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人和书也是讲究缘分的
在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书
都是命中注定的。
文末附电子书,点阅读原文获取,点击上方“解语聆秘”,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提问比告知更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在与其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告知意味着指责。遗憾的是,很多人不会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以至于无法得到想要的答案。
无论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与别人聊天常常遇到彼此聊得正热闹时,对方突然说:“你说得很对,但我有个疑问”,这时候,快乐好像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通常聊天进行到这,如果对方的问题没有让你感受到威胁,你们还可以心平气和的继续交流,而常见的情况是,两个人由相见甚欢升级成抬杠、白眼。
我们并不喜欢别人对我们的思考过程逐一提问,因为大脑会认为这是在找茬,是这个人在质疑你的观点,于是讨论往往演变成争论。
《学会提问》这本书提到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恰恰解决了争论不休的局面。这两个概念,个人认为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描述性假设消除了两个人因概念理解不同而互相争论的情况,价值观假设消除了因价值观不同而互相争吵的情况。所以,任何一段理性对话,如果出现共识不统一,只可能因为大家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不同而导致,或者价值观不同而导致。日常应用中,很少有人发现自己与对方争论不休的背后原因。
这本书若是读懂了,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争论不休都将不存在,你需要做的,只有两步。第一:确定对方与你自己对于同一概念的理解是统一的。第二:统一后仍没有共识,那就只剩下价值观的分歧,比如你认为蓝色好看,他认为红色好看。当争论到最后,剩下的果核就是两个人的价值观了。
我们生活在嘈杂、喧嚣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和媒体兜售的观点,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情感操纵时,世界在你眼中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和坚定。
往期推荐
1
2
3
4
精选电子书分享第1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