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编写中的立德树人 | 王焓:从“新”出发,化零为整,借“题”发挥

教育   2025-01-06 11:52   北京  


大纲编写中的立德树人

王焓:从“新”出发,化零为整,借“题”发挥


大家好,我是地球系统科学系的王焓,我承担的是研究生的“研究生创新研究方法”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我在地球系统科学系开设了“研究生创新研究方法”课程,旨在训练研究生创新研究能力、系统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在进行大纲编写时,我发现已有的研究生职业技能发展标准多侧重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宏观构架和理论指标,难以指导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设计和大纲编写。而且,国内外已有的教学实践虽然认识到学术写作等软实力的重要性,但在模块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使得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较为碎片化,学生难以通过课程学习形成对创新研究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在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性过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大纲设计为“科学问题与背景”“研究方法与数据”“论文写作与修改”和“科研交流与展示”六大基本课程模块。针对创新活动的共性问题,以科研项目生命周期所涉及的重要环节为载体,进行核心创新能力的培训,在一个综合、有机的框架内,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全过程的培养。其次,我还选取了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利用同一议题作为贯穿不同课程模块的驱动问题和知识载体。这样,每个模块既有其独立性和侧重点,又能在一个研究项目的主线下有机结合,使大纲兼具了灵活性和系统性。

在评教反馈中,我发现这样的大纲设计不仅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具象感知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在实践训练中实现了对抽象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体悟和内化。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量化教学成效,并针对性地调整改进大纲设计。



原文转载自 |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发布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相关信息,服务清华大学在校研究生、导师、校友及关注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群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