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十种“官场病”

学术   2024-12-29 10:18   山东  

按:2011年发表在“七一社区论坛”的这篇文章,真实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一些严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反腐败斗争,激荡清风正气,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不过有些地方问题依然严重。

社会转型期,消极腐败现象应运而生,各种官场病沉渣泛起,败坏党风,危害官风,污染社会风气,令人深恶痛绝。以笔者观察,目前干部队伍当中存在的官场病主要有以下十种:

一是浮肿病,虚报浮夸,弄虚作假。个别官员欺上瞒下,编造政绩,沽名钓誉,习惯把小的说成大的,假的说成真的,黑的说成白的,方的说成圆的,丑的说成美的,往往工作还没开始,就说得有鼻子有眼,事情刚有点眉目,就吹得天花乱坠,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的,把正在做的说成圆满完成的。更有甚者,鱼目混珠,给造假行为戴上 解放思想的桂冠。

二是高烧病,头脑发热,胡乱决策。一些官员重个人政绩,轻百姓疾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违背客观规律,频频出现政绩冲动,动辄乱上项目、乱铺摊子;有的片面追求GDP,为了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有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重轰动效应,不重实际效果。

三是多动症,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个别干部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 跑官要官,花钱卖官,托人谋官,机关算尽。在一些地方,个别主政官员看票子的厚度决定位置升迁,卖官鬻爵,以论价,不请不送,原地不动;会请会送,提拔重用要想富,动干部;光研究,不宣布,导致官场生态恶化,吏治腐败大行其道。

四是红眼病,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个别干部禁不住诱惑,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利令智昏,见利忘义,嫌贫爱富,笑廉羡腐,热衷于傍大款,整天与富豪称兄道弟,打得火热,为了在奸商那里得到一倍的好处,不惜给国家造成十倍、百倍的损失。权力寻租,权钱互换,官商勾结,狼狈为奸,贪得无厌,人称官仓硕鼠

五是淫靡病,变相重婚,一夫多妻。一些官员生活作风不检点,情趣低下,骄奢淫逸,向往三妻四妾的糜烂生活,醉生梦死,荒淫无度,苍蝇逐臭,藏污纳垢,桑拿按摩,嫖娼狎妓,包二奶,养情妇,无所不为。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牌桌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在一些地方,个别人妻妾成群,相互炫耀,名为包二奶,实为变相重婚。

六是嗜食症,吃拿卡要,鱼肉百姓。少数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脸难看、事难办、门难进,敲诈勒索,索贿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雁过拔毛,虎过留皮,吃拿卡要,折腾百姓。一些权力机关 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乱检查、乱评比、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老百姓不堪其苦。

七是精神病,装神弄鬼,亵渎科学。一些官员理想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有些人认为自己当官是祖坟风水好,权力不是党和人民给的,而是自己的命好,走火入魔,想入非非,烧香拜佛,求神问仙。有的把巫婆神汉当成智囊,遇到问题时请大师指点迷津、占卜凶吉,把封建迷信活动渗透到政务中来,装神弄鬼,亵渎科学。

八是鼻炎病,一孔出气,一鸟独鸣。一些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刚愎自用,讳疾忌医,闻过则怒,飞扬跋扈,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变成个人专制,把群言堂变成一言堂。对群众正当利益诉求置若罔闻,把上访群众视为洪水猛兽,围追堵截,,动辄打压,蓄意关闭社会稳定安全阀,给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埋下隐患。

九是肠梗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官员对党的方针、政策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断章取义,肆意歪曲。对符合自己意愿的就执行,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就不执行,或者不完全执行。美其名曰:改革要善于走政策的边缘。”“要善于打擦边球。”“黄灯快快走,红灯绕到走。群众称他们为歪嘴和尚

十是媚外症,裸体做官,伺机待动。一些官员利用职权,在招工、提干、调动、提拔、出国、职称、经商等方面为亲朋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更有甚者,一些人裸体做官,先在国外买单元住宅或单门独户的房子,然后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地把子女送去留学,过些时候再送走老婆,一切都井井有条地进行,最后自己溜之大吉,被网友戏称裸官胜利大逃亡。

官场病是潜伏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盘根错节,害莫大焉,必须下决心剔除。解决的办法,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制度,四靠惩戒。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方能匡正官场风气。


张洪修收藏研究资料分享
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