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冬 一月十八日
参加历史文化公益活动,主题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参与者男女老少,齐聚解放碑。走前人走过的路,也算别有风味的city walk。
首站是“人民解放纪念碑”,这是重庆的地标性建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1940年筹建,1947年落成。从“没到过解放碑,就不算真的来过重庆”可知几十年风云变幻已将“石碑”之意变为“商业大街”,志愿者讲解员帅克老师一再强调这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的一座纪念碑(与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不是一个概念)。此地我来过多次,亦是网红打卡之地,熙熙攘攘的步行街,最不缺的就是热闹,非遗文艺活动表演的、画画的、卖衣的……哪里看得出八十多年前的千疮百孔。
第二站:五四路。与“五四运动”“五四青年节”无关,乃是1939年5月4日日军对重庆最繁华之商业街投弹空袭,史称“五四”大轰炸,此时身在重庆后花园北碚的老舍先生写下《五四之夜》,对沦陷于“血火”之中的山城作了详细描述,回家后读此荐文,竟无意看到奇女子赵清阁的身影;谈到此处,我忽又忆起刚“翩然”离世的与抗战同时期的琼瑶女士,一家亦是从湖南衡阳避难重庆。初来重庆不习惯的“逃难者”们,慢慢习惯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雾一坡,丰子恺从“不恋山城”到“谢谢重庆”,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老师热情投入的讲解过程中,立于人群之中一幼童一脸疑惑突然仰面问出:“我们在这里干嘛呀?”这不觉让人产生今夕何夕之感。若说人如一纸,稚子如画中白纸,简单纯洁,吃喝玩乐已然满足,至多一色;长者如彩纸,历经人世沧桑,色调丰富,但亦有杂乱不堪之风险。要我说,白纸,过于浅白单调,尚待着色;彩纸,胡乱涂鸦之作又粗糙不看、毫无纹理,只有历酸甜苦辣、生离死别依然杂而不乱、有条不紊,才得画之趣味、生之滋味。
第三站是具有法式风格的真元堂(传教士所修建),后又称为中英联络书旧址(实乃两国情报交易中心),“强国直接打就是了,弱国才有外交……以前在这里上班的时候……”老师说问同事此楼来历,只告知是一栋老楼,至于其“前世今生”那是不得而知的,只有靠自己去查资料、访故人……老师谈到珍珠港事件加速抗战胜利进程(中学历史课文再现,让人生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想要是此“诡异之事”若是从未发展,不知中国战场又是何局面?
第四站,“临江门”。古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以周长和城门数量之比例,老师讲比之南京13城门、北京城内外16城,重庆城城门密度更大。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港商九十年代来渝投资盖楼(怕无人问津,请明星刘德华助阵,他带着妻儿花两千余元去捧场),古建筑因开发遭到损毁,此“门”只留下一块“石刻”,大门之模样已经湮没于时代的洪流。此处我来过两次,一次是跟林老师来此游逛,他对这些古史遗迹分外通晓着迷,立于石刻前,左手边顺道而下,有一旧书摊,亦是“临江门”之独景也。
此外还得提东北方向的重医二院,讲解员介绍此乃西部第一家西医院,该院的发展离不开自美来渝工作十四年之久的美国医生金初锐夫妇的付出与奉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纪录片《寻找金医生》;大影星陈冲与此颇有渊源。陈家祖上商人,也算得上医学之家,爷爷曾在此就职。太爷爷亦是医学家,其亲笔写下的资料日志证实了日本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恶行。永川陈家大院是其祖宅,老师推荐我们去看看,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原只晓得她乃重庆人。
最后一站,“邹容路”。邹容的故事引人入胜,生于清末,巴县人(重庆巴南区),商人之子,家中排行老二,也叫“邹老二”,颇有家资,鄙弃科举、不走仕途、写书宣传“革命”,尚维新变法,排满人士,自费留学东京,与章太炎乃忘年交,后作品《革命军》出版,踩着满清的地儿,骂着宫里的主儿,其言辞之犀利、行为之狂放,谁能比之。1903年被捕上海,困于狱中。据说本可逃脱,却拿着重庆崽儿的气质死也不走,1905年于狱中英年离世,享年20岁。听邹容,不自觉会想到历史的先行者商鞅、张居正……
一个多小时候的行程,在阳光斑驳的晴日结束。古建筑、文物如老人,大多与时代、时尚渐行渐远,加之快餐时代电子娱乐大行其道,人不免为其左右;而愿意花时间坐下来与之闲聊、陪伴的“小朋友”并不多见,我愿称之为“小朋友”,乃是不论是已过花甲之年的帅克老师,或是烂漫之垂髫小儿,都能怀“白纸”之心与之相待,亦愿今日同行同伴者此心不改。
(图文:历史文化爱好者 听琴)
【导师杜强发自心扉的话】
昨天,渝中区民政局和母城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举办历史文化公益导览培训活动,设计安排的讲解线路很经典,完全参照去年德国总理舒尔茨在渝中的City Walk行走。只是“从抗战胜利到人民解放”的活动主题太大,作为一名文保志愿者,只能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对于重庆人来说,解放碑即是重庆城市的地理标志、人文标志,也是重庆人的心理家园、精神像征。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解放碑即是纪念中华民族解放的纪念碑,也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的纪念碑。解放碑花台基石上“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匾,完美呈现出了中国近代史上两大时代主题: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想起余秋雨曾发表对重庆的描述:“重庆是一座站着的城市”。他说:“她的存在是对‘江山’一词的注解”,这样的评价非常贴切。如同一个人一样,重庆这座城市有独特的外貌和性格,在它所有的传奇中,总有一个故事贯穿始终;总有一种命运在冥冥之中让这座城市神秘而荣耀。确实,重庆云横雾纵,山重水复,蕴藏了难以言表的历史玄机,许多偶然的人物和偶然的事件在这里偶然际遇…可以说,重庆的命运是独一无二的,她注定要在一个民族危急存亡的多事之秋去担负天下兴亡。其实,宏大叙事下,个体的命运更触动人心…
—————END—————
持续支持:每月定期捐赠,为文物保护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文化传承:您的每一份贡献,都是对重庆文化遗产传承的助力。
共同参与:与我们一起,成为文保志愿者,共同守护我们的历史。
扫码海报下方二维码,立即加入月捐行列。
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守护行动。
重庆市渝中区母城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
重庆慈善联合总会志愿者总队文保大队
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