羽”等符号。这是太湖边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虎纹刻符”石钺,实属罕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图一 丁埂遗址“虎纹刻符”石钺线图


 钺的由来和意义


《说文》有曰“钺,大斧也”。钺,亦作戉,与斧的外形相似,均为薄片长形,底面有刃,是用以砍劈的工具。石斧的出现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用工具,钺同样作为工具出现,兼做兵器的功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并一直沿用。


石钺的使用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多。随着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加深,钺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权力与威严的象征物之一。良渚文化贵族大墓中常见玉钺、玉琮、玉璧等成组的随葬礼器,汇观山的M4中陪葬48件玉钺,反山的玉钺M12:98甚至刻有神人兽面的“神徽”。可见钺在良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象征了军权、王权或神权,彰显了墓主人的至高身份。这件丁埂遗址良渚文化的石钺双面均刻划复杂的纹饰,显然非单纯的工具,已经具备了审美价值与象征意义。


石钺的刻划纹饰


这件虎纹石钺两面刻划的图像要素一样,仅在布局上稍有差异,可分四类:


首先,“虎纹”是主体。石钺上的虎纹共两组,每面均刻有一侧身虎像。虎1在穿孔正下方,头向左,无耳,头部用C形曲线表示虎张嘴吼叫的动作,下颌有两尖牙,显示出凶猛状;虎背与臀部向上拱起,腹部下伏,似前行状,用曲线线条表达虎的动态姿势,以弧线组成的弯月和“人”字纹表示虎的花纹;虎尾向上勾卷,用横线表示虎尾的花纹。虎2在钺的正中部,头向右,亦是虎头下垂、曲身、卷尾的造型,但头部细节少,身体和尾巴等细节的刻划相较虎1更显粗糙。两虎纹一左一右组合在钺的两面,立体地呈现了虎的全貌图案,虽不够精美,却生动地刻划出虎咆哮前行的威武姿态。虎为万兽之王,因其威猛的形象受到史前先民的敬畏,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中一直是勇猛、威严、正义的象征。


其次是“人”字形鸟纹,石钺的两面刻有由曲线组成的形似“人”字的纹饰,共三组。鸟纹1、2在虎1面的底部,鸟纹3在虎2与穿孔之间。鸟纹1由四条弧线组成,鸟纹2、3与之类同,仅在内部添上一道“人”字线条。简单的几笔线条引人想象,像展开的鸟翼,似缥缈的云气,亦如连绵的群山。与此相近的刻划符号最初见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大口尊上,常与圆形组合出现,对其较流行的解读一是火纹,与其上的“太阳纹”合释为“炅”或“炟”字;一是鸟纹,与其上的“太阳”组合起来表示“飞鸟负日”。东南沿海地区的先民自古便有对鸟的信仰,在神话传说中,鸟与太阳的意象相通,故将此纹饰称为“鸟纹”不无不妥。


接着是螺旋纹的“羽纹”,石钺两面共两组螺旋纹,分别位于两虎纹的下方。由中间顺时针散发出五个线条,呈旋涡状,最内一条弯曲并向左下延伸出去。其状如轻盈的卷云,又如蓬松的羽毛。良渚文化中有头戴羽冠的神人形象,羽冠不仅是首领的身份象征,还是巫觋通神的道具。所以这里的螺旋羽纹也指代羽毛或羽冠,象征权力与神力。


最后是点缀的菱形纹,在卷羽纹周围有两组状如四角星的菱形刻划图形。由四个弧线组合而成,造型随意而简单。有学者通过与甲骨文的对照,将其释为“凡”,解读为“风”,认为是族徽或人名标记。


大张的虎口在钺上,是凶猛的象征,是对敌人的震慑,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鸟与羽在良渚文化中具有神性,是神职人员的道具,这里与虎纹组成了鸟兽组合,赋予了石钺通神的意义。这件石钺的特殊价值一是“虎纹刻符”的独特性,这是太湖地区首次虎纹的出现,将史前时代的崇虎信仰聚焦到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中;二是艺术价值,从简单的图案中能看出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多元的统一,展示出了新石器时代工匠的手工艺水平与审美;三是文化价值,刻划的元素蕴含了良渚先民原始的自然崇拜和族群信仰。


石钺刻符所见文化交流


这件石钺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它所承载的史前文化交流、传播与传承。钺上的虎纹、鸟纹、羽纹和菱形纹等并不仅仅出现在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时期,在多个地区均有类似刻符的出现,可由此探索文化间的传播。


中国对“虎”的崇拜由来已久,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蚌壳堆塑的虎是中国艺术中最早出现的虎的形象,墓主人左手侧为虎,右手侧为龙。这件石钺与蚌塑龙虎时空相隔甚远,但不变的是相同的写实风格。长江下游地区较早的虎形象见于凌家滩遗址的玉器上,虎首璜87征:3一端雕虎,双虎首璜87M8:26是两端各雕一虎首,两个玉璜的虎均为侧身形象,有耳、眼、鼻和前爪,阴刻虎斑纹。良渚文化中虎的形象不多,饕餮纹和兽纹曾被解读为变形的虎纹,但终究脱离了虎的原始形象。对虎的崇拜并没有在当地广为流传,而是向西传播到长江中游地区。后石家河时代的肖家屋脊文化瓮棺中随葬有玉虎,有虎头、虎形牌等类型,均出现在高等级的墓中。谭家岭遗址瓮棺葬W3和W9中的玉虎与石钺上的虎纹造型可谓如出一辙,侧身虎像,同为张口、曲身、屈肢、卷尾的形象。对虎的崇尚从长江下游传播至长江中游地区,这种信仰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从新石器时代传承至后世。


