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读道文旅”关注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路径、实施内容和实施保障等内容。该文件的出台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土地综合整治系统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的问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土地治理模式,旨在通过全面、科学、规划的方式,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从而推动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一模式不仅是对传统土地整治工作的继承,更是在此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首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加注重区域的整体性发展。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独立的项目区,而是将整治范围扩展到整个区域,借助行政区划或功能区划定位土地整治对象,避免了各项目区建设内容的重复和不协调。通过整体规划,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实现区域功能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其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有效性。在整治过程中,需要打破城乡土地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将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空间进行布局,使生态系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有效性。通过统筹“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的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此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还注重政策性规划的实施。它应与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新城镇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生态修复等方向相结合,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实施计划。通过分步实施、分期推进的方式,逐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在具体实践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多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对农用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提升耕地质量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和优化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和多行业的合作与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代土地治理的必然选择。它通过整体规划、生态系统保护、政策性规划等措施的实施,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资金保障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文件在实施保障方面提出做好资金统筹。其中明确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财政资金、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碳汇交易及多元化资金支持。 政府财政资金
“鼓励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加大财政投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这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补助资金等,用于支持项目的启动、实施和后期维护。其中就包括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鼓励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当前政策导向下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升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人民政府依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占土地出让收入的80%以上),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的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其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土地出让收入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的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灌溉渠道、排水沟系、泵站等工程的修建和维护。以有效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三是利用土地出让收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四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选择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行重点支持,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
“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储备库,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保障其合理收益。”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实施主体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明确项目储备库的管理与运作机制、发挥金融机构在资金筹措与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加强金融机构与项目实施主体的合作与联动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政策支持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导,利用其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优势,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前期论证、方案设计等环节,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建议。商业银行的参与: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等方式,为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广泛的客户基础和资金网络,为项目筹集更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合作: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社会资本在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项目带来新的活力。专项债券:地方政府可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债券的发行和资金使用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碳汇交易
“鼓励整治产生的生态产品积极参与碳汇交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整治产生的生态产品积极参与碳汇交易,可以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深入实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其激励政策与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府可以给予参与碳汇交易的生态产品项目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收益。这有助于激发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碳汇交易的积极性。绿色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生态产品碳汇交易提供绿色金融支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通过金融创新手段,为生态产品碳汇交易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保障。碳普惠机制:引入碳普惠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通过购买碳汇产品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量。这不仅可以拓宽碳汇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多元化资金支持
“加强与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相关政策衔接,完善各类指标交易规则,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资金支持。”耕地占补平衡收益: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将补充的耕地指标进行交易,获取交易收入用于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益: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产生的节余指标进行交易,获取的收入同样可用于支持项目后续整治工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产生的收益部分可用于支持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最近五年来,自然资源部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1304个试点累计投入资金4488亿元,完成综合整治规模378万亩、实现新增耕地47万亩、减少建设用地12万亩,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通过“保护农耕肌理,留住乡韵乡愁;释放发展空间,助力乡村振兴;修复生态基底,提升人居环境;深化制度改革,共享土地红利”,土地整治成为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平台。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土地的来源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土地的合理供应。
存量建设用地整理
存量建设用地整理是农村地区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聚焦于那些零散分布、长期闲置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建设用地。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土地的重新规划与布局,更强调对土地资源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通过实施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可以有效盘活闲置资源,释放土地潜力,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拆旧地块整理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科学合理地配置到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既保障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又促进了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
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是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布局的关键举措。在严格执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通过集中整治,将原本分散、破碎的耕地进行归并整合,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农田格局。这一过程中,还注重耕地质量的提升与生态化改造,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确保耕地持续产出优质农产品。对于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情况,坚持“总体稳定、微调优化”的原则,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任务及质量要求不降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
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改善农田生境和条件,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服务功能。同时,针对因采矿、建设等活动造成的土地破坏,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价值。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跨乡镇整治与区域合作
跨乡镇整治与区域合作是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开展跨乡镇整治项目。通过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单一乡镇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还能促进区域间的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同时,跨乡镇整治还能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兼顾和保障。
素材来源:自然资源部、新华社、百度百科、金台资讯等网络平台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版权保护,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注明。源自网络素材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李老师 13911043807
王老师 13263325579
点击图片了解不落地 不创意
不辜负每一块土地的期望
不辜负每一位客户的期望
为政府|企业创意奇迹、落地精品
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全程设计服务
创意落地就找读道文旅
能投资 帮融资
资源撬动资金|资产转化经营
实现资源-资金-资产-资本四资循环
提供奖补、专项债、EOD申报服务
领先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投资机构
项目投资|资金申报就找读道文旅
善建设 精工程
精品农文旅工程全案解决商
提供一站式工程建设全案解决方案
帮客户实现OEPC运营导向工程建设
OEPC工程+运营就找读道文旅
流量大 营收高
无流量 不运营|无盈利 不运营
提供景区|农文旅项目运营服务
实现景区流量增、回收快、盈利多
提供全程服务|助力项目高效运营
农文旅管理运营就找读道文旅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