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退休后的旅游生活,很多老年朋友都会憧憬满满:"年轻时忙工作没时间,现在可得好好玩玩。"可我作为一个常年跑景区的老资格旅游作家,却不得不说句心里话-退休旅游看似自由,但如果选错了方式,不仅玩不好,还可能把身体搭进去
就在上个月,我在黄山景区遇到一位73岁的张阿姨。她跟着旅行团往山顶走,才到半山腰就气喘得厉害,坐在石阶上直喊"不行了"。一问才知道她报的是个"特价优惠团",为了省钱没买缆车票。这位老人家喘的脸色煞白差点出事,最后还是请景区医护人员帮忙下山的。
退休后出去旅游图的就是开心,只有平安出行才能享受到这份开心,所以我总结了5种需要老年人当心的旅行方式,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第一种要当心的是"马不停蹄式"赶景点。
这种旅行方式对老年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早上7点出发,晚上9点才回酒店,一天要赶3-4个景点。
导游总说"大家抓紧点时间,1个小时后我们去下个景点",可对老年人来说,光是一个上下车就够呛的。
我见过不少老人累得连相机都举不动,还要被催着"快点快点"。
更要命的是,有些景点之间要坐好长时间的山路,这种颠簸最容易引发老年人的身体不适。
记得有位王大爷就跟我说:"到了景点脚还是软的,根本看不进去景色。
第二种是"硬座卧铺式"长途交通。
为了省钱,很多老年团选择12小时以上的硬座,或者通宵大巴。
一位退休教师李大爷给我算了笔账:"硬座票省了200块,可是到了地方脖子疼得花了500块按摩。"
这种因小失大的做法真的很不值得
我建议老年人必须得选那种舒服的交通工具,尤其在跨省份去旅游的时候,最好就选高铁或者飞机。
虽然花费会多一些,但省去了很多身体上的折腾。
第三种是"强迫消费式"购物团。
这种团费便宜得离谱的旅游产品,背后往往藏着购物的陷阱。在阳朔遇到的周阿姨气愤地说:"一天去了三个购物点,每个都待两三个小时,可桂林山水就走马观花看了看。"
更可气的是,导游会用各种话术逼着购物:"这么便宜的团费,总得买点什么意思意思吧"面对这种软硬兼施的推销,很多老年人都经不住劝,最后花了冤枉钱
第四种最伤身的就是"爬山式"观光。
这种方式绝对是老年人的禁区。有些景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陡峭的台阶,对老年人来说简直是在挑战生命极限。
我在泰山遇到一对老夫妻,老太太走到一半就开始胸闷,幸好及时发现送医。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导游为了省钱,故意没说明山路的难度。这种看似省钱的做法,实则是在拿健康冒险。
第五种是"赶早贪黑式"作息。
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晚上很晚才回酒店,这种作息严重打乱老年人的生理时钟。
"回来后躺了一个星期才缓过劲来",这种抱怨我听得太多了。一位退休的张教授告诉我:"年轻时熬夜没事,现在稍微晚睡一会儿,第二天就浑身不舒服
那么退休老人究竟该如何安排旅行呢?
我建议首先一定要选择"一地深度游"。与其急匆匆走马观花,不如在一个地方多待几天,慢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比如去云南,可以只在大理住一周,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才是真正的休闲。
其次住宿要选择便利的地方。最好是在景区附近或者市中心,虽然房费贵一些,但省去了很多来回奔波的辛苦。有位刘阿姨就说得好:"年轻时住青旅省钱,现在可不能委屈自己了。
最后千万别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能和子女一起出游是最好的,不行的话也要找个伴。有个老姐妹跟我分享:"两个人一起,遇到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结语:
旅游的意义在于开心愉快,而不是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养老钱省着点花没错,但千万别省到健康上。毕竟咱们这把年纪,能舒舒服服地玩,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老友常说:"我们这个年龄,走得了多少路是多少路,看得了多少景是多少景,别跟年轻人比。"
这话说得太对了,愿每一位退休的老人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开开心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声明】:文章均由所见所闻加入个人观点撰写,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勿过分解读。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人物侵权等,请及时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修改完善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