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和(1834~1883)字元廷,湖南湘乡人(今娄星区蛇形山镇)。咸丰初,从湘军剿粤匪,积功擢把总。六年,从萧启江援江西,复袁州,超擢都司,赐花翎。七年,从克临安,中炮伤,以游击留湖南补用。八年,破贼上屯渡,乘胜复抚州,擢参将。九年,复南安,擢副将。石达开由宝庆窜广西,陷兴安,遣党攻桂林,自率悍贼屯大溶江。中和从萧启江往援,大破贼於大溶江,贼窜贵州境,加总兵衔,赐号伊德克勒巴图鲁。
十年,萧启江率军援四川,中和从之。启江卒於军,中和偕何胜必、萧庆高等分领其众。剿滇匪李永和於井研,连战皆捷,贼解围遁,以总兵记名。寻授四川建昌镇总兵。十一年,永和窜踞富顺牛腹渡,两岸筑坚垒,背水而阵。中和选锐卒沿河设伏,自率羸师诱之,贼大出,伏发,截其归路,俘斩无算,贼垒尽夷,进解大邑之围,予二品封典。骆秉章督师莅蜀,檄中和偕绪军援绵州。滇匪蓝朝柱在诸贼中最狡悍,围绵州日久。军至,连破之,围始解,又败之西山观。朝柱窜丹棱,与李永和合攻眉州。中和驰援,贼分路来扑,中和突阵,矛伤腮,血殷衣,不顾,奋击破之,解眉州围。进攻丹棱,朝柱遁走,复其城,以提督记名。
同治元年,擢云南提督。李永和自眉州败后,窜踞青神,诸军进剿,数败之,永和遁犍为龙孔场,负嵎死抗。中和围之,垒石墙,编木栅,外浚深壕,密布梅花椿。贼知必死,突攻萧庆高营,中和截击,败退,连战七日。贼伏不出,乃使降贼谭仁曲持书约降,期会於猪市坡,预伏兵贼巢旁。永和与其党卯得兴数十骑来会,伏起分攻,焚其巢。永和、得兴骇奔,追擒之,降其众五千。诏嘉中和运筹决胜,生擒渠魁,赐黄马褂。
石达开扰蜀边,中和偕萧庆高、何胜必合击於横江,走之。二年春,达开复分路犯蜀,自率大队数万由米粮坝渡金沙江。中和督军扼化林坪、泸定桥,击破之,贼走邛部土司山中,达开旋就擒。调四川提督。三年,破滇匪於叙永厅。初,李永和既诛,馀党窜陕西,至是入甘肃,陷阶州。四年,中和偕总兵周达武往剿,毁龙王庙、三官殿贼垒,逼阶州城下,掘地道轰城,克之,斩贼酋蔡昌龄,尽歼其党。阶州平,被珍赉。冬,剿苗匪於建武,腰中弹伤,力战败之。五年,剿屏山贼,解马边厅围,诛贼酋宋任杰等,馀匪悉平。十三年,调云南提督。光绪二年,抵任。三年,平腾越夷匪。七年,丁母忧归里。九年,卒,赐恤。
胡中和
字元迪,湘人。初从江忠源为掌旗弁,改从黄子春,累官至副将。骆秉章入蜀挈之从,子春中伏死,代领其众。解绵州、潼川围,晋总兵。未几,擒贼渠李永和,擢授四川提督。光绪初,移云南,以与道员沈寿榕互讦,罢去。中和朴勇坦直,虽贵不习礼节,官蜀提军,日偶出救火,先腾身上屋,诸将不得已从之。时制营官皆疲堕,吸烟及进,辄坠不能起,督左守备王者化竟焚死。
--《近代名人小传》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提封千里,资阃外之崇勋;统御三军,树师中之伟伐。肤功克奏,宠命宜申。尔云南提督、伊德克勒巴图鲁胡中和,才既深沉,智兼恢杰。夙时缓带,久宣阀阅之劳;此日登坛,遂受节旄之寄。整威容于军垒,令肃凝霜;占喜气于戎行,恩均挟纩。逢斯庆典,被以徽章。兹以覃恩,授尔为振威将军,锡之诰命。於戏!贲宠酬庸,已推恩于凤诰;抒忠报国,尚有意于麟图。勿替久勋,只承朕命。
