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的枪声——桐梓狮溪镇剿匪纪实|黄炜
文摘
2024-12-15 06:02
四川
狮溪镇地处桐梓县北端,东北接重庆南川市金山、头渡、德龙镇,北邻重庆市綦江、万盛,东南连桐梓县芭蕉镇,南抵水坝塘镇,西接羊磴镇。公元876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娄、梁二姓就来到狮溪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至清康熙二年(1663年)域名娄化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里设区,名万兴场,隶属桐梓县第七区。后因境内沟壑纵横,溪河密布,峰峦起伏。有柏芷山、中樑山、箐坝三座大山蜿蜒而至,形成三狮下河洗澡的丘陵河谷盆地。故将万兴场地名正式更名为狮溪。在这里,燕子洞绝壁而生,浑然天成,燕歌燕舞,身临其间,快乐油然而生;天生桥,依岩而成,自然杰作,溪奏溪鸣,亲临其境,喜悦从天而降;香炉山雾烟缭绕夕阳浸染,笔架山独身矗立清风和鸣。进入民国时期,土匪为害尤烈,利用险要山形称霸一方,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打家劫舍,奸淫掳掠,给狮溪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
1949年11月23日,桐梓县城迎来了解放,建立了新的人民政权,何林任桐梓县首任县长。狮溪是全县最后解放的一个乡镇。1950年7月初,县长何林根据潜入狮溪的地下党掌握的情况分析,了解到盘踞在金佛山和柏芷山的国民党残余部队与土匪“九路军”相互勾结,有2800余人,势力十分强大。同时,土匪张政占据着林官店垭口,有时又与芭蕉土匪戴启坤、戴启刚兄弟勾结残害百姓。菁坝有狮溪“四大天王”之一的戴炎守着,如不率先消灭罗德卿的九路军这支土匪部队,要想解放狮溪,难度非常之大。于是,县长何林秘密前往涪陵联系川东军第11军配合狮溪剿匪,得到川东解放军的大力支持。
1950年7月10日,在涪陵军分区司令员邢荣杰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川东解放军第11军派出第31师第93团一个团的兵力,在团长李基中的指挥下,从南川出发,沿金佛山一带以“篦梳队形”搜索击进,经过3天的穿插包围搜索与激战,已将陈白平率领的国民党军和罗德卿的“九路军”部分土匪歼灭在南川的金山镇,但大部分土匪仍在罗德卿带領下,从任毛坝逃串到狮溪境内,经界牌、邓戈坝、磨石溪进入狮溪街上准备抢劫狮溪粮库。后经93团部队一路乘胜追击,在狮溪街上场口,罗德卿的土匪部队又遇到了贵州第16军139团1营1连战士阻击守卡,在大石堡又展开了一场激战。在战斗过程中,有的土匪将枪支弹药投入狮溪河中往香炉山上逃跑,有的土匪就地缴械投降,打死打伤土匪130余人。川东军93团除继续追击攻打土匪罗德卿的残匪外,留下一个营住在兰家坝新街王树飘家配合贵州第16军139团1营1连解放狮溪。
罗德卿,外号罗塌鼻子,是狮溪、金佛山一带的最大一股土匪,也是九路军司令。烧杀抢掠,无罪不做。见鸡追鸡,见猪抬猪,见房抢粮。如无“四大天王”住守狮溪,狮溪百姓遭殃更严重。罗德卿被93团追出狮溪街上后,一股土匪经老管坪、香炉山朝青水腰樑子逃跑,第16军139团1营1连指导员陶某某(不知具体名字)带领11名战士追击,将残匪堵在了农丰交元到院子干沟的苏王洞里,而这股被堵在苏王洞中的土匪,堵了七天也没有一人出来,战士们用绳子将20个手榴弹捆在一起吊下去,悬在洞口,再让狙击手开枪打爆手榴弹,然后进洞搜索,20多名土匪不知何时已经饿死。而另一股土匪在罗德卿的带领下,怕在泥塘犀牛口象在狮溪一样,再次遭到水坝塘139团1营2连部队的阻击,便从黄坪逃跑上了菁坝大山。川东军93团部队又继续追剿到綦江赶水,罗德卿残余土匪逃往大山之中躲藏。
而溃逃到狮溪的国民党军在罗广文部排长陈白平的带领下躲藏到林官店,被张忠堂兄张承银收留,张陈二人一见如故,商议网络周边土匪,准备与解放军一决高下,在张承银的四处奔走下,狮溪、正安、南川、松坎等地土匪迅速聚集了几千人,准备在狮溪召开大会,视死与解放军决战,最终因松坎匪首张华清被解放军击毙,狮溪会议会未开成,而陈白平随后率残部赶往綦江准备与罗德卿会合,在赶水被川东军劝降起义。
