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旅游景区大都反映经营困难?

旅行   2024-09-20 07:50   河南  

中国旅游景区实战智库,景区实战风向标。关注行业动态,汇集各景区最实用、最新奇的实战案例和成功经验,致力为旅游景区提供运营痛点解决方案。

为什么旅游景区大都感觉经营困难。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旅游形势。

网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数据,出游人数增加多少,A级景区增加多少等等,这是宏观层面的看法,基本上所有人观点是一致的,经济下行,消费乏力,旅游内卷。

经济下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的美联储加息,市场上没钱了,缺乏活力;二是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新产业如芯片或者新能源汽车制造,本科毕业生年薪30万起,旧产业各种轻工制造,又是被机器人替代,又是往东南亚转移。好巧不巧,网络舆论的主力是旧产业被迭代的那部分从业者。

旅游消费乏力和内卷,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

即景区增加的速度似乎与游客增加的速度持平,这个状态下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景区更强,中小景区更弱,想想A股横盘的时候,是不是龙头股涨停、吊车尾跌停,只有大盘大涨的时候,才会出现“普涨”现象。与此同时,旅游其他消费业态的增加速度远超过游客增加的速度,宾馆、酒店、餐厅等,大多个体经营,卷起来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生意不好做了,行业不景气了。

以上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二是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这是绝大部分旅游专家未提到的观点,因为旅游行为有很强的就近原则,不管什么时候,永远是周边游占绝大多数,在国内刚提出延长退休时间的大环境下,打工人居多是为了社会稳定,未来30年不太可能出现大量的人有大量的假期长线旅游,因此旅游景区都具有区域性,即在大众看来,1000公里以外的头部5A景区,和300公里外的4A景区,最后用脚选择了更近的景区。这个现象,决定了国内的景区永远是百花齐放,全国性分布,不可能出现绝对垄断的情况,同时,每个景区在不同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是不同的,尽管全国旅游的整个蛋糕增速降低,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区域小霸王,能够一枝独秀,良性发展。得益于,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在增加。

在此,宏观和微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数据告诉我们,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局部却亮点频现,不知道是视网膜效应还是是个巧合,我日常联系的一些景区,大概盘算了下有五六十家,分布在十几个省份,这个群体里的同行给我反应,各种数据都在高速增长。

最后,我得出了我个人的结论,可能与主流的观点有出入:

旅游市场在洗牌,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的洗牌,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凡是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认真经营的景区或者泛旅游业态,都在稳步增长,凡是投机性经营、资金成本高的景区或泛旅游业态,都在一泻千里。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旅游景区的发展路线。

通常,我在研究某个旅游景区发展的重大事件,都是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分析,即怎么建设、怎么营销、怎么管理等,很少考虑“人为”的因素。

旅游景区快速发展,拿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头部景区来看,有两个路线:

一是高举高打、一步就位。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各种人造景区,如方特、融创、华侨城等等,一次性几十亿上百亿的投入,核心产品一次性成型,最主要的是,投资者不参与管理,完全由职业经理人来操盘。由于相对优秀的顶层设计和庞大的投入成本,当这类人造景区开园之时,瞬间对周边的中小景区形成了降维打击,品牌优势、规模效应造就了平台,从而反哺了运营团队的成长。

二是强人政治、一人专政。

投资人即为总经理,自己对自己的投资负责,千禧年前后,在时代的春风下,孕育出大量的优秀的景区,发展路线如出一辙,现在国内大量的头部景区,都是在一个强大的操盘手带动下,快速发展。

有且只有这两条路线,能够把景区从一个高度推动到另一个高度,突破景区的阶级。

思维惯性中的最常见的两个办法:一是托管公司,二是高薪挖人,几乎没有成功案例。

按道理讲,托管公司往往是拥有比较先进的操盘经验,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操盘经验取决于个人,个人的精力有限,因此越大的托管公司,越不靠谱。真正和托管公司合作不是跟公司合作,是在跟某个人合作,就像去理发店剪头发,如果某个店剪得好,是某个tony老师剪得好,并不是这个店剪得好。

高薪挖人,很难。能够带动某个景区发展的人,势必需要有高于这个景区发展现状的认知和解决办法,这最少需要3年以上的更大景区的工作经验,那么在更大景区中,起码是中层综合协调岗位或者高层决策者,都是景区中核心决策团队成员,很难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挖人。

理想状态,是挖到一个老板的化身,带领大家伙向前冲,这样的状态需要高过市场价格2倍甚至3倍的年薪,才有可能有这样的干劲,话又说回来了,个体不合理的薪酬,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起团队成员心理不稳定,凭什么你拿那么多,嘴上“收到、好的”,实际上就等着看你的笑话。在企业中很难大面积出现反人性的管理,不健康的团队状态,必然不长久,更别说推动发展了。

景区难以阶级跨越,自然会受困在某个区间,形成了大中小不同的景区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团队成员会逐渐思想固化,在遇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时,很难抓住,最终景区形成了阶级固化。

景区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证明,依靠外力不行,唯一的方法是操盘人、领航人不断的学习,吸取外部的先进发展思想和理念,拥有极其务实的创业精神,才能够脱颖而出。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旅游景区都在反映经营困难?

