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日读list173 | 历史的基因

文化   2024-11-29 20:00   天津  

读后感悟:

有趣的是,我从来不会因为喜欢一个作者而去研究他的一切,包括外表,这些我一直都不关心。签名之类的更是与我无关。但是我一直觉得透过书籍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所以如果你已经了解一个人到内心的程度,那还有必要在意其他吗?

乙一在他的作品中给我的感觉,很像是一个专注、腼腆、个子不高、身体不强壮、头发柔软、说话轻声细语的男孩,尽管他现在的年龄并不算小,但仍然保持着孩子般的气质。他经常会走神,而且喜欢漫画。(以上纯属个人猜测,不知道是否正确)。

与黑乙一的《GOTH断掌事件》同时出版的白乙一作品《失踪HOLIDAY》,我以极快的速度读完了。

译林出版社这两本书的封面设计都非常精致。《失踪HOLIDAY》采用了简洁的白底黑字设计,勾勒出书籍整洁高雅的感觉,而随意剪切出的字样则暗示着其中内容将包含曲折和独特的想法。封面上包裹的一页可作为书签的纸样,黑色仿宋体非常优美。在阅读之前,我已经被这个封面深深吸引。

这本书包括两个故事——《幸福宝贝》和《始终HOLIDAY》,都是典型的白乙一风格,温馨的中篇故事。

第一个故事让人想起夏日里,一个穿着蓝色长裙、戴着大太阳帽,在秋千上吃着糖果的少女。那种甜甜的、酸酸的味道,不能大口吞咽,只能细细品味,微风拂面时,感到幸福、平静。我特别喜欢书中描述的那只名叫“小猫”的白色猫,也喜欢已故的雪村。故事中的“我”很像乙一,充满了青少年特有的孤独和忧郁。第二个故事就像孩子们坐在游乐园旋转木马上,随着音乐起伏,有点孤独感,但仍然感到安详、惬意。女仆邦子形容女主角奈绪“像多拉A梦里的胖虎”,让人忍俊不禁。然而,透过奈绪外表的咆哮,实际看到的是一个害怕孤独、害怕寂寞的少女内心。在“绑架”事件背后缓慢展开的节奏中,看到一群善良的大人在呵护一个孤儿的心灵。

在这里,推理慢慢隐退,不再是故事的重点,但那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与社会推理带来的沉重感觉截然不同,令人心疼。


读后感悟:

在德国,每年捕获的狍子数量超过100万只,野猪约50万头,野兔约50万只,野鸡35万只。除了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和墓地等地之外,德国所有土地(包括田地和牧场)都可以用于狩猎。狩猎的野味不仅在餐厅菜单上常见,也经常出现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德国被誉为“森林之国”。

格林兄弟的理念并非要唤起超越世界的概念或神明,而是认为理想化的“自然”是人类道德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石。在这种观念中,人类的精神与自然世界的情感相通,心灵相连。通过与自然的融合,人类能够重获活力,摆脱疾病。德国人未能在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化或基督教王国中找到认同感,因此“自然”或许是他们唯一信任和依赖的对象。

浪漫主义思想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的德国文学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与19世纪法国文学强调“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不同,德国文学倾向于避开社会问题,转向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呈现出一种宁静的乐观主义。

在19世纪的德国,登山被视为一种精神体验,认为随着攀登,人类变得更加高尚,最终达到真实的境界。据说站在山巅,俯瞰城镇和田园,会产生一种“不愿回到下界”的感觉。登山作为精神体验风靡一时,山脉成为文学和美术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是18世纪后期活跃的德国思想家。他反对启蒙运动的理念,主张只有通过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人性。赫尔德认为世界上的所有文化都有同等的价值,它们受民族性格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相辅相成。

这种有机体思想相信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观念与自然疗法的流行息息相关,强调生命是有机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至今,德国人依然热衷于在山野间漫步,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根深蒂固的习惯。


读后感悟:

律师曾说过:“有时候我的当事人根本不是人。”这句话让我深思,一个优秀的律师需要拥有怎样坚强的内心和意志力?这种优秀并非指能赚钱、战胜一切、颠倒黑白,而是指在保持内心善良的同时,展现出侠义之气。通过刘律师的故事,我见识到了一位侠肝义胆的杰出律师。然而,尽管这本书描绘了这样一位律师,却并未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好书标准。书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过于浓烈,有些让人感到尴尬,就像一个人不停地自夸其优点一般。作为普通人,我被这位专业而仁义的律师所感动,但更想了解案件中那些女性的感受和经历。然而,我知道这并非律师的责任。

这本书记录了一系列关于女性的案例,主角是各个年龄、各种社会阶层的女性,包括被继子赶出家门的老人、被亲生母亲伤害的女儿、被母亲男友性侵的女童、疯狂整容却遭丈夫嫌弃的妻子等。这些女性的经历被生动展现,她们的痛苦与挣扎深深触动了刘律师和我们的心灵。这本书名为《挣脱》,或许因为作为女性,我们终身都在努力摆脱性别带来的困境和束缚。阅读时,我常常泪流满面,心头紧绷,看到了女性的力量。那些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婚姻而做出艰难选择的情节让我倍感震撼。女性虽被认为柔弱,但她们的力量隐藏在对生命和爱的坚守中。在绝境中坚持到最后的往往都是女性。因此,我对刘律师说的“我也会有需要被丈夫保护的时候”感到不舒服。女性需要男性保护的根源在于男性利用身体优势施加伤害,这种讽刺令人难以接受。我们不应该依赖男性的保护,而是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要把自我保护的权利交给别人。推翻男性歧视和伤害,强身健体,学会自我保护,才是真正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不需要担心男性侵害、不需要男性庇护的世界,让爱建立在平等和真诚的基础上。



德文书屋
阅书、阅人、阅己、阅世界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