8月4日,在綦江全面清剿中,匪首罗德卿、封彬等人缴械投降。至此,罗德卿这股长期盘踞在綦江、正安、南川、狮溪的最大土匪全部被消灭。
1950年7月2日,为了尽快解放狮溪,第16军139团派出在松坎带头剿灭土匪张华清的1营1连一排一班班长申维交,战士王炳炎、赵青玉前往狮溪与当地积极分子王力、王化、梁正鹏接头并开展前期接管政权工作,摸清当地土匪情况,配合川东军93团部队削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宣传恶匪必办。7月10日,第16军139团派出1营1连120名战士,在营长王道轩、教导员梁永生和连长张广明、指导员陶某某(不知具体名字)带领下,入住狮溪开展剿匪,营连干部住在狮溪街上关石坎张祯铭家,连部战士住在狮溪街上胡长健家。7月13日,当土匪罗德卿被川东军93团和贵州139团赶出狮溪后,新的政权即将诞生。经申维交多方谋划,筹集准备。7月14日(农业5月30日),桐梓县狮溪镇正式迎来了解放。申维交当选为狮溪镇笫一任镇长,梁正鹏、王树飘为副镇长,王力、王化、梁隆江、梁明兴为工作人员。新政权建立后,梁正鹏、王化主要工作是下乡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王树飘、梁隆江、梁明兴主要负责办公事务,筹粮收税。狮溪解放后,川东军93团部队迅速返回川东,贵州139团1营1连继续驻守狮溪清乡剿匪。
1950年7月20日(农业6月6日),是解放狮溪的第7天,也狮溪的赶场天,印子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头巷子,酒桌茶馆,人们还在议论分享着解放狮溪的喜悦。在镇公所的操场坝上更是人山人海,坐在主席台上有来自指挥芭蕉、水坝塘、羊磴剿匪的领导姬守义、柳世池、程世林、郑杰、杨立元、李庆华、令狐世英等,在为狮溪最后剿匪成功助威,镇长申维交站在台上激情发表演讲,宣传发动,全面清乡,重点剿匪,要求土匪弃暗投明,悔过自新,缴枪不杀,分派土地,首恶必办等等。以吸引土匪的注意力,便于解放军集中力量剿匪。站在台下的土匪探子梁正仕听说马上要清乡剿灭土匪张忠、张政残匪,立刻退出会场前往匪窝林官店报信。
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土匪的警觉,早在头天夜晚,139团1营1连早就做好了排兵布阵,充分利用赶场天,群众容易集中且不易伤害到百姓的有利时机,分别将两个排的战士俏俏安排挺进了山里,一排由营长王道轩带队,王力带路,经老管坪、香炉山、交元、一碗水、青水腰,绕道黑沙坝壁上挂灯追击躲在林官店的土匪;二排由连长张广明带队,邓树青带路,经罗坪直插石厢子阻击土匪;三排由营教导员梁永生带队,从狮溪街上经水头上、晏家坝、田坝阻击土匪,力求将土匪全部消灭在笔架山脚下。
笔架山位于桐梓县狮溪镇境内,距桐梓县城一百五十三公里,距狮溪镇政府2公里,坐落于柏芷山脚下,山高768米,与狮溪村田坝、范家沟、戴家榜和白台村生村垭相连。山体形状似如笔架,平地一山突起,山势陡峭。仰望笔架山恰如一座笔架,卓然自立。一峰四凹,竖着三支金笔。景观独特,风景秀丽。是狮溪群山中的一位大家闺秀,端庄地座落在三山夹二水的田坝中央地带。三边高高耸立的团田山脉、瓮生山脉、农丰山脉逶迤而下,如同闺房中的纱幔,更衬托出笔架山的典雅。山脚下的白台、范家沟两条小溪,清澈灵动的溪水,就像裙摆旁的飘带,飘逸洒脱,如莲清纯。雨越下越大的时候,乳白色的雾岚,形似树木呼吸的水蒸气,小小的笔架山,顿时蒙上一层白色的面纱,像美丽的小女子,娇羞掩面。所以说,狮溪笔架山,左看象毛笔,如扇子直插天际;右看象笔架,如石笋横亘山涧;上看象巨人,如农人走出大山;下看象鹞子,如雄鹰展翅飞翔。特别是雨后初晴或云雾弥漫时,山上云遮雾绕,时聚时散,故有"笔架连云天"之称,为狮溪镇三大景观之一。
