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微生物分离与筛选的4种“圈法”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郑州 张 潇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贺楚楚 喻娟娟
洛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河南洛阳 苗茵
摘 要 探讨了微生物分离与筛选的4种重要方法:抑菌圈法、透明圈法、变色圈法及生长圈法。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机制形成独特的圈状结构,实现对目标微生物的有效分离与筛选。比较分析了各方法的原理、应用场景及优势,并探讨了它们在教材和试题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相关教与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分离和筛选;抑菌圈法;透明圈法;变色圈法;生长圈法
文章编号 1005-2259(2024)7-0047-03
来 源 中学生物教学,仅供教学交流用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是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3中的重要主题,而“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则是该主题的关键知识。为了从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有效分离和筛选所需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种类,我们可以依据目标微生物独特的生理特征或其代谢产物特性,设计并配制分离培养基。然后,通过观察在固体培养基上因微生 物生长或生化反应后出现的独特圈状结构,如抑菌圈、透明圈、变色圈或生长圈等,实现目标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版本教材在描述这些“圈法”时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会造成教学上的混淆。此外,试题中频繁考查的“微生物分离与筛选”所使用的“圈法”,往往与教材内容并不完全 一致,这无疑给学生增添了额外的困惑和挑战。鉴于此,本文深入对比分析这些“圈法”,旨在为相关教学提供更为清晰和实用的参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