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 “碳”索起航
第五届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夏令营
Day2
经过前一天的开营仪式、破冰游戏以及各位大咖的专题讲座,学员们组成了各自的团队,参加了愉快的欢迎晚宴,第二天大家朝气蓬勃、蓄势待发,准备开启新一天激动人心的夏令营旅程。
CEADs大家讲坛
✦
7月28日上午9时,在学员们期盼的目光中,关大博教授隆重为学员们介绍了今天的特邀“大咖”——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高级编辑夏玚博士。
夏玚博士为学员们带来了主题为“顶级期刊发文解密(Demystifying publishing in top-tier journals)”的高水平学术讲座。讲座中,夏玚博士首先介绍了《自然》杂志及其子刊的视野和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子刊的投稿要求。随后,她对顶刊写作通常遵循的三大原则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故事线与选题、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点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此外,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她向大家介绍了《自然》杂志常见的文章框架,提供了可借鉴的论文写作过程指导,并对学术论文审稿流程作了详细说明,解释了如何回复编辑修改意见等问题。
在讲座接近尾声时,夏玚博士与现场的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学员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同时,她还为在昨天的"破冰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四个小组颁发了奖品。每个小组获得了水枪、水球等道具作为奖励,这些奖品将给予他们更多的动力,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活动。
小组工作
✦
午餐过后,学员们各个摩拳擦掌、满怀期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经过前一天下午单钰理副教授,李姝萍、雷天扬、王静蕾和王振宇博士的集中讲解,学员们对中国城市、新兴经济体、重点工业点源以及企业层面的碳核算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指导老师和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开始认真研读学习资料,有序地分解碳排放的学习和核算工作任务。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并循序渐进地进行着小组内部的学习和任务分配。
另一边,由阿里云能耗云算法工程师袁灿、邓铸和罗彪老师带领的“阿里麻麻组”也启动了产品碳足迹构建与分析实践课题研究。
由罗彪老师向学员详细讲解阿里云人工智能可持续解决方案“能耗宝”这一产品碳足迹建模工具,并介绍了CBAM政策背景下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构建与分析实践项目的课题内容。
随后,邓铸老师也带来了主题为“UNFC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学术研究与产品化构想”的讲座,从研究背景、研究方向、已有基础和产品化可能性四方面介绍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学术研究现状及产品化构想。
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踊跃发言,邓老师和罗老师十分耐心和热情地解答了大家的疑问。最终,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也顺利安排了接下来的研究任务,有条不紊地按照实施计划推进任务。
在密切的合作和细致的指导下,每个小组都开始迈向实际研究的阶段,为探索更深入的内容和取得更好的成果而努力奋斗。
Day3
CEADs大家讲坛
✦
7月29日上午9时,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曹龙教授为学员们带来题为 “Climate and carbon cycle response to solar radiation modification: insights from earth system modeling” 的精彩报告。
首先,曹龙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了气候变化研究的“前世今生”,他指出“气候变化临界点”可能在1~2℃增温区间发生,揭示了遏制气候变暖的迫切需求。曹龙教授还详细阐述了CO2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气温、降水、海平面、海冰、极端天气气候等。他对基于气候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例如在不同敏感性实验情景下地球气候系统对CO2变化的响应。最后,曹教授指出实现温控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第一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从源头大幅减排;第二是通过CO2移除方法(Carbon dioxide removal),即通过人为方法增加海洋或陆地碳汇,或者直接从大气中捕捉CO2并封存;第三是进行太阳辐射干预(Solar radiation modification),也称为地球工程(或气候工程),即通过人为方法改变气候地球系统的辐射平衡给地球降温。
曹龙教授的报告加深了学员们对气候变化现状及遏制碳排放迫切需求的理解,鼓励学员们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醒每位学员都能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次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热情,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寻找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工作中。
趣味活动
✦
听完曹龙教授精彩的报告后,学员们展开了一系列趣味活动,包括了“泡泡糖”和“接歌词”两个游戏。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主持人发出指令后,各组成员迅速反应,默契配合,快速向前冲刺。
“接歌词”吸引了全场学员积极参与,大家纷纷展现自己的才艺,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死了都要爱》、《遥远的她》等经典曲目,呈现出热情高涨的欢乐氛围。这些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为现场增添了活力。游戏最后,关大博教授的一曲《三万英尺》更是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学员们的风采,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团队的默契度和凝聚力。
小组工作
✦
午后,营员们再次进入学习状态。相对于第一天的陌生和懵懂,第二天学员们对碳核算等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理解也更加深入。营员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积极学习,互相交流和讨论,积累知识和经验,组内成员间的默契也在不断增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明确了自己的分工,营员们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作,共同攻克难题。
水枪大战
✦
下午5点半,学员们期待已久的水枪大战如约而至,通过团建游戏活动获得的奖品——水枪、水球等道具终于派上了用场。在关大博教授和工作人员们的组织带领下,学员们来到打水仗基地,拿着水枪、水球、水瓢、水桶等水战道具,展开了一场热烈的战斗。尖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整个战场充满了活力和快乐。学员们纷纷使用水枪射击对方,水球飞溅,水花四射,大家投入到打水仗的“战斗”中,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凉水透湿了营员们的衣服,但却不能阻挡他们内心的热情。
两个小时后,伴随着落日余晖和一道美丽的彩虹,水枪大战也在学员们的依依不舍中进入了尾声。在这激烈的“对抗”中,学员们不仅尽情享受了水枪大战的乐趣,还进一步加强了彼此间的默契。学员们在这场活动中结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他们共同经历的欢乐将成为永久珍贵的回忆。
图文 | 刘琦璐 张振军 赵文鑫 陈玉馨
编辑 | 董京京 郝月婷 郝琦
审核 | 关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