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期〗李光久和牛庄之役

文摘   历史   2024-08-24 08:13   湖南  

李光久和牛庄之役

廖宗麟

    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的军队曾在辽东牛庄激战。事后,在清人姚锡光所著的《东方兵事纪略》中,清军将领李光久被描写成一个丑角式的人物:光绪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二月初八日,李光久率部众五营和魏光焘六营回防牛 庄,屯 聚 庄 内, “方倭人之将至也,光久部下某以告,请速出队。光久吸鸦片烟未已,复待毕早餐,倭已入市。”清军仓促应战,遂至大败。这段记载对后世学者影响甚大,某些研究甲午战争的专著,都把它当作信史。然而,当我们查对一些曾和李光久一起参与海城、牛庄之战的清人的记载,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李光久,字健斋,是湘军大将李续宾的儿子,袭封三等男爵。甲午战前,以江苏候补道的资格在两江总督刘坤一部下任带兵将领。战争爆发后,(光绪二十年九月初三日)清政府命令刘坤一:“著派道员李光久,统所部 湘 军 五 营,随带 枪 械,迅 速北上。”十一月下旬,李光久奉命出关作战,他先受邦办军务的四川提督宋庆节制,被派驻牛庄、田庄台等地,保护通往锦州的粮道。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二日黎明,日军窜犯牛庄,李光久督军迎头痛剿,毙敌甚多,生擒日军中尉山县朝喜殿等三人,得到白银千两的奖赏。这时,驻守大高岭的直隶提督聂士成奉调回防天津,命李光久和江苏臬司陈湜率部接防,但邦办军务的湖南巡抚吴大澂“因其剿寇得力,仍由牛庄令与刘树元、魏光焘、徐邦道各军合力进攻海城。”二十二日,李光久配合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部队进攻海城外的唐王山。据金兆丰撰《晏海澄先生年谱》中记载谓:“健斋攻破东刘公屯,又进入而攻石井堡,寇皆退至唐王山下,健斋三进三郤,盖山下有横沟,伏兵甚多也。”这一仗清军虽然没有取胜,但据王同愈《栩缘日记》记载:谓李光久“擒一贼目,系山县有朋之子。倭贼恨之入骨,有擒获李某赏银二万磅之伪示。”二月初三日,李光久率老湘营,会合徐邦道、刘树元等军,分路进剿海城,“徐、李奋勇直前,连破小八里河、龙台堡、戴家堡,击伤賊三百余名,贼皆逃至唐王山后。”是役,清军生擒一名名叫冈本勇太郎的日军军官带归。后来,日本历史学家认为日军在海城之战中“把得力的兵团放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使之屡次处于被全歼的危险境地,这是作战上的重大失败。”而李光久便是在海城之战中英勇杀敌的清军将领之一,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很大的打击。

    当时,环逼海城西面的清军,由徐邦道统拱卫军十一营驻柳公屯;李光久统老湘营五营驻三台子;刘树元统亲军六营驻四台子、榆树堡、大堡屯;魏光焘统武威六营驻牛三台子。皆以牛庄为后路,仅驻武威一营防守我后路。以西北隅大小费 屯、水坨、耿庄子一带有依克唐阿各营驻守。而被清军围困于海城等地的日军为其精锐部队第三、第五两个师团。正月底,日军为了救援海城,又投入了第一师团的主力,在太平山之战中击败了宋庆的部队,这才勉强突破了对海城的包围。接着,日军的第三师团由海城击出,攻下了鞍山站,威胁辽阳。二月初五日,辽阳告急,清政府急忙调依克唐阿等军回援。依军去后,原驻防地变成无兵把守的空虚地带。李光久等清军将领得信后,欲抽营填扎,而环海之师又不能轻易掣动。当清军正在商量要由魏光焘拔营驻大小费屯,初七日,有百姓向清军报告:日军马队七十,步队数千,绕出耿庄、古城子而去,恐袭牛庄。魏光焘在通知李光久率军回援后,先率本部驻牛三台子的武威六营驰返牛庄,及时地打退了日军的先头部队,屯驻庄内。

    初八日黎明,日军第三、第五两师团约三万人,三路进攻牛庄,而牛庄清军仅七营三哨,共三千三百人,众寡悬殊。但魏光焘临危不惧,马上组织清军进行英勇的抵抗,正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光久率军疾行二十余里回援,“及抵牛庄时,武威军交战已久,贼已入庄,遂饬各营分为三路,以前左营为右路,向关帝庙等处攻入,以右后营为左路,向海神庙等处攻入,以中营及马步小队为中路,向牛庄土城一带攻入,一进街口,即与该贼巷战,毙贼无算,业已败出街外。乃前贼败退,后贼纷来,枪炮雨密,贼又从两旁拥出,纷纷击犯,勇与贼几莫能辨,血战竟日,各街口被贼纵火,断我出路,时已二鼓,子弹俱尽,不能不率队冲突而出。”

