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副交感神经
教育
2024-12-20 19:59
江西
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和器官的所有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控制骨骼肌的自主运动,而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内脏器官平滑肌和腺体的非自主运动。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身体有相反的影响和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控制诸如增加心率和血压以及减缓消化等功能。这一切都旨在最大化血液流向肌肉和大脑,帮助你逃离威胁或与之对抗,这也是它被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原因。 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会减缓心率并刺激消化,其作用可以概括为“休息与消化”。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它们由一个细胞体组成,细胞体包含所有的细胞器,以及从神经元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树突和轴突。树突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而轴突则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两个神经元相连的地方称为突触。在突触处,一个轴突的末端会将神经递质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直接传递到它的细胞体。 自主神经系统——也就是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由包括两个神经元的中继结构组成。当一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时,这种结构被称为核(nucleus),而当神经元细胞体的聚集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外时,这种结构则被称为神经节(ganglion)。
自主神经系统的信号起始于下丘脑,下丘脑是大脑底部的一个结构。一些下丘脑神经元具有相对较短的轴突,这些轴突与脑干神经核中的节前神经元发生突触。 而其他下丘脑神经元的轴突非常长,长度可达1.4米(约4.5英尺),它们直接延伸到骶椎的第2、第3和第4节脊髓段(即S2、S3和S4),在这些位置与节前神经元胞体发生突触。接下来,信号沿着节前神经元传递,并从脑干或脊髓中发出,进入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神经元胞体的集合。随后,节后神经元从副交感神经节发出,进一步延伸到达靶细胞。迷走神经和从骶椎脊髓段(S2、S3、S4)发出的神经——也称为盆腔内脏神经,其副交感神经节直接位于它们的靶器官内。
更具体地说,迷走神经的突触发生在以下器官的节后神经节上:食管、心脏、肺、肝脏以及大部分胃肠道(直至横结肠)。盆腔内脏神经的突触发生在生殖器官和膀胱的节后神经节上。相比之下,动眼神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突触位于靶器官附近但不直接在其内部的颅神经节中。动眼神经通过睫状神经节中的节后神经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调节瞳孔大小和晶状体聚焦。面神经通过翼腭神经节支配泪腺和鼻腔腺体,通过下颌下神经节支配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舌咽神经通过耳神经节中的节后神经元支配腮腺,耳神经节位于颞下窝内。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用来相互传递信息的小分子。它们都释放称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神经递质,因此被称为胆碱能神经元(cholinergic neurons)。前交感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会与后交感神经元胞体膜上的烟碱型受体结合。烟碱受体是乙酰胆碱与之结合后会打开的离子通道,允许钠离子和钾离子等正离子穿过细胞膜,激活后交感神经节细胞。节后神经元也被称为胆碱能神经元,因为像节前神经元一样,它们也释放乙酰胆碱。然而,这一次,乙酰胆碱与靶器官细胞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烟碱受体是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这意味着当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时,它会激活细胞内的蛋白质——G蛋白。这些G蛋白最终使细胞以多种方式发生改变,这就是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细胞水平上产生变化的方式。“休息和消化”描述了副交感神经系统如何尽可能降低身体的能量消耗,以及如何刺激消化、排便和排尿等活动。
在肝脏中,它会触发葡萄糖储存以降低血液葡萄糖水平,因为饭后其水平会非常高。在肺部,它会引起支气管收缩,因为在放松的情况下我们的细胞不会消耗太多氧气。在瞳孔中,它会触发瞳孔收缩或收缩以改善近距离视力。在膀胱中,它会引起膀胱肌肉收缩,称为逼尿肌,从而刺激排尿。最后,在女性中,它会刺激生殖道分泌物的产生,而在男性中,它会引发阴茎勃起。来源:ExpCon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