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路越修越多,却越来越“难走”了?

文化   2024-11-15 18:04   北京  

推着轮椅参加Cityride

供图:任仁


在街上走路,时常会出现一点小意外。有人被人行道尽头的水泥墩子绊过,有人差点擦上棱角尖利的广告牌。


如果你在繁忙的晚高峰,在北京东三环中路辅路骑行过,多半会经过压迫性极强的公交车和数个宽阔而拥挤的路口。一不留神,人与车就被挤进车流与电瓶车的缝隙。曾经以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规划,在骑行盛行的当下,似乎已经过时。


无论是走路还是骑行,我们常常无法保持放松的心情。健全人尚且如此,对于许多需要辅助出行的残障人群来说,出行更是一种“奢侈”。

 

城市在飞速进化,人行友好成为了更进一步的追求。抛开宏大叙事,如何让城市里的个体,拥有想走就走、骑个痛快的安全感?

 

2024年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我们邀请到各领域的50位共创人,共同探索并精选出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实例,并从中萃取100个彰显人文特质的词条,编成人文城市光谱词典《城市的100个怎么办》。


人文城市光谱词典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针对城市步行遇到的隐患,提出词条“不会绊倒行人的行道树”和“少拐弯的盲道”。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导师、〇筑设计主持建筑师王卓尔,带领团队梳理并调研了上海浦西中心城区的慢行系统,提出了“提升骑行体验的骑行系统”。


近两年的“Citywalk热”带来灵感,残障融合实验室推出《北京轮椅友好目的地地图》,其联合创始人任仁提出词条“对‘轮子’友好的无障碍地图”。


出行,如此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每一个人出行的体验却深度依赖人行系统和无障碍体系的建设。在一个成熟友好的城市中,“出行友好”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层面给个体带来安定、自如的感受。


文 | 刀刀

编辑 | 榭瑞






李迪华是一位“网红”教授,也是一个喜欢给城市“挑刺”的细节控。他曾提出大量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人只要出门,就会遇到行走的不便,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可能会令人磕碰甚至受伤的隐患。


李迪华(右)带领团队实地调研发现,太矮的隔离墩,如果不小心撞上更容易伤害到人的腿部

供图:李迪华


不仅是常常“撞人”的隔离墩,很少有人关注,其实树的品种也会影响人的行走。人行道在没有经受外力的情况下,逐渐变得坑坑洼洼,很可能是因为行道树选择了浅根系树种。


白蜡树、榆树是常见的行道树,它们都属于浅根性树种,根系伸展需要足够的表层土壤空间,一米见方的树坑难以满足它们的生长要求,根系就容易造成路面拱翘。


即便种植银杏、槐树等深根性树种的行道树,如果修路时土壤被压得太实,植物扎根困难,这些深根性树种的根系仍然可能表层化,导致路面变形。


树根将水泥路面顶起

图源:视觉中国


与普通路面破损相比,树根生长造成的路面损伤,修复难度更大。如果要避免树根破坏路面,每隔两三年就得挖开路面,对根系进行一次修剪,但这样做一来不利于树的生长,二来也增加了道路养护成本。根系被反复修剪的行道树,固着土壤的能力受损,遇到狂风骤雨或者内涝,很容易折断倒掉。


怎么解决行人的路权与树木生态间的矛盾呢?李迪华的建议是,在修路之前就要合理设计,以方便步行通行为前提,兼顾美观和实用。


文中对应词条:不会绊倒行人的行道树

图源:光谱词典P58


在做决策的时候也不能“一拍脑袋”。有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如果没有经过调研,很可能带来无穷的后患。比如,许多城市习惯用小的地砖铺设人行道,但这样会导致街道变得更加凹凸不平。“平整貌似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但其实把人行道修平,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按照北京市规定,满足基本通行舒适要求的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2.5米。在李迪华的心里,理想的人行道净宽至少要达到4米。但现实是,不少人行道连2.5米的基本宽度都达不到,还被树坑占去大半空间。


在黄浦区马当路,改造后的机非隔离带及人行道连接带,取消了树穴盖板,将特色花灌木、花草种在树穴连接带中

供图:李迪华


上海浦东新区南码头路的1316弄,呈东西走向,是进出学校和社区的主要通道。雨天高峰时段,上课的学生和上班的居民交错进出,撑起的雨伞占去道路的大部分空间,人们还要小心避开低洼积水,加上来去的汽车和助动车,弄堂变得更为拥挤,步行既不舒服,也不安全。


