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半年的行访,我的访古几乎行遍大半个北中国,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始终没有踏进山东。作为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山东地上文物精彩,考古发现惊世,无疑应该是访古的重点,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春节后才列入我的行程,而踏上旅途,已经是 3 月中旬的末尾了。
山东,简称鲁,其实在上古占据山东最大地域的是齐国,历史上有着更大影响的也是齐国,所以我的山东之行,首站就是历史上的齐国首都临淄,故山东访古之行的第一篇,就是齐都临淄故城。
01
独领风骚的齐国首都
前些日子,临淄因为烧烤而大火了一把,成为全国的焦点。不过依我看这还不能算是她的最高光时刻。谓予不信,我先给您一段古文,您体会一下:“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这段话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临淄城的道路上,车连车,人挤人,衣襟连起来有如帷帐,举起衣袖就成为帘幕,甩甩汗珠就成为雨水,家家殷实,人人富足,志气高昂。想想看,这是一幅何等壮丽的图景,这等繁华的程度,如今的临淄可能还有所不及吧?
临淄故城出土的春秋时期水晶玛瑙串饰
临淄的建城史要上溯到西周初期。西周灭商之后,周武王大封宗族勋戚,封姜太公(姜尚)于山东北部地区,封号为齐。
姜太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演义小说《封神榜》中关于姜太公灭殷、之后封神的故事脍炙人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轶事更是传遍天下。姜太公(约前 1128 -前 1016),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师尚父、太公望、吕望。他先后辅佐西周的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
据说他先在殷商为官,见纣王无道,便辞官而去,游说方国,听闻西伯姬昌贤能,就来到周地,隐于磻溪,此时已年届七十。文王姬昌认为他是奇才,奉为太师;武王继位后,拜为国师。他在牧野之战中立下首功,武王将他封为齐国之侯,都营丘(即今山东临淄),以稳定东方。姜太公在西周初年大封诸侯中,以异姓而受封,所以很是了不得。
引簋及盖内铭文。铭文内容涉及周王册命臣子管理齐师的内容。
(原件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春秋争霸形势图
作为齐国的都城,临淄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发展阶段。《盐铁论》中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丝麻纺织、渔盐等手工业;还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商的外贸政策。由于“农、工、商”三宝并举,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也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不仅物质文化发达,精神文化也很发达,据说孔子在临淄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音乐之美妙。
临淄故城出土的战国时期红色绢地刺绣残片
临淄故城出土的各类青铜餐具
自周昭王八年(前 1045),姜太公封齐立国,到秦始皇元年(前 221),秦灭齐、统一六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 800 余年。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大事,比如管鲍之交、管仲相齐、桓公称霸、易牙烹子、晏婴辅政、稷下讲学、百家争鸣、景公复兴、田氏代齐、威王一飞冲天、滥竽充数、田忌赛马等等。那么,历史上的临淄城究竟是个什么状貌呢?
临淄故城出土的乐舞俑
02
临淄齐城样貌
经考古勘测可知,临淄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周长约 21.3 千米,总面积达 16 平方千米。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一隅,是国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宫城,南北2千米,东西约 1.5 千米,周长约 7.2 千米,城墙基部一般宽 20 米-30 米,最宽处达 55 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外城,南北 4.5 千米,东西 3 千米,周长 14.1 千米,城墙基宽 20-43 米。大城的西墙被压在小城北墙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于小城。大城和小城的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
临淄故城平面图
小城的西北部有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为齐国宫殿高台建筑遗址,名桓公台,俗称梳洗楼、梳妆台,北距小城北墙约 200 余米,高 14 米,南北 86 米,东西 77 米。此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在其上建齐桓公和管子庙,故名桓公台。
桓公台遗址