7月19日夜晚,当营长王道轩带领解放军战士摸黑赶到林官店,发现土匪的踪迹后,看到土匪头子张忠、张政带着130多名土匪头栓红丝带,腰栓麻布绳,正在林官店庙里练神兵,讲述着芭蕉戴启坤、戴启刚兄弟已被剿灭,吼着他张忠自己才是砍不尽杀不进,一枪打个白印印的真正的民主救国军。营长王道轩带着战士们躲藏在树林里,一点也没有惊动土匪们。等到20日中午12时许,规定时间一到,营长王道轩一声令下,全排战士站据有力地形,一齐朝林官站庙里冲去,发起猛烈进攻,当场打死打伤土匪10多人。土匪头子张忠和张政眼看就要被活捉,便慌不择路带着残匪向小林口方向逃窜,被解放军战士追押着朝狮溪街上方向逃跑。一小后,驻守在狮溪街上和阻击在石厢子的解放军战士听到枪声在响后,立即投入战斗准备,按照的预定计划在笔架山来了个关门打狗。土匪头子张忠和张政被追赶到田坝时,眼看前方被解放军堵住了去路,后面又有追兵,于是分兵两路决定朝范家沟方向往柏芷山逃窜。张忠带领一股土匪只好躲到笔架山腹部的岩洞里,视死与追来的解放军对抗到底,伺机从龙洞湾撤退逃向柏芷山。解放军站据仰天窝有利地形,很快将张忠这股土匪消灭,活捉了张忠。张政带着的另一股土匪从笔架山脚下的戴家榜穿插过去,想途经范家沟朝柏芷山逃跑。登上石箱子的解放军看见土匪流窜的踪迹后随急展开战斗,双方火力猛烈,解放军居高临下,也很快将张政这股土匪消灭干净,活捉了张政。而在街上打探消息,正想赶回林官店报信的土匪探子梁正仕,在水头上炸油房河边,左脚已被枪打断。整个战斗仅用2个小时的时间,打伤土匪26人,打死土匪6人,活捉土匪80余人,缴获枪支100余支,子弹2000余发,彻底肃清了狮溪境内的残匪。遗憾的是在这场剿匪战斗中,解放军误伤打死了范家沟一位赶场的农民戴元成。在与土匪作战中牺牲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而今,这名牺牲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16军47师139团1营1连一排申志荣(山东烟台人)烈士,至今还长眠在狮溪镇街背后的山坡上,没有迁入桐梓县城的荣德山烈士陵园。
剿匪任务完成后,第16军47师139团1营1连战土全部离开狮溪,前往正安继续剿匪。
近年来,笔者曾多次联系山东省烟台市有关部门和登报寻找申志荣烈士的亲人,最终未得到一点消息。
而在笔架山的山顶上,今日还可拣拾到步枪子弹壳的踪迹。
其实,张忠原本不是土匪,而是桐梓县第九区狮溪区国民党时期的一个区长,他在任内从政清廉,没有欺压过百性,对共产党是有一定贡献的,特别是对当时潜伏在达昌中学的地下党组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抓不管。只是后来罗德卿败走狮溪潜入綦江后,罗德卿给他封了个九路军司令,自己看不清当时形势,站错了队,使其晚节不保,实在可惜。
1951年2月,张忠、张政等13名匪首和恶霸地主在狮溪镇公所门前的河沙坝被枪决。
不知是偶然还是巧合,或是历史之机遇。笔架山昂然的气质,干净的身体,隽永的意味,虽然是大自然鬼斧神功的神来之笔,却又像是为解放狮溪作出贡献的无数个解放军战士精湛的艺术雕像,时刻守护着狮溪这方土地的安宁。
古老的笔架山,神秘而优美。也吸引着八方来客想一睹它的尊容,画家来了,作家来了,摄影师来了,《天堂有泪》摄制组也来了。他们正怀着美好和快乐,行走在笔架山脚下的田野上,一路欢歌,一路前行。
“笔架凌云千古巍,
悬岩绝顶尽芳菲。
流连忘却来时路,
一树秋风瑟瑟归。”
而今的笔架山已成为了狮溪镇一张瑰丽的名片。
注:参考书目
1. 《桐梓县志》(1993年版)
2. 《桐梓解放》杨隆昌编
3. 《无悔年华》胡大宇编
4. 《桐梓狮溪镇第一任镇长曾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申翔箸
黄炜,笔名娄山关、农夫、林弓,54岁,桐梓县狮溪镇白台村人,贵州省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遵义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古夜郎摄影俱乐部会员。文学作品和摄影图片多次获省市县奖励。著有长篇小说3部、散文集1部,中短篇小说、散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