景观设计师杨晓青,带领团队把这条路改成一条现代版的“六尺巷”。改造从1316弄的起点开始。学校的围墙逐步往里退,原先300平方米的消极空间,被新围墙分为两块:围墙外的部分与原先的人行通道结合,形成近300平方米的步行花园 ;围墙里剩余部分仍为绿化隔离带。改造之后,学校的空间利用更加高效,围墙外的路面也更加宽敞好走。


在改造中,原本的校名墙后退达8米方便人流集散

图源:《城市微更新案例分享——1316弄的故事》


这样的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李迪华的观察。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为什么城市的路越修越宽,看起来干净整齐,但是交通状况却越来越糟,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不方便?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路是给车修建的,而不是给人。”


李迪华曾举过一个丁字路口的例子。丁字路口有很多种修建方法,现在许多城市的做法,是将其建成开阔的喇叭口状,汽车通行十分方便。


人行道左边是汽车专用道,右前方是汽车专用右转道。但是对于原本在人行道直走的行人来说,刚才一路舒适的步行道一下就消失了,需要先右转,绕一圈到另一条路上才能继续往前走。


先拐弯再直行的设计,其实是不合常理的。没有几个行人真的会绕一圈再向前走,基本都是直着从马路上走过去了。其实,这样也会导致机动车驾驶风险增加。


实际上,很多设计只要实地走一走,或者针对受众进行调研,就能发现问题。


合理的人行道设计,需要兼顾效率、安全

供图:李迪华




步行之中的隐患,在骑行中同样会遇到。对于城市而言,专门的骑行道以及配套的设施也十分重要。


自行车曾经承载着中国人大量中长距离的出行需求,90年代中期自行车出行率一度达到32.8%。1995年以后,由于国家政策鼓励购买汽车,城市道路规划向机动车倾斜,原本连续的骑行网络被打断,自行车逐渐被城市人群抛弃。


而国内第一波自行车回归浪潮是2017年,源于共享单车的诞生。


共享单车诞生之初,曾被诟病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是资本运作的失控。但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很多道路开始开辟自行车道,划分自行车停放区域,更多机构和人群开始认真看待骑行这件事。


成都环城骑行绿道

图源:视觉中国


在〇筑设计主持王卓尔看来,有了共享单车以后,以前从来不骑车的人开始骑车,能够感觉到这个城市是360度环绕着自己,和乘坐公共交通是不一样的感受。到了今天,骑行不仅是一种热潮,还是一种刚需。


在对比了世界上各个自行车友好城市的规划后,王卓尔和学生发现它们的骑行系统有一个共同特点:其自行车网络通常由多套系统重叠构成,每个系统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以解决不同类型的出行难题。


以都柏林为例,其自行车系统就由四层构成:沿绿地河流的景观骑行道;连接城市主要活动中心的自行车干道;连接周边与市中心的长途自行车道;不同密度的自行车支路。


不论是王卓尔团队的调研结果,还是上海浓厚的骑行氛围,都证明了,上海的基础条件非常适合骑行。


上海的城市功能混合度高,经过较短距离骑行,人们就能完成购物,办公,求学等不同生活需求。人口密度高,则意味着相较于通过私家车出行,单车出行效率更高、更便捷,单车占空间较少,共享单车打开频率也会更高。


上海佘山

图源:视觉中国


但用专业指标衡量,上海的中心城区大部分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道之间缺乏有效隔离带,即便有,也仅仅是用水泥墩或者栅栏简单分隔,路口也缺少遮荫设施和自行车标识,整体骑行体验不太舒适


王卓尔率领《骑行上海》的调研团队骑过了上海浦西中心城区的上百条街道。团队中的成员谈及优秀骑行体验,发现提供好体验的骑行道,大多聚集于徐汇或前滩滨江区。在优绩主义盛行的今天,多数人会默认只有住最新最昂贵的区域才能享受更优质的公共设施。


王卓尔分享了一条上海的“满分骑行道”。这条骑行道位于上海浦东,周围只有一小块绿地和一个湖泊,在地图上甚至都找不到它的名字。但是按《骑行上海》的道路评级标准,它是条满分道:


路面是柏油路,平坦且顺滑;

周边没有机动车,安静且不被打扰;

也没有红绿灯,骑行时不用停下;

道侧绿化非常好,没恼人的占道现象。


这条“满分骑行道”,似乎打破了一些偏见。


一条路、一个街区是不是好骑,去了就知道。王卓尔相信,好的城市设计是可以线下用几十年的。城市设计的本质是服务大众,进行资源再分配。公共设施的价值,除去提供基础的市政服务之外,还有一个职责往往被忽略,那就是调节贫富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额外支持


