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天台┃《赠秦尊师》 明末清初•屈大均

文化   2024-11-02 07:04   浙江  

四明开日户,霞向赤城分。

故国无芳草,斯人竟白云。

春居桐柏观,夜过武夷君。

莫漫发长啸,恐惊鸾鹤群。

释义:

赠:古时朋友间酬唱赠答的诗文。

东汉•王粲《赠蔡子笃诗》:“翼翼飞鸾,载飞载东。”

尊师:古时是对道士的尊称。

典出《云笈七签》:“少顷, 南溟夫人与玉虚尊师约,子可求而请之也。”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四明:山名,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馀姚、上虞、嵊县等县境。

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

典出《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四明山者,天台之委也。高兴华顶,齐跨数邑。自奉化雪竇入,则直谓之四明。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山山盘亘,竹树葱菁,众壑之水,乱流争趋。入益深,猿鸟之声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气,觉与世界如绝,不似天台之近人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峰凡二百八十二,中有芙蓉峰,刻汉•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窗,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

“霞向赤城分”:天台的赤城山石色赤如霞,故有“赤城霞”之称。

古人以“沧海月、赤城霞、巫山云、潇湘雨”并举,称天下绝景。

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的句子。唐代李善为此句作注引“孔灵符云:‘赤城,山名,色皆赤,状如云霞。’”这是对赤城霞的最初解释。

斯人: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典出《孟子•告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唐•元结《与瀼溪邻里》:“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白云:比喻归隐。

白云、沧海之类是古代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意象,用来形容特定的情感和广泛的象征意义,如比喻思亲、思乡或归隐之情。

西晋•左思《招隐诗》:“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桐柏观:又名桐柏崇道观,位于琼台向东南行2公里的桐柏山上,背倚方瀛山,面临金庭湖,九峰环抱,碧溪萦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道书称桐柏宫为“金庭洞天”,属七十二福地之一。

武夷君:又称武夷显道真君,是中国民间信奉的神仙之一,属于中国福建武夷山的山神、乡土神。武夷山因此神而得名。

古时,凡福建人,入武夷山之前多半会先向武夷君祭祷。

典出《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武夷君 用乾鱼。”

司马贞索隐引顾氏曰:“《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汉书》所谓武夷君。”

莫漫:不要,不许。

清末•沈尹默《莫漫》:“莫漫将心拟塞鸿,南天尽被战云封。”

长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

古人常以此述志。

南宋•岳飞《满江红•写怀》:“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鸾鹤: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南朝•宋•汤惠休《楚明妃曲》:“驂驾鸞鹤,往来仙灵。”

屈大均(1630年-1696年)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学者、思想家,“广东徐霞客”,一生抗清的岭南义士。

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号非池,又号翁山、泠君、华夫、骚馀,明末诸生。

少随师(陈邦彦)抗清,邦彦殉节,冒死收敛遗骸并继承遗志,入南明永历朝为官,呈《中兴六大典书》,以述光复大明之策;联系郑成功,欲引导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积极策应张煌言的军事行动等。

在抗清失败后陷入低潮,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仍秘事抗清,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

事泄改儒服,避走塞上。遗民终身。

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在清初遗民中与顾炎武、吴嘉纪分鼎三足。

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


天台山


浙江天台山蜿蜓于东海之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自古以来,天台山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的说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

并以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这就是“天台山文化”。以神秀的山水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为特色,自唐宋盛行迄今并对日本和韩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组成。1700年来,“两宗”文化互相渗透,涵盖台州六邑,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

石梁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诗之路”的目的地,面积6.5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不朽的诗篇。作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梁长7米,宽不盈尺,世所罕见。

华顶景区“天台临四明,华顶高百越”,观云海,看日出,赏奇花,品佳茗。72莲华峰之顶,独享“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华顶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天台山主峰,海拔1095.4米。享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的美誉,是十分理想的休闲、养生和避暑的胜地。这里是“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誉的天台云雾茶的核心产地,相传三国吴时葛玄在此植茶,已有1800多年历史。

赤城景区“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孟浩然等无数游客的心目中,这座位于县城北1.5公里赤城山是天台山的地标。赤城山在一片苍翠中,因其色赤,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台岳南门”和天台山的标志。“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赤城山,高306.5米,山间洞穴密布、树木葱郁,遥望如城堡高矗,在四山青碧中显得格外挺拔清丽。山顶有梁妃塔,塔高27.5米,四面七级,与国清寺隋塔遥相呼应。

琼台景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诗人李白倍加推崇琼台仙谷“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从仙人九元子受金液神丹的地方。南端的天然石椅则是葛玄、吕洞宾、白玉蟾等高道炼丹之处,故名“仙人座”。台上有唐宋以来柳泌、天和子、康有为等人的“蓬莱仙境”“观止”等题刻。最高处,黄帝祭坛、祭天坛、祭地坛屹立峰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摄影:童牧、汤灵敏、龙之吻、庞民、超然

诗路天台┃《铜壶滴漏》  清 • 齐周华

诗路天台┃《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游天台山》  明 • 范理

诗路天台┃《水珠帘》  清 • 潘耒

诗路天台┃《游石桥二绝》  南宋 • 宋之瑞

诗路天台┃《台山篇》 南朝(梁)• 李巨仁

诗路天台┃《天台纪游 六首 华顶归云》  清 • 魏源

诗路天台┃《幽溪雪瀑》  明 • 释传灯



天台山文化
“免费的公共文化活动,开放的群众展示舞台。” 天台县文化馆欢迎你! 公共文化服务咨询及监督邮箱:812293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