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渡口茄子溪的老成渝铁路茄子溪火车站旁边,有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营大厂,即原重庆石棉制品厂(以下简称石棉厂)。石棉厂在大渡口的工业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重庆工业发展和变迁的见证者,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几年,我曾三次到访过石棉厂的厂区和家属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工业记忆。
石棉厂的家属区石棉一村位于现在的轨道交通18号线茄子溪站旁边,公路对面就是原石棉厂的厂区。厂区正在打造文创园,而家属区已经纳入拆迁区域,绝大部分房屋已无人居住,一片萧瑟。据资料介绍,1939年,山东济南的陆大机器厂因战争原因内迁重庆,最终在黄沙溪成立了重庆大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有三个工厂,其中之一就是石棉制造厂,主要为内迁重庆的汉阳钢铁厂提供配套生产。解放后,石棉制造厂被西南建筑工程管理局接管,1953年更名为西南工程管理局石棉制品厂。次年,它又改名为地方国营重庆石棉制品厂。1958年,国营重庆石棉制品厂搬迁到了茄子溪,并与茄子溪砖瓦厂合并,成立了重庆市石棉制品厂。该厂成为了西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石棉制品生产企业,员工人数最多时有上千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1世纪初,石棉厂的生产车间被迫关闭,重庆整个石棉制品制造产业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石棉一村的居民基本上已全部搬离,这里的建筑大部分已经荒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
这栋建筑是原石棉厂影剧院,已登记为大渡口区不可移动文物,应该会进行修缮并保留。影剧院内部的座椅已经全部拆除,现场一片狼藉,不过还是比我之前发过的几个类似的场馆保存得好一些,毕竟是文物点。墙上随处可见一些时代的印记,当年的规章制度,我们熟悉的明星海报,都还在醒目的位置,布满尘埃,尽显沧桑。影剧院的旁边,就是本篇推文要隆重介绍一下的这个废弃的幼儿园。原石棉厂幼儿园,后来改名为红太阳幼儿园,已经停办多年了。为什么要“隆重介绍”这里,因为这个地方在网络上实在是太火了。也不晓得是哪个最先开始炒作这里“闹鬼”,乱编些啥子“学生一夜之间消失”这样的博眼球的谣言。随后,各种自媒体博主开始到这里直播、拍摄,让这个红太阳幼儿园迅速蹿红网络。去年,我一个人也来过这里,当时去这里的路已经被封死了,我是翻墙进去的。一翻进去,眼前的震撼场面确实把我惊呆了,起码十几个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少男少女在这里搞直播,还问我是不是也是来直播“探秘闹鬼幼儿园”的,我这才晓得这里居然是一个网红地。一年过去了,这个地方的热度也下降了很多,至少我这次来,一个人也没遇到。作为绝对的无神论者,我大摇大摆走进了红太阳幼儿园。红太阳幼儿园废弃的主要原因是周围居民纷纷搬走,幼儿园因此失去生源,最终被迫关闭。网上传的那些无任何证据的谣言都是无稽之谈,希望大家不要信谣传谣。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样一个普通的废弃幼儿园都可以拿来炒作成网红,只能说现在有些自媒体博主真的没得底线了,为了博眼球啥子事都做得出来。看嘛,里面堆的都是以前的幼儿床,哪里有啥子恐怖的嘛,一天吃饱了没得事干的人太多了,都想当网红,这是一种社会的病态。好了,不紧到说幼儿园了,继续逛石棉厂的家属区。去年来的时候还有几户人,今年再来却一个人都看不到了,在寒冷的阴天里更显荒凉。随着城市的发展,石棉厂家属区即将拆迁,但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属于石棉厂子弟们的记忆永远不会被抹去。老房子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石棉厂的兴衰,一代厂子弟在这里出生、成长、老去,直到搬离。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旧城的改造和消失,我与时间赛跑,记录下这些老房子的样子,它们才是我们的乡愁记忆重要载体。文物至少有法律保护,这些地方真的是看一次少一次。石棉一村、丰收四村、制材二村……茄子溪的老厂家属区有很多,它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地名,它们承载了厂子弟们太多的回忆和情感。每一栋老房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街角都有一个温暖的记忆。只有这棵上了年纪的黄桷树,还孤独地屹立在原地,陪伴着石棉厂的家属区走向废弃、消失。石棉一村几乎所有都房屋都已人去楼空,曾经的喧嚣已经停滞多年,感觉就算你想拾起那份记忆都已经很难了。这些老房子曾经是石棉厂辉煌的见证者,如今的破败也透露出岁月的无情。这个门面是以前的石棉厂职工食堂,那些年,为了方便工人上下班及单身宿舍人员饮食。食堂花样繁多,物美价廉。早上稀饭、馒头、花卷,中午大锅菜、大锅汤,都是满满的回忆。石棉一村对面就是原重庆石棉制品厂的厂区,这里正在打造成文创园。我几年前来的时候也正在打造,现在依然没打造出来。下面这些照片是我于2021年所拍,如今还是这个模样。厂区大门旁边这栋楼应该就是原石棉厂的办公楼,看上去还是非常的宏伟大气。不过这些年来,面对遍地开花、千篇一律的文创园,游客和市民都早已审美疲劳。前不久听闻原长安厂“九街有个单位”文创街区大部分商户都已经关门歇业,看来文创这条路确实也不好走。漫步在石棉厂的厂区,看着墙上这些刻意的“怀旧”装饰,反而觉得没了感觉。废弃的火车头,也只能是废弃了。石棉厂厂区就逛到这里。据网上的报道,有关部门自2017年起就开始打造石棉厂这个文创项目,这都马上八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起色。关于原重庆石棉制品厂的探访就告一段落了,如果我下次再来茄子溪,估计家属区都已经不在了吧,本文就当是分享其最后的影像了。这边还有原肉联厂、木材综合厂、成渝铁路茄子溪站等,后面我陆续整理分享。
(作者:万思源,网名:兔猫,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重庆老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文中照片为笔者于2021年和2024年实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