文中对应词条:提升骑行体验的评级系统

图源:光谱词典P98




脱口秀演员黑灯曾经在节目中吐槽,地铁扶梯口的“小心台阶”,“扶手”盲文,闭环的盲道......设施能提供到实际帮助其实很少,甚至可能帮倒忙。有网友看了节目之后深感共鸣,“好多残障设施真的就是形式主义,譬如那个不锈钢盲道,我一个健全人下雨天走过上面都摔了一跤”。


盲道设置的位置不合理,可能带来危险

图源:视觉中国


残障融合实验室曾联合城市象限发起过一份“轮椅出行障碍观察报告”。


这份报告在共创阶段,就邀请了轮椅使用者,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学生和相关从业者一起,通过对10位在北京生活、日常需要通勤的轮椅伙伴们对各自出行实况和出行感受的记录,用拍摄全景照片和数据记录的形式,进行了出行日志的图绘(mapping)共创。


这10位轮椅伙伴的平均通勤距离是8.5km,出行的目的地有朝阳、丰台、海淀、通州等不同区域的点位。


一位参与调研的志愿者提到,从出单元门到地铁站的路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碍。小区内没有人车分流,主路没有非机动车道,无障碍地铁口在工作日会经常被单车堵住去路,都是常有的问题。


另一位使用电动轮椅车头的小伙伴感到困扰。她所在的小区,单元楼内禁止停放电动车。但是,电梯里的摄像头会把她的轮椅车头标记为电动车,发出令人尴尬的语音提示,还会强制阻止关上电梯门。


到了路上,问题就更多了。从日志记录上看,志愿者在轮椅出行过程中61.7%会选择非机动车道,选择更安全的步行道的比例只有23.2%。很多步行道并不平整、树池坑坑洼洼,颠簸也会带来侧翻危险。加之非机动车道占道严重,轮椅出行者只能被迫选择更加危险的机动车道。


阻拦出行的不仅是肢体障碍,更是心理那道坎

图源:视觉中国


轮椅出行者所遇到的障碍,也是普通步行者、老年人或者小孩、婴儿车使用者、带行李箱的出行者、骑行者每次出行会面临的障碍。


这些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轮椅出行者面临的基本问题。但是,出行本身有着多种意义,除了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要,还有社交、休闲娱乐、运动等需求


2024年2月,残障融合实验室发起了“北京轮椅友好目的地”首次征集,不仅和轮椅使用者们一起共建,也希望热心市民和餐饮、文娱、酒店等城市开放空间运营方一起加入。


《北京轮椅友好目的地地图》

供图:任仁


这版《北京轮椅友好目的地地图》一共收集了20个轮椅友好目的地,涵盖了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生活服务,户外空间等类型的场所。一条北京市区CityRide线路图,让无障碍不再只是一个个割裂的点位,而是个性化的体验。


残障融合实验室的创始人任仁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能够找到更多提供合理便利及无障碍设施的空间。“人人都曾是幼儿,人人都将会老去,无障碍设施不仅只是为了方便残障人士,也使其他人受益。”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在2010年末,我国有8502万残疾人,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6%。其中,肢体残障人数占比近30%。而很大一部分的肢体障碍伙伴,需要使用轮椅代步。


为残障人士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不是要专门为残障人士进行设计,而是要为所有人设计一个安全友好的城市街道。残障人士会遇到的出行问题,在某一天,普通步行者、老人、小孩、婴儿推车使用者也可能会遇到。



2024年11月,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即于成都开启,以“发明生活”为年度主题,召唤一种永远年轻的勇气、好奇和创意,去发现、去创造,去重新“发明”生活。


人文城市应该是以人为尺度,如光谱一样可感知、可测度的。在本届城市季,三联人文城市团队尝试根据人在城市空间中的行为与需求,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建立主观评价出发、客观事实验证的人文城市评价体系。


我们邀请到各领域的50位共创人,发掘100个真实具体的城市案例,并提炼100个符合人文特质的词条,组成一本人文城市光谱词典“城市的100个怎么办”。以此出发,发起展览+演出+马拉松圆桌共同组成的“光谱计划”。


11月,我们将围绕年度主题“发明生活”,在成都陆续开启展览、演出、圆桌等系列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也想邀请你一起,来帮帮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想想新办法,打开新思路。


或许你也可以和我们一道,成为“解决问题”的人——解决城市问题、解决他人问题、解决自己困境的人,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难题“原来还能这样”被解决。



如果你也对城市生活中的很多“小问题”感同身受,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提提解决方法,评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一位读者,将获得第二届人文城市季光谱词典《城市的100个怎么办》一本。


评论抽奖活动截止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