听同行发牢骚居多,深入研究问题极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认真的分析后,经营困难有那么几个原因:

1.小马拉大车资金少。

钱太少了,想做的事情太大了,最终会有几种可能性:

一是加杠杆或者融资后,完成了景区建设,但是后期景区收入无法覆盖利息,最终资不抵债。

二是未完成完整的项目建设,造成建设不均衡,核心产品和配套产品不符,很难良性运转。

这些年对外宣布破产的景区,大部分都是这个原因。

2.认知不够能力不足

有大量的“阶级固化”的景区,发展吧感觉没思路,也没方向,躺平吧日常还有一些游客,这是很多被戏称“半死不活”景区的现状。

大概会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新时代旅游发展认知不足,未达到平均水准,依然用老思想,拿老办法在经营景区,虽然景区都能够略有盈利,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到与时代脱节,发展乏力。

二是尚未形成自己的运营模式,尚无明确的商业模式。这个比较致命,大多在景区发展前期,在没有形成稳定运营模式的景区,都是非常危险的,相当于大学毕业后还没有找到行业方向的小白。

景区的快速发展期,基本上都在景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之后的几年,其中需要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商业模式,扪心自问,甚至有一些年收入5000万以上的景区,只是资源或者交通占优,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或者发展方向。

三是物理瓶颈。景区的原始资源禀赋是有高低的,景区的接待空间大小是有上限的,一些空间受限的景区,虽然在软实力上已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受困于物理空间,依然会感觉进一步发展困难,但是这个算不上经营困难,是锦上添花难。

四是思想瓶颈。在景区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之后,会有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论,在景区高速发展期,会不断的强化之前的思维惯性,但是旅游是创新性行业,整个市场在不断的创新、迭代中,如果之前成功的方法论不再适合如今的时代,那么会再次感受到发展困难,这是思想的瓶颈,是想象力的瓶颈。

3.体制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国有景区,融资成本低,重建设轻运营,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体量不大的国有景区,最容易出现长官意志,抛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况,操盘人想法不同之时,由于领导调动,容易造成发展路线乱套,政策容易不连贯。但是,体量比较大的国有景区,多为管委会形式,成为虽然会出现班子臃肿,业务范围广泛等,但是集体意志非常强,在舍得花钱做营销的前提下,发展速度会略微落后于民营景区,但是异常的稳健。

短期内冲入头部品牌阵列的各种新晋景区,如果想长远、稳健、良性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当地政府组建管委会来整体管理景区,成功案例非常多。

民营景区,擅长景区运营,经营政策灵活性较高。和国有景区不同的是,不太乐意做公众配套设施,除了基础的配套外,仅仅愿意投资能够产生商业价值的设施设备,国内大量年综合收入4、5千万的民营景区,经营数据相当不错,每年都纳税,但是却迟迟无法踏入头部景区的阵列,就在这个原因。

4.心态不对总想干大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景区也一样。

抖音平台有一句话挺火:有的人生下来就是骡马,有的人生下来就是罗马。

景区发展,最怕的是好高骛远,最怕的是世界第一,最怕的是干票大的。跟景区老板聊天,最怕的就是这个老板上来就说“老子这个景区天下第一”,后面基本上找不到共同话题。

尽管从原始资源到景区产品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大众口口声声流传的资源就更容易做大,有些景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根本做不大,偏偏不切实际的去北上广深杭搞营销,真是不自量力。

见过的“龙傲天”类型老板越多,越发现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你的三观正常,基本认知逻辑正常,已经超过90%的人了,有时候都怀疑这些身价上百亿的老板,都是怎么赚到的钱。

这个段落就不赘述了,广泛存在。

综上所述:

旅游景区发展遇到问题,不应该去抱怨外部环境不好,还是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昨天很好,今天很好,明天还会更好,研究宏观趋势的专家,拿着大数据,可以说不太好,但是在景区操盘的执剑人,不能说环境不好。

每次洗牌,都是市场重组的机会。打铁还须自身硬,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张鹏远   洛阳老君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

----------------------------------------------------------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微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孙震,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旅游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文旅分院执行院长,“景区营销实战派”公众号创始人,尖叫文旅缔造者,陕西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景区定制化市场运营体系理论提出者,国家5A景区河南老君山、山西皇城相府、河北山海关、湖北武汉木兰天池等景区、中国花海联盟、秦皇岛旅游协会、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等机构专家顾问。
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十余年,脚步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考察全国各类景区上千家,整合全国景区及景区相关产业链顶级资源,中国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第一届、第二届培训导师,中国花海联盟第三、第四、第六届讲师、中国(上海)2019、中国(北京)2024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讲师,广州2020、2021、2022、2023、2024世界文旅大会、中山2020、2021、2023文旅行业未来发展大会特约嘉宾、讲师,并为国内三十多家5A、4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集团进行专题培训。


【爆款文旅策划~ 孙震:18937189308】



更多精彩,请关注景区营销实战派公众号,并查阅历史消息!

1、孙震:不夜城究竟是个啥?文旅行业第一篇全面解读不夜城的文章来了!

2、孙震:2024年文旅行业预测---稳中向好与一地鸡毛!

3、孙震:景区营销已死,旅游策划当立!!!

4、孙震:旅游景区整体策划的基本逻辑与实施

5、孙震:从人间烟火到奇幻世界,文旅项目的场景化升级之道!

6、孙震:实战策划十二度, 智造尖叫新文旅!中国旅游景区运营实战高峰论坛PPT分享

7、乡村景点收门票,10天入园26万人,年游客量可过200万,乡村振兴有了新出路!

8、旅游景区营销体系该升级了!

9、【实战总结】:策划让市场尖叫的文旅新物种,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另辟赛道!

10、无处安放的运营前置,遍地冷清的文旅项目!


 中国首个旅游景区营销实战公众号

重实战,接地气,旅游人的好朋友


景区营销实战派
中国旅游景区营销实战智库!景区营销实战风向标,关注行业动态,汇集各景区营销职业经理人最实用、最新奇的景区营销实战成功案例和实战经验, 助力景区快速有效解决市场营销难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