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Ds研究: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生活的标准对国家自主减排目标造成威胁

学术   其他   2023-10-27 14:12   北京  

CEADs研究: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生活的标准对国家自主减排目标造成威胁





01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全球必须在十年内将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减半,并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新兴经济体,即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着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巴黎协定》都强调了改善人类福祉和减排目标的紧迫性。然而,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生活所产生的额外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对国家减排目标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在这一背景下,清华大学地学系关大博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模块化全球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EMERGING,评估全球所有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的生活需要产生的额外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我们分析了10个体面生活指标所需的额外排放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实现体面生活对新兴经济体自主减排目标实现的潜在影响。上述研究成果以《Achieving decent living standards in emerging economies challenges national mitigation goals for CO2 emissions》为题,近日在Nature出版社旗下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02

研究结果

Research Result

我们在研究中探讨了10个体面生活指标:营养、衣物、住房、卫生、健康、教育、饮水、用电、交通、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ICT)。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体面生活指标值差异很大(图1)。总体而言,不同地区之间体面生活指标总值的差异主要受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西欧和北美地区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其在体面生活指标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小。这些地区的所有居民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生活水平都达到了相关体面生活指标规定的最低阈值,而该地区19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超过80%的居民在教育、饮水、卫生、住房和交通方面的生活水平达到了相关体面生活指标规定的最低阈值。然而,其中有8个国家近40%的居民无法获得ICT服务。相比之下,在新兴经济体较多的地区,例如亚洲和非洲,体面生活指标的差距相对来说更大。由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非洲的平均生活水平低于世界其他地区,其体面生活指标的总值仅为4.3。在58个非洲国家中,有47个国家超过50%的居民在教育、饮水、卫生和衣物方面的生活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体面生活指标的最低阈值。


同时,不同体面生活指标之间的差距不仅与地区发展水平有关,还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密切相关。例如每个国家的衣物和住房水平不仅与发展和消费水平有关,还受到地区气候带的影响。空调需求率是影响住房体面生活指标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欧洲国家相比,亚热带地区的东南亚国家对空调的需求更高。此外,由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低,非洲和亚洲在包括水、教育、卫生、健康、电力、交通和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体面生活指标方面的生活水平较低。例如,在超过 93%的非洲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在埃塞俄比亚仅有32%的居民可以获得足够的ICT服务并且在乌干达仅有21%的居民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指标最低阈值所规定的健康服务。

图1  2019年245个经济体的10个体面生活指标现状

全球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生活时因消费增加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47亿吨,比2019年各个国家生活标准的实际排放量多排放86亿吨(图 2),该碳排放增量不会对我们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新兴经济体在消费需求水平和碳排放强度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对不同体面生活指标所需的额外碳排放量的贡献是不同的。由于人口多,碳排放强度高,亚洲是营养、衣物、卫生、饮水、健康、用电、教育和交通方面产生的额外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例如,亚洲在用电和交通方面产生的额外碳排放量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2.7%和 67.4%。在ICT服务方面,南美洲和非洲对碳排放贡献最大,约为47.7%。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亚洲和非洲在住房方面产生的排放量也较多,分别超过53.1%和 40.5%。


我们进一步设计了四种不同居民生活水平的实现情景(美国居民生活水平、欧盟和英国的平均居民生活水平、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印度居民生活水平)以量化新兴经济体的居民生活水平在达到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时碳排放的增加量。结果表明,由于美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欧盟国家的平均生活水平,因此相比于达到2019年欧盟的生活水平,新兴经济体需要额外排放33亿吨二氧化碳以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印度和中国的生活水平在新兴经济体中相对较低。印度的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因此,新兴经济体只额外排放28亿吨的二氧化碳就能达到中国2019年居民的生活水平,而新兴经济体在碳排放总量上不需要新增额外的排放要就可以达到 2019年印度居民的生活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中国和印度的人均生活水平较低,但它们都是拥有近28亿人口的人口大国。随着中国和印度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在追求实现体面生活的同时需要优先考虑低碳转型。

图2  2019年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生活标准所产生的排放量

研究同时发现,全球有121个新兴经济体发布了不同程度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政策,其中 62个经济体(51.2%)为实现体面的生活而需排放的碳排放量预计将超过其减排承诺中的碳排放量(图3)。例如,与2019年相比,印度要达到体面的生活可能需要额外增加25亿吨碳排放量这远远大于印度承诺的将减少9.3亿吨碳排放量。此外,在非洲45个新兴经济体中,有30个经济体为实现体面的生活可能会面临碳排放增量是其自主减排贡献的三倍的问题,这使得在没有国际援助的情况下实现国家碳减排政策更具挑战性。例如,阿尔及利亚承诺在未来减少1,000万吨碳排放,但要实现体面的生活还需增加5,730万吨额外的碳排放。因此,阿尔及利亚实现体面的生活所产生的碳排放增量是其减排承诺的5.8倍。

图3  新兴经济体为实现体面生活所需产生的额外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国家减排承诺的碳排放量


03

政策建议

Policy Proposal

未来绿色技术将是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生活的标准同时实现气候减排目标的关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3点政策建议:

  1. 增加对绿色交通和绿色发电的投资是新兴经济体在实现体面的生活的同时减少排放的主要途径。共享基础设施有助于降低人均排放强度。政府应优先投资和推广公共交通,以减缓私家车的增长。生物质燃料、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在电力系统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想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总体依赖就需要考虑在其剩余的化石燃料发电系统中采用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

  2. 发达国家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可以为新兴经济体节省碳空间,从而实现体面的生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2019 年发达国家在营养、水、交通和健康方面的生活水平超过了体面生活指标规定的最低阈值,这就为占用了新兴经济体5.722 亿吨排放空间。这表明,由于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很高,我们可以通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来为新兴经济体实现体面的生活节约碳空间。

  3. 国际援助是新兴经济体实现减排目标下的体面的生活的必要条件。为绿色技术向新兴经济体转让提供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将解决新兴经济体在获得减缓气候变化的资金方面的不平等问题。


Huo, J., Meng, J., Zheng, H. et al. Achieving decent living standards in emerging economies challenges national mitigation goals for CO2 emissions. Nat Commun 14, 6342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079-8


文字| 霍婧雯

编辑| 陈玉馨

审核| 关大博 孟靖


碳核算数据库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net)由中外多所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展示中国多尺度能源、碳排放及社会经济核算清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公开免费的数据下载,供非商业用途研究使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