制曰:推恩锡爵,王臣奏秉钺之勋;履顺思庄,女士著宜家之美。良型既 播,茂奖宜加。尔云南提督、伊德克勒巴图鲁胡中和之妻王氏,毓质名闺,作嫔 右族。恪恭当室,率礼法于珩璜;黾勉相夫,树勋名于帷幄。特颁令典,俾阐徽音。兹以覃恩,封尔为一品夫人。於戏!被七章之榆翟,象服攸宜;贲五色之纶丝,鸾书有耀。只承显命,弥劭休声。
诰命之宝
光绪元年正月贰拾日
--录自《桑林胡氏七修族谱》
御赐祭文
皇上谕祭军营病故前任云南提督胡中和之灵: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赐恤报勤,国家之盛典。尔胡中和,性行纯良,才能称职,方冀遐龄,忽闻长逝,朕用悼焉!特颁祭葬,以慰幽魂。呜呼!宠锡重墟,庶沐匪躬之报;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荣。尔如有知,尚克歆享!
--录自《桑林胡氏七修族谱》
君名中和,湘乡人,家贫不治生产而意气豁如。咸丰初以布衣从戎,转战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累功至四川提督,平滇匪李永和、蓝大顺之乱,攻克甘肃阶州。光绪丁丑,调任云南提督,丁母忧归。兹届服除,行将北上,遽以病殁。余初与订交于蜀,复同官于滇,共处频危,尤深感痛,挥泪赋诗而意仍未尽云。
我长于君弟畜之,不同安乐共艰危,
旗常功在何烦纪,冠剑年丁正可为;
湘水无情流旧恨,蜀人公论请专祠,
双眸老泪难轻洒,独为英雄一涕洟。
--《玉笙楼诗录》/沈寿榕
沈寿榕(1823-1884),浙江海宁人。清末诗人。字朗山,号意文。宦蜀。曾任广东布政使,善诗,工书,尤精鉴赏金石书画,著《玉笙楼诗集》。《益州书画录续编》。
母剑吾
一、筠连县未筑城墙的缘故
筠连县于明景泰初年建城时,即依山为墙,作天然屏障,不再筑城墙,以维护“风水宝地”。清咸丰年间,云南人李永和、兰朝鼎反清起义于牛寨,率部首攻筠连县城后,声势大振,义军席卷川中。清王朝惊恐不已,派重兵经数年始平战乱。从此,筠连成为川滇屯兵重镇。光绪年间,川督曾派军门提督胡中和率兵一标(千余人)驻防县城,为便于防守,拟在县周筑城墙。欲砍城郊杉树坳杉木三万多株,以作建材。
杉树坳系县中望族詹姓坟茔,族人中有顶戴功名的人不少,杉树据称是詹家的“风水树”,按封建礼教是动弹不得的。詹姓为了保护风水树,而反对筑城墙。声称筑起城墙,县城就要陆沉;筑起城墙,要损筠连文风,在科举上就出不了举子。此说一经传开,地方人士,纷纷联名上告,但胡军门仍坚持要兴土木,层层官府,碍难受理。最后直告到北京,清廷俯顺民意,降旨恩准不筑城墙。所以筠连县历来有城无墙。
二、大梁子城堡修建始末
胡中和在县修城墙未果,即在城南大梁子占地修建营盘,按城堡形式,四周筑墙,开设四门,作为屯兵要地。为丁早日竣工,胡中和亲自坐镇督促,在扎大梁子侧面坳口,后人称此地为中和栈(今古楼乡中和村)。后胡部撤走时,将大梁子营盘,捐赠给禹王宫作庙产。禹王宫系湖南人家庙,表面上胡念同乡之谊,故慷慨捐输。实际上是胡令其弟率兵征讨兴文九师城苗族“反叛”,其胞弟战死,损兵折将,大败而退。为了悼念阵亡将士,要禹王宫执事人等,于每年清明时节,前往大梁子烧钱化纸,祭奠亡灵,并留有兵丁多人,看守营盘,至今大梁子尚有左、张、欧阳诸姓居民,均系胡部留守人员后裔,他们对胡军门轶事,尚能述说一二。
