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日读list171 | 帛书

文化   2024-11-27 20:00   天津  

读后感悟:

鲁迅曾言:“不识《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胡适也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奠基者,是真正的哲学家;而钱穆推荐的经典之中,《老子道德经》更是必读之作。

《老子》又称《道德经》,作者为春秋末年的先贤老子。传说其出自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的著述。全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共5000余字。言简意赅,蕴含深刻哲理。

《道德经》约成书于公元前485年,距今已有2500余年。在出土的帛书《老子》之前,人们主要依据魏晋时期王弼的注释本。经过千年传抄,文字多有增删,原貌已不复存在。目前公认的最早版本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版本。

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甲、乙本,重新审视了传世的《老子》,甲本使用篆书不避讳刘邦之名,表明撰写年代早于刘邦称帝之前;乙本使用隶书,避讳了刘邦之名但不避讳汉文帝刘恒,显示撰写时间在刘邦之后、刘恒之前,十分珍贵,问世后引起轰动。

《帛书老子》分为“德经”和“道经”两部分。将帛书本和王弼本对照,品味章节中的差异,附录中包含帛书《老子》残卷甲乙本与王弼本的原文对照。

帛书版与通行版有诸多不同之处。行文顺序不同,通行版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帛书本则相反;章节、句序、用字也有异;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内容上的差异,如帛书甲、乙本中的“大方无禺,大器免成”,与通行版的“大器晚成”不同,提醒人们顺其自然,不必追求极致,因为完成意味着终结,失去进一步可能性,甚至会导致衰落。不同之处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这本书值得放在案头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体会老子真正的思想内涵。先阅读解释,再对照甲、乙本和王弼本原文,再参考注释,最后阅读译文。如曾读过王弼注释,再读帛书版时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读起来更加流畅。


读后感悟: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以光速失去珍贵的一切,但也存在着以光速创造全新事物的机会。今年最引人瞩目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比所有同类书籍更为清晰、广博、强有力,让人备受鼓舞。施图茨揭示了好莱坞明星在追求成就和自信时所遭遇的挣扎,实际上却揭露了人类普遍面临的逆境、痛苦,以及当代生活的不可预测和瞬息万变。陷入自身软弱的迷恋固然容易,甚至因此忍受痛苦也比解决问题更为简单,但唯有坚持正直、持续行动,通过自我约束建立内在秩序和生活规律,才是生命活力的泉源。只管前行,宇宙将自有安排。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您是否感到时间总是不够用,有着一大堆事情等待处理?我们深知时间无法被操控,只有善于管理自己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时间,但却一直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您是否认同“把时间当做朋友”的理念,却不知如何实践?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希望快速翻篇,却感觉时间仿佛成了对手,极大地影响着您的情绪?

最近我阅读了菲尔·施图茨的《把下一颗珍珠穿到绳子上:施图茨的疗愈之道》,通过30个不可逃避的生活主题,帮助您解决各种问题,摆脱焦虑的困扰。作者施图茨被誉为“精神科医生中的明星”,他将4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与合作者巴里·米歇尔斯共同创立了一套心理疗法。在实践中,他发现了一些“工具”,对患者效果显著,将这些“工具”的实际运用方法整理成书,包括《工具》和《复原——情绪陷阱逃离指南》,为众多人开启了智慧之门,解决了众多问题。《把下一颗珍珠穿到绳子上》是作者在运用这些“工具”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实践成果,告诉读者为何要这样做。

他认为“生活由各种事件组成,接受生活的唯一真正方式是接纳一切事件,不论是甜蜜还是苦涩,欢乐还是悲伤。”

人生就是不断行动,每一次行动都像一颗珍珠,我们努力将这些珍珠串联在一起。每个人拥有不同的珍珠,穿珠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只要坚持将下一颗珍珠穿在绳子上,便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珍贵项链——那条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


读后感悟:

罗伯特卡普兰的著作副标题为“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这一称谓似乎暗示了对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探讨,以及对未来印度洋政治、外交和军事格局的瞻望。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本书的内容一半是关于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宗教渊源的回顾,另一半是对沿岸亚洲国家的政治格局、内部民族和宗教冲突以及邻国矛盾的逐一评述。同时,书中也简要评论了美国过去的印度洋外交策略。至于美国未来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规划,仅仅是提及,远未达到深入分析的程度。在相关章节中,中国的地位是作为印度等国家利益冲突的一部分被交叉讨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本书的框架建立在作者的阅读体验和实地考察基础上,而非官方解密文件或资料。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以光速失去珍贵的一切,但也存在着以光速创造全新事物的机会。今年最引人瞩目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比所有同类书籍更为清晰、广博、强有力,让人备受鼓舞。施图茨揭示了好莱坞明星在追求成就和自信时所遭遇的挣扎,实际上却揭露了人类普遍面临的逆境、痛苦,以及当代生活的不可预测和瞬息万变。陷入自身软弱的迷恋固然容易,甚至因此忍受痛苦也比解决问题更为简单,但唯有坚持正直、持续行动,通过自我约束建立内在秩序和生活规律,才是生命活力的泉源。只管前行,宇宙将自有安排。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您是否感到时间总是不够用,有着一大堆事情等待处理?我们深知时间无法被操控,只有善于管理自己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时间,但却一直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您是否认同“把时间当做朋友”的理念,却不知如何实践?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希望快速翻篇,却感觉时间仿佛成了对手,极大地影响着您的情绪?

最近我阅读了菲尔·施图茨的《把下一颗珍珠穿到绳子上:施图茨的疗愈之道》,通过30个不可逃避的生活主题,帮助您解决各种问题,摆脱焦虑的困扰。作者施图茨被誉为“精神科医生中的明星”,他将4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与合作者巴里·米歇尔斯共同创立了一套心理疗法。在实践中,他发现了一些“工具”,对患者效果显著,将这些“工具”的实际运用方法整理成书,包括《工具》和《复原——情绪陷阱逃离指南》,为众多人开启了智慧之门,解决了众多问题。《把下一颗珍珠穿到绳子上》是作者在运用这些“工具”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实践成果,告诉读者为何要这样做。

他认为“生活由各种事件组成,接受生活的唯一真正方式是接纳一切事件,不论是甜蜜还是苦涩,欢乐还是悲伤。”

人生就是不断行动,每一次行动都像一颗珍珠,我们努力将这些珍珠串联在一起。每个人拥有不同的珍珠,穿珠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只要坚持将下一颗珍珠穿在绳子上,便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珍贵项链——那条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


德文书屋
阅书、阅人、阅己、阅世界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