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建设的“方法论”

学术   2025-01-06 11:16   天津  

进入新时期,为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建设一支作风优良、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从学习实践中悟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三不三有方法论

坚持严格教育不松懈,在加强党性修养上有的放矢

在思想作风上,正则通,散则乱。只有抓好思想作风教育,才能使干部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确保认识统一、政令畅通。反之,则容易出现思想混乱、作风涣散甚至蜕化变质问题。因此,必须找准干部思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对症开良方,重手下猛药。

一是以严格教育凝心。要以增强责任感、提高执行力为重点,狠抓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为改革发展凝心聚力。要加强学习培训,教育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严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教育干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是以摔打历练砺行。一方面,要以主题活动为有效载体,促使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要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深化三进三同活动和三项制度建设,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以基层一线为锻炼基地,促使干部培养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作风。要坚持选派干部上派、下派和外派挂职,安排年轻干部到重点建设工程、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和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并建立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制度,探索开展从村居、企业干部中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开招录事业单位人员等工作,形成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培养选拔链。

三是以完善考核度德。从严管理干部,重在、难在,应加强研究,力求突破。要研究制定干部德的考评办法,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核干部的德。要严格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德的考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引导干部修德律行

坚持严格管理不敷衍,在管理监督工作中有章可循

在干部管理中,严是爱,宽是害。从严管理干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根本保证。要以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对象,探索创新管理办法:

一是完善全天候的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干部任前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领导干部请销假、述职述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管理监督制度,推行领导干部社区活动情况反馈制度,探索一把手用人行为离任检查等办法。

二是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要上、下、内、外并施。一要加强上对下的监督,推行向上级党组织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二要加强班子内的监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监督。三要加强下对上的监督。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党员旁听党委(党组、党工委)会议制度,鼓励、支持党代表和普通党员履行监督权利;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加强群众监督,健全举报网络,建立以民意调查实施监督、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四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引导新闻媒体通过适当方式,对干部管理工作和干部进行监督。

坚持严格问责不护短,在出现苗头问题时有错必纠

在治散治软时,硬有利,软有患。干部管理难,难在制度落实,尤其是问责处理时如果偏软,就会使一些干部小病变重症、小错酿大过。对此,必须防治并重。

一是在防上建立预警系统。要防微杜渐、关口前移,认真落实谈心谈话、上级党组织成员参加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健全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解干部情况的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并通过组织工作调研、列席各单位党委(党组、党工委)会议、发挥组织工作监督员作用等措施,形成全面了解干部、及时发现问题的机制。

二是在治上实行双向激励。应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刺激并举,着力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官照当等深层次问题。为此,应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责任制并纳入考核,对先进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对失职者追究责任;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制定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办法,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可借鉴企业、事业单位的报酬制度,探索研究机关干部德才表现、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的办法,做到奖惩分明、严格兑现,以形成全员激励的机制。


张洪修收藏研究资料分享
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