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攀枝花钢铁厂

文摘   2024-12-15 06:02   四川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动荡,中美关系长期紧张,中苏关系恶化,外在威胁日益严重。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三线建设就是要加强工业纵深,改变工业布局,钢铁工业成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国民生产和国防建设都离不开钢铁。

六十年代,我国具有代表的大型钢铁厂有: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太原钢铁厂、鞍山钢铁厂等,这些钢铁厂基本都处在一线地区,一旦发生战争,钢铁工业将遭到严重影响。为此国家提出在西南建立一个大型钢铁厂的计划,提供后方钢铁保障。

1964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分成12个专业小组对四川的攀枝花、德昌、西昌等地进行实地勘测。经过一个多月的采点评估,认为西昌的牛郎坝和攀枝花的弄弄坪较适合建厂。

1964年9月,重庆黑色冶金设计院对上述两地的铁矿分布、煤炭供应、交通、水源、电源、地质、场地等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攀枝花更适合建设大型钢铁联合厂。

弄弄坪周边有攀枝花铁矿等17处铁矿,当时已探明储量11亿吨以上,原材料有保障。另外方圆750公里内,有永仁煤矿、贵州水城煤矿、云南羊场煤矿,炼钢的能源供应有保障。方圆200公里内,有永仁火电站、礼河水电站,以及后来的503战备电站,电力供应充足。大型钢铁厂还需充沛的水源,金沙江的水取之不尽,这一点更不是问题。

选择攀枝花建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成昆铁路按计划于1969年通车,届时攀枝花的钢铁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西南各地。综上所述,在攀枝花弄弄坪建厂符合实际,符合三线建设的布局和战备需求。

1965年,攀枝花钢铁厂建设全面展开,本着老基地带新基地的原则,攀钢由鞍钢负责包建,另外国家从冶金、地质、煤炭、铁路、机械、交通、城建等系统抽调三万多职工支援攀钢建设。

建设实行承包责任制,建设用钢由鞍钢、一冶负责,煤炭由云南煤管局提供,基建材料由唐山水泥厂负责,货用船舶由上海沪东造船厂承担,木材由拉姑、普威林业局提供。


数万建设大军不分昼夜的施工,工地上彩旗飘飘,机械轰鸣的声音、口号声不绝于耳。弄弄坪厂区基础为页岩、花岗岩,加上厂区比较狭窄,在施工过程中,土石方作业量巨大,但建设者们无所畏惧,他们以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气概,在金沙江畔书写了一曲艰苦奋斗的赞歌。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期间曾组织多次大会战。



攀钢建设过程中,所有的生产、生活物资都是从外地调剂,全部是依靠简易公路和水路运来的。这样的大型工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供应十几万人的生活保障同样艰巨。



攀钢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优先建设厂房和车间,最初职工们住的是席棚子、干打垒,每天早上5:30分起床,简单的吃上一口饭,戴上草帽,背上水壶到工地开启了新一天的劳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是当时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条件虽苦,但快乐着,因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们的理想。



为了早日实现投产,1965年-1967年,攀钢还处于建设阶段的时候,先后在承德、北京等地进行钒钛磁铁矿选矿、烧结、高炉冶炼的工业试验,成功实现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



在所有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下,1970年,攀钢具备生产能力,大批来自辽宁鞍山钢铁厂的内迁职工入川,鞍钢当年对攀钢的支援是不惜代价的,将最好的技术人员、最好的设备,甚至有的车间成建制的调遣到攀钢。鞍钢先后向攀钢支援了6799名职工,其中干部技术人员1253人。



1970年6月29日,攀钢1号高炉投产,成功出铁,炉前一片欢腾,很多职工落下了激动的泪花,高呼声、掌声经久不息。一年后成功出钢,1974年生产出钢材,结束西南地区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至此,攀钢与水钢、重庆特殊钢厂、成都无缝钢管厂、江油特殊钢厂等兄弟单位承担起西南钢铁重任,有力的支持了三线建设。




1986年,攀钢开始进行二期工程,1997年二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实现了攀钢的板材生产能力。




80年代,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攀钢开始快速发展,配套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当初内迁的鞍山职工也基本适应了攀枝花的生活,但东北的生活习俗一直保留,吃饺子,冬天腌制酸菜成为基本。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当年的鞍钢老职工生活在攀枝花,他们依然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2010年,攀钢实现改制,成为鞍钢的子公司,蓬勃发展至今。攀枝花钢铁厂的起步虽晚,但起点是非常高的,它是整个中国钢铁工业共同铸造的“钢铁巨子”。当年,没有大城市为依托,数万名建设工作者仍能在金沙江畔创造出“百里钢城”的奇迹。三线建设者在攀枝花谱写了群英谱,铸就了攀枝花这座英雄之城。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