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Ds团队依托清华大学诚聘优秀博士后

学术   其他   2024-01-25 16:50   英国  

CEADs团队依托清华大学

诚聘优秀博士后

- CEADs -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团队聚集了来自中英欧美等多国研究机构的学者,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碳排放特征以及减排路径,为新兴经济体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CEADs团队将依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招收博士后,欢迎优秀青年人才的加入。


01


单位及团队介绍




01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围绕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开展全面系统的地球科学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全球变化经济学,以自然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新方法研究全球变化问题,以多学科交叉的思路和综合评估方法对全球变化决策提供技术与经济依据。

02

CEADs团队介绍

关大博教授领衔的CEADs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全球和国家的低碳及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编制精准可靠的排放清单是减排政策实施的基础与先决条件。CEADs团队一直以来建立了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多尺度碳核算清单与社会经济与贸易数据库,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团队聚集了来自中英欧美等多国研究机构的学者,近年来在Nature及其子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文章,在气候变化经济学及交叉科学领域的科研分量及卓越贡献,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03

合作导师介绍


关大博


教授


关大博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全球和国家的低碳及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其在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领域交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在国际环境领域的高影响杂志如Nature,其子刊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与合作者在不同年份共获得3次列昂惕夫论文奖。连续多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14年发表在PNAS的论文获得科扎雷利奖,即当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4000多篇论文中的最优论文奖,2018年全球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奖等。


CEADs团队鼓励学者交叉合作,在双碳领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2023年CEADs团队共有17人入选科睿唯安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充分肯定了他们在其研究领域产生的世界级影响力,以及其科研成果对该领域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典型青年学者代表如下:

孟靖,伦敦大学学院长聘教授, 剑桥大学环境、能源和自然资源治理中心研究员。孟靖博士于2016年获得北京大学环境地理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如气候变化减排政策、低碳技术创新驱动的综合评估模型,协同减排的社会经济影响等。孟靖博士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在高水平期刊如 PNAS, Nature Energy, 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One Earth等期刊发表50余篇论文。孟靖博士连续四年(2020-2023)被科睿唯安评为跨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并获评2023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的“全球环境变化早期职业生涯奖”,2022年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0年可持续发展未来领袖奖, 2018年《自然·通讯》地球与行星科学前50名前沿论文奖,2017年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 。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执行主编,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副主编。


米志付,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副院长、气候变化经济学长聘教授。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碳排放核算、投入产出分析等领域有多项成果。曾入选福布斯欧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荣获伦敦大学学院杰出科研导师奖(全校每年1位)等诸多奖项。现担任SSCI期刊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共同主编。


单钰理,伯明翰大学副教授,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贡献作者、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曾获伯明翰大学“创始人大奖”、德国“绿色精英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等。长期致力于碳排放核算、区域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经济学等领域研究,在CNS子刊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担任Scientific Dat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编辑。


02


博士后岗位方向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投入产出模型开发、CGE模型搭建,气候变化风险、环境政策、气候风险适应性评估等;

2. 点源基础设施数据库开发;

3. 城市建设领域碳排放核算,包括能源、交通、水系统、固废、建筑、碳汇等;

4. “气候-环境-土地利用”综合评估模型开发与应用;

5. SAM表、IO表编制及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6. “气候-健康-经济”交叉学科灾害足迹模型,量化评估未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03


清华大学“水木学者”

计划介绍




01

支持人数与薪酬标准

年薪(税前)30万元。支持期限为两年。此外,入选者享受社会保险、职业年金、公积金、住房补贴等约12.3万元;可优先租住周转房或享受租房补贴4.2万元/年;享受清华大学教师子女入园入学政策、医疗政策;按照博士后制度办理本人及家属的户籍迁移;可参加清华大学教师职业培训,可申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博士后合作导师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在站满三年可申请评定副高级职称。

02

申请条件

  1. 35周岁以下;

  2. 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3. 经院系面试考核推荐;

  4. 进校后须全职在清华大学工作。

拟进站的申请人若获得国家博士后人才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经院系推荐,可直接入选“水木学者”。


在站博士后中期考核优秀,且合同截止日期距申报截止日期6个月之内的,可以申请相应批次的评选。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能力,研究计划水平,拟开展的研究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

03

申请材料

1.《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申请书》(第一部分);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其中: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额外提供论文接收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以上材料(1-2)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到申报院系邮箱。

3.《推荐信》2-3封(由推荐人直接发到申报院系邮箱)。须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在站博士后不限制推荐人)。推荐信如作为附件发送,信上须有推荐人(发件人)签名。

 

有意者请尽快将申请材料发送至关大博教授邮箱(guandabo@tsinghua.edu.cn),协商未来合作方向。


热忱欢迎致力于科研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我们!





碳核算数据库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net)由中外多所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展示中国多尺度能源、碳排放及社会经济核算清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公开免费的数据下载,供非商业用途研究使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