小城的东北部、西距桓公台约 1000 米也有宫殿遗址,中央为战国时期修筑的夯土台基建筑,南北长 87.5 米、东西宽 113 米,台基高度在 3 米以上,且周围壁面立柱镶板,装饰完善,台上建筑有彩绘木门以及铜构件,面积在 10000 平方米以上,俗称“金銮殿”,应该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处重要宫殿遗存。
临淄故城出土的青铜铺首
文献记载齐国都城有门 13 座,包括雍门、申门、扬门、稷门、鹿门、章华门、东闾门、广门等。但确切方位说法不一,比较肯定的有西门的申门、雍门和大城东门的广门。考古勘测已探明 11 座城门遗址,门道宽度都在 8.2 米以上,最宽者达 20.5 米。其中小城城门 5 座,包括南门 2 座,东、西、北门各 1 座;大城城门 6 座,包括南、北门各 2 座,东、西门各 1 座。按交通干道的走向和城门的布局,还应该有西门 1 座,约在齐都镇永顺村北、排水道口以南,俗称“三圣门”。另一座是东门,在河崖头村南,或葛家庄以北,俗称“雪门”。至于著名的“稷下学宫”故址,发掘证明就在临淄西部的稷门之外,所以称稷下学宫。
临淄齐国故城内发现 10 条干道,其中小城内有 3 条,大城内有 7 条。这些干道大都为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干道,其中大城的两条南北大道与两条东西大道在东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这一带应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市中心,前文中描述的“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盛况应该就发生在这里。
临淄故城出土的战国时期错金银牺尊
临淄齐国故城东临淄河,西靠系水,东西两面城墙即以两道河岸为基础建起,淄河与系水成为天然的护城河,齐人又在南、北城墙外挖筑人工护城壕沟,使之与淄河系水相互沟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绕城的外部排水护城网。同时根据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在修建城池时,设计和安排了排水道与排水口,以及时排泄自然降水和城内生活废水。其中位于西墙北段的 3 号排水涵洞是一处用石块垒砌的大型排水设施,过水道用石块构筑出 15 个方形小过水孔,水孔分上、中、下三层,每层 5 孔,水经石隙而过,人却不能通过,既能排水又能御敌,建造十分科学。当时临淄城的各大型建筑内的积水,通过地下排水管道和小型沟渠汇入排水干渠,排水干渠再通过城墙下的排水涵洞将积水导入城外的城壕或河流,其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代表了东周时期的最高水平。
临淄故城 3 号排水口
齐国故城内外还有 150 多座齐王和名士陵墓,被称为临淄墓群。墓群主要分布在临淄区的周围几十里的范围内。著名的有姜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土冢、晏婴墓等。经过发掘的后李春秋殉车马坑和齐景公墓前的殉马坑可称是惊世发现。前者位于临淄齐陵镇后李官村,其 1 号坑全长 32 米,宽 5 米,殉车 10 辆,马 32 匹,车马配套,马首向西,6 辆车前每车 4 匹马,另 4 辆车前每车 2 匹马。车分战车、辎重车两类,战车车舆、车轮较小,车前有铜戈、矛出土。齐国第二十五代国君齐景公之墓位于齐国故城东北部,是一座“甲”字形石椁大墓。环绕这座墓的周围,有一座全长约 215 米、宽 5 米、深 2 米,呈马蹄形的大型殉马坑,殉马总数达 600 匹左右。
殉马坑局部
03
出土文物与价值
临淄齐国故城内发现了冶铁、炼铜、铸钱、铸镜和制骨等多处手工作坊遗址,其中冶铁遗址 6 处、炼铜遗址 2 处、铸钱遗址 2 处、铸镜遗址 2 处、制骨作坊遗址 4 处,表明这里有繁荣的手工业。另外大城还发现多处陶窑遗址。作坊遗址中出土了铭文剑、“齐法化”刀币、铸范、半两钱范及残骨余料等。夯土台基周围出土大量陶质建筑材料,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等。出土的青铜器包括铺首衔环和节约,铺首衔环发现数量较多,形制可辨者共 40 件,另有部分单独出土的铜环及铜环残件。
“齐法化”刀币
临淄城内外的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玉器、铁器,既有生活用具,也有工具、兵器和乐器,还有大量的货币以及封泥、官印等。精美的铜器以及兵器充分证明了春秋时期齐国制铜业、制陶业、丝织业等手工业的发达,以及贵族生活的豪华、居民生活的富庶。
临淄故城出土的春秋时期玛瑙串饰
临淄故城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龙耳簋
临淄故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夔龙纹盆
临淄故城出土的战国时期兽纽鼎
临淄故城出土的战国时期勾连雷纹铜敦
临淄齐国故城的遗迹遗物资料与文献记载相符。大城东北部发现的西周晚期铜器群为大城的建造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而城中普遍存在的丰富的东周时期的遗迹遗物,表明临淄齐国故城主要属于东周时期。秦汉时的临淄城似沿用了春秋战国时的齐故城,因为故城内、特别是大城内遗留有丰富的汉代遗迹和遗物。
临淄故城出土的“齐铁官印”印文
临淄故城出土的战国时期瓦当
魏晋以后小城继续沿用,大城已废弃不用。元代新建的临淄城,范围已经基本上在齐故城以外了。故此,可以说齐临淄故城是保存较完整的中国东周时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下有大量的遗迹遗物,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着重要价值,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