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高下看“忧乐”

学术   2025-01-23 12:31   天津  

某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本应后飞的航班却因一位领导干部的登机先飞了。此举引起社会关注。人们由此联想起,当年日理万机的列宁自觉排队理发,毛泽东、周恩来认真践行我也要遵守制度的诺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胸怀。然而近些年来,却有一些人把先忧后乐抛在脑后,变成了先天下之,先天下之’”

在现实中,先后本是公共生活的一种秩序,但孰先孰后,有时暴露出某种特权思想,折射出某种媚官恶俗。诚然,领导干部工作繁忙,有时需要一些适当的服务与便利,这可以理解。但决不能以此为由,谋求特权,追求优先照顾。这样的领导干部,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受群众冷眼,为世人所不齿。

一些领导干部的先优先乐,从根本上说乃是淡忘了党的宗旨,淡薄了群众情感。把安身立命之本抛在了一边,往往就会发生蜕变,膨胀自我特权,视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为既得利益,当成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政者,正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只有摆正位置,吾日三省吾身,常用党的宗旨、入党誓词、先烈精神和英模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才能进入角色,明其所想,知其所为,做出成效;才能秉公持正,坦荡磊落,利归天下,誉属黎民;才能见贤思齐,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保得住气节。

讲公德、扬正气、守规矩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的重要尺度,领导干部则应以此为基本的为政素养和要求。只有做到先忧后乐,才能见出一个领导干部的高尚境界和品德,才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重托。


张洪修收藏研究资料分享
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