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的旅游方式特别累?你可能不信,90%的人都在“假装旅游”

文摘   2024-11-03 18:05   河南  

昨天我去了西湖,今天来到了乌镇,明天要去打卡灵隐寺。

每当朋友圈里又一位"打卡型游客"开始她的"极限马拉松"式旅行时,我总会想起十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打卡狂魔"。

记得有一次去日本,为了证明自己"玩得嗨",硬是在东京-大阪-京都之间来回折腾。

早上6点起床赶新干线,晚上11点还在打卡居酒屋。

回国后朋友夸我:"哇你这趟玩得真充实!"可我心里清楚,除了一堆照片和满身疲惫,似乎什么也没留下。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啥绝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旅行都跟在赶场似的?

01
不一样的旅行节奏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觉旅游的人大概能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打卡型旅行者"。

他们的行程表像是作战计划,恨不得把景点地图上的每个红点都点亮。

从清晨到深夜,脚步不停,镜头不断。他们最爱说的话是:"既然来都来了,多看点吧!"

可惜,看得越多,记得越少。

有个朋友去了趟云南,8天跑了4个城市。回来后我问她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她愣了半天,说:"好像大理古城挺有特色的?但具体啥样,记不太清了”

第二类是"体验型旅行者"。

他们更像是在做一场深呼吸。可能整天就在一个小镇的咖啡馆发呆,或者跟当地老人聊上半天。

表面上看起来"没效率",但他们收获的往往是最珍贵的记忆。

去年在丽江,我碰见一对老夫妇。他们在同一家客栈住了一星期,每天就是喝茶、看书以及散步。

老太太讲:“年轻的时候总觉着得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现在才晓得,旅行最要紧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节奏。”


02
旅行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其实现代人的旅游怪圈,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我们担心“浪费时间”,总觉着得把每一分钟都“用上”。

我们沉迷于"打卡文化",仿佛不发朋友圈就白走这一遭;

我们习惯了用数量证明价值,"去过多少个国家"成了衡量旅行含金量的标准。

但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就像我在西藏的那次经历。原本计划去五个地方,后来因为高原反应,只能在拉萨待着。

起初很懊恼,但正是这段被迫的"慢下来",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脉动。

我开始注意到小昭寺门前老人的转经声,大昭寺顶上随风飘扬的经幡,还有布达拉宫在不同时刻的光影变化。


03
旅行的意义

这些细节,才是旅行最动人的部分。

可惜在我们追逐"网红打卡点"的路上常常把它们遗落在了匆匆的脚步里。

因此相较于询问“这次旅行去了哪些地方”,不如问问自身:“这次旅行,我获得了什么?”

就像泰戈尔讲的:“旅行的意义并非在于瞧见新的景致,而是在于拥有新的视角。”

或许当我们放慢脚步,学会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真正的风景,从来都不在打卡清单上,而在于那些不期而遇的感动。

你们有没有像我一样执着于看了多少景点呢?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旅游经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果果的满天星辰
喜欢看星星也喜欢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