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和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系胡事民教授和人文学院戚学民教授应研究生院邀请分别为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博士生举办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讲座,线上线下超过1000人参与。
胡事民以“如何写博士论文——从构思到技巧”为题,首先介绍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强调学位论文应体现三个特点,即创造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接着讲授如何构思学位论文,认为应当先明确论文的定位和类型,然后对研究工作做合理取舍,要定主题、选亮点、看布局,并详细说明如何在学位论文中体现创造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随后讲解了论文写作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如应制订计划、合理选材、逻辑严谨、表达规范、格式合规、切忌翻译、回避组内雷同等;重点分享了如何打磨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解释了怎样凝练科学问题、如何推敲文字内容、怎样体现文化传承;还通过反例展示了博士论文存在哪些“坑”而让论文不通过,特别强调了科技伦理。最后,胡事民通过若干生动事例阐述了什么是科学精神。
戚学民以“关于博士论文写作”为题,首先分享了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理解,即博士学位论文是原创性学术论文,是学术入门的凭证。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应具有原创性,追求自由,另一方面须遵循学术通则和学术规范,接受约束。强调博士论文是博士生人生的第一次复杂研究,博士论文的内容是学术研究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呈现。做博士论文需选定研究领域,确定“真”问题,研究必须具备可行性,应当具有相应的资料和理论基础,从推进型的创新研究做起。随后分享了博士论文的写法,如论文题目要主题明确,论文结构应自然天成,学术规范需严格遵守,学术语言要严谨规范,强调要正确面对负面评价。最后,戚学民还通过实例展示了部分优秀论文的写法,并风趣地阐释学术之路的艰辛,鼓励同学们不忘初心、云淡风轻。
同学们踊跃互动,积极提问,两位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讲座是研究生院开设的博士生培养系列讲座之一,与面向博士生新生的如何度过博士学术生涯讲座、面向低年级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指导讲座组成了贯穿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校级系列公共讲座。
供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