三、血洗九师城
胡中和得溃兵回报,痛其弟战死,极为震怒,立即点兵复仇,亲率所部六七百人,虽夜驰往兴文建武。时值农历除夕,乘苗民欢度年节、酒酣耳热、防御松懈之机,突然发起猛攻,直入九师城寨,刀砍斧劈,死伤数百人,真是尸如山积,血似河流。生俘二百余人,押解回筠,囚于大梁子城堡内。并运回其弟及阵亡士兵尸体。
四、骇人听闻的“万人坑”
胡中和得胜班师回筠,余怒未息。即于大架子以北空旷处 (今小南街小学)搭设灵台,要活祭阵亡官兵。并在灵台之侧,挖一大坑备用。祭灵之日,将所俘苗民用铁链穿连锁骨,十人一串,全部押赴灵台。并用二活人以棉花裹身浇油,佇立灵台两旁,从头上点火,叫做“点天灯”。然后将俘虏一排排跪于灵前,活祭完毕,一一砍头。将全部尸体,埋于大坑。后人称为“万人坑”。三十年代,县人沈拜言在南门外建房,恰在万人坑处,挖基地时,掘出无数白骨,只好把屋基迁开,避其凶兆。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五日
■大梁子,治南五华里。同治四年,提督胡中和筑山城于其上,驻兵千余,并于山城周置田四十余石,交地方士绅保管。民感其德,立祠祀之,附设阵亡将士牌位。年租除追荐外,余作地方公益。民十七年,实业局呈准层峰,提作农场产业,每年仍支祀费。
■大坪,俗称大粱子,亦曰营盘岭,位治南五里。上有土城,为同治四年提督胡中和所筑,以驻楚军者。遥望城垒,隐现于远树之间,几疑其别有天地也。
■禹王宫,治西北。乾隆四十三年,知县何洛书建。同治五年,四川提督胡中和倡捐培修,五乡亦多有之(旧志。为县立中学校)。
■同治二年,提督胡中和统楚军□,旋移扎治南□之大坪□,上县时角。
■胡中和,字元廷,湖南长沙人,任四川提督。同治二年,□省□勇丁。哈哈等千余人在筠连扰。公以横江得胜之师跟追至丰乐,斃贼首□□,遂驻军木沙坝。时何萧二逆虽受招抚,其党犹盘踞正舟。公按诛萧广德,檄湘果六营搜□□□□首吴山亡,何祥、刘新大等数十名正法,金隆仅以身遁。四年冬,滇匪漆维新、李开甲等,勾结镇雄青兄苗匪二万余人,合黔匪卿满大及发逆余党共四万余,由□□柿子坝,分十一股□川,公亲督弁勇,在高邑之吴家坝拦截,见贼势甚盛,添调兵勇,分股截击,三战三捷,□贼遂由沐爱窜琪县之上罗,直趋建武。公疾驰三昼夜□□,建武已陷,乘势围攻,亲冒矢石,于十二月初二日克复建武,杀贼数千余,败走滇属之上天堂,川境肃清。
■ 同治三年甲子,一八六四年。挂榜山崩。六月,塔寰。秋大□,民多死,提督胡中和施粥赈济。
--选自民国《筠连县志》
用平视的目光看娄氐
联系微信号:Yes-123-123-123
(17773898392)
长按二维码扫描进入娄氐镇文史馆
(政协娄底市委员会“文史书画”委员工作室)
娄氐镇文史馆 娄氐镇艺术馆
地址: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涟滨街道办事处
澄清居委会办公楼四楼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