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日读list181 | 博物大发现

文化   2025-01-22 20:01   北京  

读后感悟:

我对这套书的兴趣源自我童年时,那些夏日的蜻蜓、春天的蝴蝶,以及夜晚闪烁的萤火虫……

《我的1000位昆虫朋友》是一套集大神之力,专门介绍昆虫的专业书籍。在这套包含1200多幅微距摄影大片的书籍中,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都有机会从一个昆虫小白逐渐成长为昆虫达人。

这套书的摄影师唐志远,已专注于拍摄昆虫20余年。在书末的后记中,唐志远谈及了他拍摄昆虫的初衷:在北京的胡同长大,胡同里的杂草、柳树、榆树构成了一个昆虫的乐园。随着年岁增长,昆虫从玩伴转变为朋友,作者开始认真观察昆虫,并用相机记录它们的生动。

这套《我的1000位昆虫朋友》的文字部分则由张辰亮老师执笔,小亮老师在全国十多个省份进行昆虫及其他生物资源的调查,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经验,采集并制作了上千个昆虫标本。

整套《我的1000位昆虫朋友》分为5册,代表了中国昆虫的5大家族。透过这套书,我们不仅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更通过昆虫科普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自然,长大后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蜻蜓家族:优秀的飞行员

蜻蜓的翅膀蕴含着力学原理和仿生学的奥秘。蜻蜓独特的翅结和翅痣结构使其成为自然界中出色的飞行者。

研究发现,蜻蜓在空中飞行和转弯时,其翅膀受到水平力、垂直力、扭矩和弯曲力的影响,这使得蜻蜓的飞行方式与飞行器的飞行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蜻蜓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有足够的时间演化出卓越的飞行技能和狩猎本领,成为自然界中引人入胜的昆虫。

蝴蝶家族:飘逸的舞者

蝴蝶被誉为“飞翔的花朵”,是一类极美的昆虫。大多数蝴蝶体型中等至大型,翅展在15~260毫米之间,拥有两对膜质翅膀。

蝴蝶的生命周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只有完成这四个阶段,才能完成一代蝴蝶的生命周期,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


读后感悟:

莫言以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当遇到狂风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莫言以文字的力量向我们传达,在困境中要坚韧不拔,不让大风吹倒我们。他以自己的“一本书与一个人”的故事,以亲身经历提醒我们,在逆境中,勇敢地面对风暴,与自己的意志抗争,这便是胜利所在。即使没有前进,但挺住了狂风,也是一种别样的成功。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不退缩,跟上节奏就是进步。在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下,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断深耕,不扩张也是一种进步。无论经历风雨还是日晒,愿我们都能像莫言一样坦荡豁达,秉持乐观心态。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希望常在失望,甚至绝望之际萌生。就像最近热映的电影《好东西》中所言,“足够乐观,才能直面悲剧”。愿你我都有那股不被风吹倒的勇气!共勉。

这本散文集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莫言对作品的诠释,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讲述了老友余华、史铁生、阿城的人生故事,也有他自己的人生感悟,以及对年轻朋友真诚而坦率的鼓励和劝诫。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击倒,但不能被它打败。”这是爷爷对莫言说过的一句人生格言,也是他一直坚守的生活态度。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更像是一场修炼。面对市场和工作的不断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领导层提出的各种要求,急躁、焦虑、心态失衡常常会困扰着我们。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是风雨中的一片浮萍,但幸好有文学,有无数作家和老师用他们的人生经历来激励我们,让我们在风雨中坚定意志,坚信只要我们有站起来的勇气,就能感受到在风雨中挺立的畅快。

莫言在书中对照不同人生阶段,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这是一位作家的天性,也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作家为年轻人留下的宝贵经验。


读后感悟:

近年来,你是否经常被生活波涛起伏,时而平静又难以持久?尽管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却越是拼搏便感到疲惫。外界的声音总是在告诉你承受的痛苦还不够,你做得不错,但他们总期待你更上一层楼。每天你都似乎被困在风暴之中,无法安宁,然而,我们都是在风中成长的孩子,一直在等待人生的风平浪静。

这本书是ZUI刘同的新作,毫不掩饰地展现了脆弱与坚强并存的一面。书中述说了职业生涯的低谷与蜕变;家庭关系的僵持与缓和;朋友间的依赖与疏远……曾经的拥抱和争吵都是真实存在的,但生活往往出人意料。

在写作这些年里,作者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感受,充满着忐忑、期待、兴奋与恐惧。在创作这本书时,他似乎怀着“也许这是我一生中写的最后一本书”的想法。很久以来,他已不曾有过这样“最后”的念头。他并不害怕结局的好坏,只是害怕在今后的岁月里反复埋怨自己不够努力。这一次,他尽力了。

每一本新书都被约定要附上一封信与读者相会,期待读完全书的你。这封信被特别设计印在内封上,宛如风暴形状,等待平静的来临。愿你阅读愉快,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

书中还附赠了一则寄语腰封(以折叠卡的形式夹在书内,需手动取出并放入书中),可写给朋友或自己,让每一本书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定制版本。愿你们能互相扶持,为彼此挡风,也为自己挡风。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刘同的作品被视为青春疼痛文学,被认为有些做作、幼稚。自上学时期起,我就喜欢阅读他的文字,直至今日,每当他出书,我总是第一时间阅读。神奇的是,每次都能触动我内心深处。他不再年轻,而我也渐渐老去。然而,他依旧在成长,而我也在不断成长。这真是美好。

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读完,不得不说,这本书与以往截然不同,却又充满“刘同”的味道。那个总是充满活力与正能量的刘同,这次展现给读者的是他备受打击后的狼狈,努力重建自我时的孤独与心酸,以及“重生”后依旧真挚热情的一面。

作为老读者,看到文字中那个孤独站在桥上,渴望感受雨水、迎风的年轻人,我情不自禁地想要拥抱他,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用细腻的笔触,从年少写到中年,记录了那些温暖、感动、激励过他的人。以往的刘同,就像一位阳光大哥哥,告诉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然后真诚地鼓励你迈向前方。而这次的刘同,直面过去的挫折,将自己所有的困惑、挣扎、痛苦,以及生活中的温情点滴,一并呈现给你。最后,他说:“别急,等一切风平浪静。”


德文书屋
阅书、阅人、阅己、阅世界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