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作业】重庆三层马路扫街行

文摘   2025-01-24 17:20   重庆  
图文:重庆文保志愿者 戴茂涛 
昵称:庄生晓梦 老重庆发烧友、本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1月20日,大寒。老天开了个玩笑,山城重庆,阳光明媚。市区的鹅岭公园里人头攒动,鲜花盛开。人们徜徉在和煦的“春风”中,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温暖时光。

    一群重庆文物保护的志愿者、重庆历史文化爱好者,也齐聚于此,开始了他们与众不同的City walk 。

    两江亭上,大家在老庄的介绍下,全方位俯瞰了清末民初遗爱祠和抗战时军统电讯总台的遗址。这里就是革命烈士张露萍、冯传庆等人当年战斗的地方。

(有兴趣者可以参见拙作《军统在重庆》一文)



     顺着这个方向,拐进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巷,低矮简陋的民房仿佛让我们穿越到了四十年前的重庆街头。突然,一片开阔的场地出现在小巷的尽头,两株巨大的黄桷树䇄立在中央,遮天蔽日。这是一个典型的小操场,正面的台阶上,对称矗立着几栋颇有年代感的平房,斑驳的石墙、木质的门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过去的辉煌。


  一只小花猫静静地趴在屋角,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荫,打在我们的脸上。谁也没想到,这咫尺之间,与公园内的人声鼎沸仿佛就是两个世界。

  这里应该就是当年的军营,一个典型的小操场。我们猜想,根据对口接收原则,解放后这里也是一处部队驻地,有人说也是搞通讯的连队。顺着这个操场下坡,在鹅岭正街的路口还有部队的标志。为了保密,此处省略100字。

  在它不远处,就是一个高档小区的大门,它的名字叫鹅岭峰。据专家考证,当年的遗爱祠就在附近。关于它的故事,有兴趣者可以去看看向奎老师说的评书。

  一百多年过去了,遗爱祠早已烟消云散,只有欧阳桦老师的钢笔画作品,还可以让我们依稀看见它的模样。

    当然,罗广文花19根金条建的别墅也早已不见踪影了。《红岩》作者罗广斌是否在此住过,不得而知。但如果你是一个老重庆人,应该还记得大街对面,曾经有一家独楼独院的名叫“小鹅岭”的餐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名噪一时,与解放碑的“味苑”一样,是当年先富起来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当然,现在都无影无踪了。路过,只有想象和怀念。

  “鹅岭二厂”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游人如织。我们的目标是中央银行印钞厂博物馆,老庄说那里可以看见国民政府的法币真钞,还可以看见汪伪政府的假钞。其实伪政府的真钞也是伪钞,那这里当年印制的就应该是伪钞的伪钞。有点绕口,却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全面抗战的另一个战场,看不见硝烟,但也非常惊险刺激,故事多多。

  可惜是周一,博物馆关门谢客。伪钞的故事只有改日再说了。

  下来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圆庐。孙公子(孙中山之子孙科)与蓝公主的爱巢,就是放到现在也别具一格。他们当年的故事可以讲个三天三夜,可惜我们只有半天时间。好在室内居然有人,让我们一行人可以入内打探个究竟。这里来过无数次,但从来都是大门紧闭。今天第一次入内,也算不虚此行。

  几个穿着和服的小妹妹也跑进来拍照,嘻嘻哈哈的让主人不爽,旋即被赶了出去。双方唇枪舌剑,又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民族自尊心与年轻人的个性化娱乐需求,孰是、孰非?

  继续走,就是嘉陵宾馆的遗址。在许多人的回忆录中,这里也被称作“国际联欢社”。当年,这里是国民政府的国宾馆,大多数来渝的外国政要都下榻于此,据说这是当时重庆最豪华的Hotel 。

  当然,与邻近的圆庐一样,它也是建筑大师杨廷宝的作品。美国作家海明威、中美合作所副主任梅罗斯、密码专家雅德利等,都曾在这里住过。

  可惜,它于1987年被拆除了,否则现在一定是国家级文物,也许也会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基地。现在,一段铁皮围栏把它挡得密不透风,也挡住了岁月的痕迹。

  围栏下面,还有一座文物建筑,现在已经修缮完整,静静地矗立在浓密的树荫之下,远望着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大特务徐远举(小说《红岩》中的徐鹏飞)的公馆。

  记得它以前也是被铁皮围栏圈挡着,一直在整修,今天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了。说实话,这栋建筑非常漂亮,不知当年出自谁人之手。就是放到现在,也应该算是独栋别墅、江景豪宅。幸好没有因为它的主人,曾经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而惨遭厄运。周围的老建筑都已拆除,更显出了这栋小楼的不同凡响。

  时间不早了,我们准备最后再打卡一下吴铁城公馆。不想一个偶然的机遇,却让我们拐进了白崇禧的别墅旧址。早就听说过他的这个地方,但都以为早就拆除了。因为地图上显示的这里,已经是名扬天下的李子坝轻轨站!

  看来惊喜往往在最后,这里不仅还残留了白崇禧别墅建筑群当年的厨房,甚至他花大力气建的地下逃身通道还保留完好。

  热情的主人为我们打开了地道的小门,近30度倾斜的石梯幽暗地伸向远方。据说以前可以直通嘉陵江边,既是逃身的通道,又是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不愧是小诸葛,一切都考虑得那么完美!

  现在,这地道还保留了近百米,不远处那些惊叹于轻轨穿楼的游客们,如果看见这些,不知是否更应该张开大口?

  重庆,一座网红旅游城市,不仅有轻轨穿楼这种令外地人惊诧的现代建筑,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特别是抗战文化和民国建筑,是我们这些重庆土著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的东西。这既是我们的兴趣,又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不虚此行!


—————END—————


🌟 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 重庆“文物守护”公益月捐计划 🌟

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巴渝大地的千年记忆。在重庆,我们有幸与这些历史文物共存。现在,我们邀请您加入“文物守护”公益月捐项目,以月捐小善,成就文物大守护。

🔹 月捐计划亮点

  • 持续支持:每月定期捐赠,为文物保护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 文化传承:您的每一份贡献,都是对重庆文化遗产传承的助力。

  • 共同参与:与我们一起,成为文保志愿者,共同守护我们的历史。

🔹 参与方式

  • 扫码海报下方二维码,立即加入月捐行列。

  • 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守护行动。

🔹 我们是谁

  • 重庆市渝中区母城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

  • 重庆慈善联合总会志愿者总队文保大队

  • 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

🌈 加入我们,让每一步行走在重庆的土地上,都充满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

重庆老街
是以保护、关注历史文化建筑,以及古镇,古村落为己任,并致力于向社会大众宣传、推广相关资讯的核心平台 关注重庆母城的命运、每一处历史遗迹、每一条老街小巷 关注政府对重庆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古建筑的态度 我们: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