图二 丁埂遗址与其他遗址的虎纹


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大口尊上的“弯月”符可算作“鸟纹”源头,莒县陵阳河遗址采集的陶器就有这种刻划图形,常与“太阳”和“山”形符号组合出现。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庙前遗址G3①:39等陶器上,也有“人”字鸟纹,还见于玉璧或玉琮上。同样的鸟纹还在长江中游地区出现,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遗址的大口尊AT812③:10上有三条弧线组合而成的刻划纹。


图三 丁埂遗址与其他遗址的鸟纹


长江下游本地崧泽文化的陶豆圈足上最早见螺旋刻划的装饰,如南河浜遗址M26圈足上。螺旋纹饰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主要用作装饰性的地纹,它作为单独的图案则见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中。肖家屋脊遗址的中口罐H357:5上有一执钺的人物形象,其头顶戴竖冠,冠上有一螺旋纹,是指冠上的羽毛。


菱形纹的出现亦可从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找寻,在莒县陵阳河M19和大朱家村M26的大口尊上有相同的纹样。同样形状的刻划还发现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遗址缸JY5:2上。


图四 丁埂遗址与其他地区的羽纹

图五 丁埂遗址与其他地区的菱形纹


在大致同时代的地区均有相似的刻符与造型,说明区域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能是物品的交换、人群的迁徙和文明的传入等。尤其是丁埂遗址所在的太湖西北部处于多个文化交汇处,北面是大汶口文化的海岱地区,西边是凌家滩文化的巢湖地区,东南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瓶窑区,虽然这些文化不同时,但仍能对此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石钺上的刻符图案,跨越海岱地区、长江下游与长江中游地区,将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串联在一起,呈现了文化融合的现象。


石钺的性质


在丁埂遗址的相关报道中可知,遗址中的石器数量和渔猎用具的占比之高在同级别的遗址中极为罕见,也没有发现大量玉器,说明了该遗址更重视农业渔业的生产活动,应不是举办祭祀丧葬等礼仪活动的高等级聚落。这件刻符石钺虽暂未发表出土位置、共出器物等详细信息,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无法与良渚文化高规格的钺礼器相比。


从形制上看,良渚文化有打制的有肩石斧,但有肩石钺十分少见。这件石钺的顶部稍残,有双肩,器身为近长方形的梯形,上端穿一圆孔。在反山、瑶山等最高等级墓葬中的石钺为圆角舌形或“风”字形,穿孔大,部分穿孔处有朱绘的绑缚痕迹,钺面较宽,器体薄。次一级的赵陵山M77中有4件有肩石钺,但肩部不明显且钺面宽大,穿孔有朱绘残留,显然与丁埂遗址的这件石钺不同类。与之形制相同的仅在更次一级的卞家山M11和新地里M30、M49、M104等单位中有几件,它们均出自小型墓葬,那么这件石钺所在的单位应与之同属一个级别。


图六 良渚文化石钺器物图


从刻符上看,钺上刻划的内容虽然丰富形象,但技术略粗糙,远不如良渚文化礼器上的图像符号精细美观。可能是工匠技术水平不高、等级低,并不是能雕刻出神人兽面纹的高级工匠。另一方面也可能这是高级工匠的练习之作,不是正式场合使用的成品器物。加上这件钺的材质为石质,同时刃部有使用痕迹,明显为实用器而非专用礼器等,本人更倾向于后者。


从性质上看,石钺主体的虎纹不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常见纹饰,时间和地域上与这件石钺最近的虎纹出自巢湖地区的凌家滩文化,但是凌家滩遗址中没有相同形制的石钺,那么我们有理由猜测,它是带有凌家滩文化因素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器物。故不排除本地区的先民是由巢湖方向迁移而来,从而保留了凌家滩文化中虎崇拜的可能性。


综合上述情况可推测,这件石钺是地方聚落的小首领的陪葬物品或当地礼器工匠的所属物,其族属可追溯至巢湖流域的凌家滩。


丁埂遗址的这件“虎纹刻符”石钺,填补了中国史前崇虎信仰从凌家滩文化到肖家屋脊文化的时间空白,为我们探究考古学文化的跨区域交流与融合、文明信仰的传播与传承等问题提供了帮助。随着更多考古资料的公开和考古工作的开展,相信会有更多的信息披露,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山东省考古所等:《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

2. 李学勤:《论新出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文物》1987年第12期。

3.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莒县大朱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天门石家河考古发掘报告之一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 1999年。

5.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玉器》,北京出版社,2000年。

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文物出版社, 2003年。

7.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庙前》,文物出版社, 2005年。

8.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河浜遗址》,文物出版社, 2005年。

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文物出版社, 2005年。

10. 王树明:《从陵阳河与大朱村发现陶尊文字谈起》,《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地里》,文物出版社, 2006年。

12. 南京博物院:《赵陵山1990-1995年度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2012年。

13. 南海森等:《濮阳西水坡》,文物出版社, 2012年。

1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卞家山》,文物出版社, 2014年。

1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家河遗址2015年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2016年第1期。

16. 杨民仆:《宜兴丁埂遗址:太湖边首次发现神秘“虎纹刻符”石钺》,《新华日报》,2023年4月2日第011版。



诚征巡展单位,
携手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孟庆龄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文博中国
中国文物报社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博考古全行业权威媒体单位,文博中国为创立最早、重要的官方新媒体平台。聚焦整合并发布《中国文物报》有关考古、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图书出版传媒等方面的最新资讯评论、学术前沿成果,欢迎关注转发,商务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