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报名开始啦!

教育   2025-01-09 15:43   北京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为更好地契合智能时代发展需要,清华大学面向全校在读研究生设立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人工智能理念和思维,系统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全面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和管理的能力与素养,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项目特色



问题导向项目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统筹“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与学用结合,围绕人工智能核心问题开展融合创新培养,突出人工智能思维训练、实践实操和应用转化,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实践:项目建立创新实践模块,校内相关院系共同支持建设,紧密联系人工智能企业,积极吸纳行业领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师资雄厚:项目聘请姚期智院士作为总召集人,计算机系孙茂松教授、自动化系张长水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苏竣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刘洋教授、电子系汪玉教授作为项目责任教授,汇集院士、高校资深教授及行业知名专家组成师资团队,做走在科技前沿的教学与研究。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姚期智院士

孙茂松教授

张长水教授

苏竣教授

刘洋教授

汪玉教授




二、模块化课程设置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必修模块、方向选修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总计10学分。

项目初创期参建院系: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航天航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智能产业研究院、安全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1. 基础必修模块(至少选3门课程,≥4学分

(1)必选课程

人工智能大讲堂(孙茂松,1学分,秋季学期,70240421)

人工智能导引(张长水,1学分,秋季学期,70250511)

(2)限选课程(至少选择1门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算法(于国强,2学分,秋季学期,70250502)

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核心技术(汪玉,2学分,春季学期,80231392)

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刘洋,2学分,春季学期,80240802)

2. 方向选修模块(至少选2个方向,≥4学分

(1)人工智能+制造

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眭亚楠,3学分,秋季学期,80310663)

感知-网联与智能制造(朱志明,2学分,秋季学期,80128022)

数据驱动的设计与生产(张智海,2学分,春季学期,80160612)

(2)人工智能+经济

人工智能商业应用(朱岩,2学分,秋季学期,80516952)

(3)人工智能+公共管理

智能社会治理(苏竣、张芳,2学分,春季学期,80591842

(4)人工智能+安全

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张辉、刘奕、张小乐,2学分,秋季学期,80930082)

(5)人工智能+心理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弭元元,2学分,秋季学期,80701622)

3. 创新实践模块(必修,2学分)

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刘知远,2学分,夏季学期,80240822

备注:项目课程信息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上均为线下授课的校本部课程。




三、获得证书要求



在学期间达到项目的学分要求(≥10学分),可申请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签发的“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证书,具体模块学分要求如下:

基础必修模块:至少选择3门课程,不少于4学分;方向选修模块:至少选2个方向,不少于4学分;创新实践模块:必修,2学分。




四、项目报名条件



(1)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低年级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优先。

(2)具备一定编程基础优先。

(3)本人学位论文研究计划与人工智能相关者优先。

(4)项目报名需征求本专业导师同意。




五、项目报名与确认方式



(1)报名时间:1月8日-2月8日 17:00

(2)招生规模:招生计划 50左右

(3)报名方式:填写报名问卷星链接https://gcsxypy.wjx.cn/vm/eDaYn4d.aspx提交报名信息。

(4)报名确认:2月17日前邮件回复确认报名,请及时关注并回复邮件。

项目设置学生交流微信群,感兴趣的同学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六、联系方式



电话:010-62786943 罗老师

邮箱:aip@tsinghua.edu.cn

地址:清华大学焊接馆208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中心 



原文转载自 | 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发布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相关信息,服务清华大学在校研究生、导师、校友及关注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群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