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莫被“面子”累

学术   2024-12-12 12:07   山东  

毋庸讳言,国人是很讲面子的。所谓面子,不外乎个人的社会地位、声望、 成就与品格。其实爱面子也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在别人面前有尊严,是人普遍、自然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没有人希望人家说他不好。所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想告诉别人我是能干的我是慷慨的我是知礼的我是善良的我是忠实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懂品位的,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此乃人之常情。人通过珍惜这样的面子,修身养性、矫正品行、建功立业,对社会、自身都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尤其当面子与尊严、骨气、人格系在一起的时候,这面子还非讲不可,就像当年朱自清宁可贫病而死,也决不领取美援的面粉一样。

但有些事可以讲面子,有些事就不能讲。平时大家在一起工作、学习,你追我赶、拼搏创优,落后了觉得没面子,此乃有上进心的表现。但在评功评奖时,就要发扬一点风格,不能为了讲面子而争功闹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谁都有亲朋好友,当亲朋好友遇到困难时,关心照顾一下,给点面子帮些忙,无可厚非。但如果有损社会和他人利益,就不该为给面子而强以为之。现如今有些人认为,穿名牌才有面子,喝洋酒才有面子,开靓车才有面子,抽高级烟才有面子;坐奔驰、坐奥迪比坐桑塔纳有面子;住山水别墅比住都市楼房有面子,住都市楼房比住大杂院有面子;不动用工资袋比动用工资袋有面子;打高尔夫球比在餐馆打工有面子;公款消费比自掏腰包有面子;没有工作没面子;工作不好没面子;挣钱不多没面子;婚礼冷清没面子;孩子不争气没面子;不当官没面子;官当不大没面子。这些看法就很不正确。正是在这些错误观念下,国人为怕丢面子活受罪的有之,为怕丢面子吞下苦果的有之,为怕丢面子强词夺理的有之,为怕丢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的有之,为怕丢面子弄虚作假、瞒天过海的有之。有的人办不到的事也信誓旦旦、大包大揽,脸不变色心不跳,宁肯巧取豪夺也绝不跌份。有的为了表现自己能耐,竟贪污公款给同事、朋友廉价购物。太爱面子,凡事都讲面子,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是非,这样爱面子,就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了。

不过很可惜,千百年来,国人是该爱的爱,不该爱的也爱,不管什么情况都死要面子。所以鲁迅先生早就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他在《说面子》一文中,把国人太爱面子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他说: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没给他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 输了银子,却赢了面子,对中国人来说,也并不算坏。还说:说面子是中国人的命根子,似乎并不为过。对女人来说,因为男人摸了自己的手,而砍掉之;因为男人动了自己的身子,而消灭之,在古时候,这样的事,并不鲜见。对男人来说,为了活得体面些,而不惜牺牲掉自己真正命根子的人,也大有人在。人太爱面子,便虚荣起来,亦爱掩饰了。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般。他用猪皮抹抹嘴唇,油光光的,装富有以掩贫寒;好说先前的阔,以祖宗的荣光,掩饰现在的卑贱。人太爱面子,通常会像小说《变色龙》里的人物那样去变色,这实不足取。

太过爱面子在中国历代官场尤为凸显。一个人做了官宁死也要保住面子,有的被杀头时还想着穿戴官袍,以保住面子。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随着权力和地位的上升,自觉不自觉地讲起面子,一次竟因为穷乡亲来找他,觉得丢了自己面子,居然把人杀掉。朱元璋当了皇上,过去和他一起讨饭的穷乡亲投奔他,他认为有失体面,叫人推出去斩了。乾隆时山东巡抚国泰贪纵大案,如果深挖,可能涉及全省官员,于是乾隆给查办的钦差大臣一道密谕,假惺惺说什么不忍再兴大狱,实际顾虑的是朕之颜面,要面子不顾吏治,乾隆一朝结果腐败愈演愈烈。慈禧过寿为面子好看大讲排场,挥霍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以致削弱了抵御外侮的力量。这些世人早已耳熟能详的事例,足以证明历史上官场讲面子的程度有多深,危害有多大。

时至今日,一些为官者仍旧为面子所累。他们中,有者行必坐高级轿车,住必居气派豪宅,穿必名牌服装,吃必高档饭馆,办公室必豪华装修,把个官场的面子做到了极致。有者下基层前呼后拥,外出送往迎来,否则就不气派。有者为上司增加面子 吹捧、附和 、取悦,乃至请客送礼,以求上司对他的回报,在别人面前抬高他的面子。有者对屡犯错误或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一味迁就面子,批评不疼不痒,不触及实质,表面上给留面子,实际上在害人。不是有许多领导干部就因为缺少这种批评,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吗?有者挨了批评,丢了面子,不知而后勇,通过努力,纠正错误,挽回面子,反而耿耿于怀,寻机报复,甚至雇凶杀人,以泄私愤,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者讲亲情、友情面子,为一些老同学、老战友、老上级或亲朋好友提干、入党、立功等打电话、递条子,甚至做出出格之事,这种面子给多了,自己最终丢尽了面子。有者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弄些应景之作、虚假政绩给自己充面子,他自己获得了所谓面子,却给党抹了黑丢了脸。有者为了面子,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行径也干得出来。

记得老革命家陈云同志树立家风,以普通劳动者自居,以普通机关干部要求自己,居旧屋、穿旧衣、用旧物,不搞特殊化,不知道这算不算有失体面;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租住小户型居室,开破旧私家车算不算有失体面;伟人恩格斯敢当着别人说,我主要是靠了马克思才获得荣誉,不知道这算不算有失体面;李立三给部队官兵作报告,直言自己奉行的倾冒险主义曾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知道这算不算有失体面。其实,为官者真正的面子、最大的面子、最光彩的面子不在物质条件,不在官阶大小,不在自我评价,而在于百姓是否认可、信服、尊重、拥护。为了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淡泊名利、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人,在人们心中才最有面子,才真有面子,有好看的面子。那些当官图享受、到处摆谱,甚至利欲熏心谋取不义之财者,那些视个人面子唯大、不惜有损党和政府面子、大搞虚假者,虽生活优裕,威风八面,家藏万贯,仕途顺畅,看似风光体面,但遭受人们唾骂、发指,恰恰最没面子,最丢面子面子最难看。党员干部应该擎起这样一面旗帜,那就是:自尊心健康,面子观正确,是非分明,为官而不被面子累,不死讲面子、滥要面子、乱给面子,戒掩饰、去虚荣,讲真话实话,做真事实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真正、最大、最光荣的面子。这个道理,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懂得。


张洪修收藏研究资料分享
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