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形象变迁只是一个尾声。一个社会关系由集体主义奉献变向资产价值交换过程的尾声。
曾经的所有职业都是强调“奉献”,鼓励“奉献”,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人还都乐于“奉献”的。
教师做祖国的园丁,医生是白衣的天使,工人有劳动模范,农民是伟大的劳动阶级,就算是领导,其生活水平与工人的差距也远远小于今天一个企业主跟他的雇工之间的差距。
人人有奔头,行行有希望,考上了北京大学上了中专和当了售货员的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每个人都把职业当成一种神圣,一种实践人生价值的途径。
所以那时候还残存着这种思想的教师,在集体主义的余韵中,把一个班级的孩子都视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行着急上火,辅导教育兢兢业业,为了找个孩子骑着自行车在下班时间风风火火的老师在那时候不要太多。
彼时的家长也在这样的环境中给予了老师充分的信任,最迟在前期的90后中,还能够体会到那种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后回家仍然要面临混合双打的恐惧,老师总体上是为学生好,老师在学生面前有应有的威严,这一点是能够得到家长认可的。
互相配合的奉献,是那个物质上没有任何优势的时代总会有那么多拥趸者的根本原因。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劳模没有了,工人没有了,农民成了骂人的词汇了,从某个时期开始,职业已经从各个领域褪掉了神圣色彩,成为一个谋生工具,而且是一个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的谋生工具。
现在还在整天张嘴闭嘴奉献的都是老板,回报员工奉献的方式是给他们新娶个老板娘,员工们不再相信奉献,自然也不会觉得老师们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于是乎,任何一点逾越正常师生关系的责任都会被怀疑为别有用心,任何一点让家长感受到冒犯的惩戒方式都将有机会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2014——2017那几年的知乎上,几乎遍布着师生冲突、老师家长冲突……
痛定思痛的教师们开始对很多事情漠然,有对学生在教室内吃火锅视而不见的,有对上课打扑克置之不理的,只要不影响正常授课,那一切都可以得过且过,老师们越来越发现,职业就是个职业,拿钱办事,收钱走人,没必要给自己设立太高的职业标准,吃力不讨好,翻车背黑锅。
在一个一切倡导资产关系的社会里一味的鼓吹道德与奉献,不是脑子有坑就是肚里坏水,只要皮奉献的劳动价值仍然在时时刻刻被窃取,那么某三流报纸发再多的“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都是对奉献赤裸裸的嘲讽。
事实上,如果不是19年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正在高歌猛进的医疗私有化进程,那么“白衣天使”的概念也快要与“祖国园丁”共同奔赴历史的记录中了。
点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往 期 精 选
如何评价发布在某讯新闻的《为国捐躯可以,为资本家不行,年轻人的思想或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