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初读《发现元历史》

文化   2024-09-18 16:06   北京  



历史已经远去,历史从未远去。中华民国成立和清帝逊位,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彻底走完了全部历程,至今已经相距百年以上。当我们回首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既保持了必要的审视距离,让我们可以瞭望它的全程全貌和整体结构框架,而又相距不太遥远,让我们可以看得足够真切而不至于失真失实。历史警示现在,历史昭示未来。每一次回望过去都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走向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回顾历史开创新局的民族。每一部官修正史都是关于前朝重大问题的正式决议,每一部官方实录都是关于本朝重要事件的郑重记载。

《发现元历史》

作者:柳士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在北半球上,古代世界田园百姓、草原百姓、森林百姓以及苔原百姓的卓绝奋斗把世界田园主环、世界草原主环、世界针叶森林主环以及世界苔原主环变成古代世界农耕文明主环、游牧文明主环和采集渔猎文化主环,也把北半球相应地理区间划分为黄金纬度带、白银纬度带、青铜纬度带和黑铁纬度带,其中位于亚欧非主大陆的亚欧非大田园、亚欧大草原、亚欧大森林以及亚欧大苔原分别是世界田园主环、世界草原主环和世界针叶森林主环以及世界苔原主环的主体地带。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朝鲜千里长城到中国万里长城,从伊朗长城到古罗马长城,亚欧大长城见证了古代农耕族群与游牧族群乃至渔猎族群的生死搏斗和互动交流。在亚欧非大田园和亚欧大草原,环青藏高原农耕文化文明圈与环地中海农耕文化文明圈、环蒙古大漠游牧文化文明圈与环喀尔巴阡山脉游牧文化文明圈,分别作为东方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西方文明的主体,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共同推动人类社会波浪式前进、回旋式上升。

如果以新石器、农业和陶器三要素作为进入文化时代的标志,作为最高标准,新石器、农业和陶器三者兼备即可认定进入文化时代,那么三者居一则是进入文化时代的最低标准。如果以城邦、冶金和文字三要素作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作为最高标准,城邦、冶金和文字三者兼备即可认定进入文明时代,那么三者居一则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低标准。概括起来说,新石器、农业和陶器三者兼备是进入文化时代的黄金标准,城邦、冶金和文字三者兼备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黄金标准,三者居二是白银标准,三者居一是青铜标准。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遗址已经发现城邦遗迹,但是尚未发现冶金和文字遗迹,可以按照最低标准判定进入文明时代,成为实证中华文明的圣地;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等已经发现城邦和冶金遗迹,但是尚未发现文字遗迹,可以按照三者居二的普通标准判定进入文明时代;河南省郑州商城遗址、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已经发现城邦、冶金和文字遗迹,可以按照最高标准判定进入文明时代。

把文献考据与文物考古结合起来,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和史记时代,也可以分为姓氏时代、国家时代和郡县时代,可以分为古国时代、王国时代和帝国时代,又可以分为古朝时代、王朝时代和皇朝时代。天子天朝天下三位一体,是中华古朝时代、中华王朝时代和中华皇朝时代的共同特征。虞夏之变是一次轴心制度变革,把古代中国从古朝时代推向王朝时代;周秦之变是又一次轴心制度变革,把古代中国从王朝时代推向皇朝时代;清民之变又是一次轴心制度变革,把中国从帝国时代推向民国时代。在上古中华王朝时代,夏朝为第一王朝,商朝为第二王朝,周朝为第三王朝,王朝首都在黄渭都城带上东西振荡。自秦汉至东晋南北朝为中华第一帝国时代,正统皇朝首都从包括咸阳在内的大长安到大洛阳再到大建康(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画出了中华帝国首都的第一个黄金三角形;自隋唐至南宋为中华第二帝国时代,正统皇朝首都从大长安到大开封再到大临安(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画出了中华帝国首都的第二个黄金三角形;元明清三代为中华第三帝国时代,正统皇朝首都在大北京与大南京之间南北振荡。曾经作为中华帝国大一统皇朝首都的大长安为大西京,大洛阳为大中京,大开封为大东京,它们连同大北京和大南京合称中华帝国五大一级古都,共同勾画出了中华帝国的轴心地带。

在世界地理体系和世界历史体系中,中华大地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对外开放的地理单元,中国历史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对外开放的历史单元,从而在世界文化体系和世界文明体系中,中华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对外开放的文化单元,并且成为世界轴心文化之一,中华文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对外开放的文明单元,并且成为世界轴心文明之一。何以中华?何以中国?应当挖掘梳理、提炼升华中华神话根系和谱系、中华族群根系和谱系、中华语言根系和谱系等,进而探寻中华民族根系和谱系、中华文化根系和谱系、中华文明根系和谱系。中华大地有百万年以上的人类史、一万年以上的文化史和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在继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行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同时,应当再进一步、再深一层,开展中华文化探源行动、实施中华文化探源工程,进而开展中华民族探源行动、实施中华民族探源工程,更加全面深入地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追问。在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继续开展寻根探源行动实施寻根探源工程的同时,还应当相应开展研究阐释行动实施研究阐释工程、开展保护传承行动实施保护传承工程、开展展示传播行动实施展示传播工程,进而开展创新发展行动实施创新发展工程,从而建设更加辉煌灿烂的现代中华民族、现代中华文化和现代中华文明。




诚征巡展单位,
携手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文博中国
中国文物报社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博考古全行业权威媒体单位,文博中国为创立最早、重要的官方新媒体平台。聚焦整合并发布《中国文物报》有关考古、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图书出版传媒等方面的最新资讯评论、学术前沿成果,欢迎关注转发,商务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