    李光久军撤出牛庄时,曾遭到日军的追击,据朱孔彰撰《半隐庐丛稿》所载,李光久曾在去牛庄三十里的地方组织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日军急追,李健斋令军中曰:‘驻此再战!’军士曰:‘死亡已多,仅数百人,尚可战乎?’李曰:‘可!此邨坍墙甚多,吾列帜而俟,藏抬枪于短墙后,兵士少,以枪管前架短墙,后以两人持之,爇药尚可排击。彼不知我众寡,地势甚便,不可失也。若战胜,彼必不敢追!不然,尽为擒矣。’众以为然。日兵追至,又毙百数十人,乃退。”

    事后检查,牛庄之役,魏光焘军阵亡九百余人,伤三百余人;李光久军共五营二哨计二千七百余名,“阵亡七百余人,收集约二千人,内受伤三百八十余名。”伤亡不为不重。但日军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日方记载谓以优势的兵力“经过一昼夜激烈的巷战,于五日才勉强占领牛庄。”在这里,“勉强”二字正反映出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情况。可见,在牛庄之役中,李光久是尽了保卫国家的责任。

    当然,上述记载难免会有夸大之处,但是,有两点事实却是可以肯定的,一,在牛庄之战开始时,李光久军并没有和魏光焘军一起被围困在庄内,而是正从二十里外的地方赶来救援。二,李光久军到达牛庄时,战斗正进行得十分激烈,李光久马上在行进中投入战斗,根本不会有吸鸦片烟和吃早餐等事发生。可证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所载牛庄之役的情况多是错讹失实。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七八级学生〕

《社会科学辑刊》 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总第二十四期)〔责任编辑:卞直甫〕

丹徒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

【编者按:连续编发了几期有关李光久的历史文献资料,尚有意犹未尽之感,对历史人物李光久的争鸣在史学界由来已久,其争议主要体现在李光久在牛庄战役的表现上。要尽可能厘清这一段史实,应在现有的史料基础上,去搜寻更多、更新、更站得住脚的历史信息作为支撑,“牛庄”亦或可以成为娄氐镇文史馆及涟水河流域文化研究同仁关注的一个新的重点。
    在李翠平、寻霖二先生编著的《历代湘潭著作述录(湘乡卷)》里有关于李光久著述的记载:
    李光久 (1845~1900)字恒亭,号健斋。李续宾子,清咸丰八年(1858)特赏举人。江南候补道。曾参与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苏松太道,迁江海关道,晋浙江按察使。 
    《誓师要言》,朱孔彰云:“健斋为李忠武公续宾子,礼贤爱士,饶有父风,由是威名大著。光绪二十五年秋官浙江按察使,朝廷令统浙省马步三十六营,以意大利兵船窥我海疆,驻宁波调度防御,益招募湘军,部署精严,外人惮之,潜消诡谋。平时练兵,著有《誓师要言》十二章,语语探原,实有名将之风。其冬以暴病卒于军,人咸惜之。”
    章廷黻纂有《李爵节帅公年谱》,1919年《恐庐文集》木活字本。
    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李光久所著《恐庐文集》当作为搜寻的重中之重。其年谱娄氐镇文史馆亦将抓紧编排推出,以便让人们更为全面的了解李光久这个历史人物。“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历史,所有的历史都是立体的”,这一直是娄氐镇文史馆秉承的历史观,它是有温度的。】
易顺鼎著《盾墨拾余》中有大量有关李光久的历史信息
【编委会成员】:
莫俊、宋国洪、周荣鸿、胡业、谢光辉、李俊兰、李伟、陈灿光、刘永丰、成洪桥、颜加乐、颜正芬、刘秋阶、莫蒿、傅桂辉、萧常沛、邓战胜、黄琼、蒋小平。

用平视的目光看娄氐

联系微信号:Yes-123-123-123

(17773898392)

长按二维码扫描进入娄氐镇文史馆

(政协娄底市委员会“文史书画”委员工作室)

娄氐镇文史馆  娄氐镇艺术馆

地址: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涟滨街道办事处

澄清居委会办公楼四楼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

娄氐镇文史馆
夫娄氐者,处连道之地,始名于宋,涟水湘山,人文蔚起,忽忽沧海桑田,由市而镇。其间鹭洲晓雾,天籁梵音,谷溪渔喧,雷峰霞落,烟锁杨市,云断岳屏,燕啾蒋庐,雁鸣刘园。探故园旧事,闻闾里乡音,访一隅之文脉或以为后世继,“娄氐•在地”由此而生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