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存够了钱再说吧"这大概是我听过最多的推辞旅行的理由了。
每当朋友们相约出游,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搬出这句话来。有趣的是,十年过去了,说这句话的人依然在说同样的话。
我记得有个大学同学小王,毕业后进了一家不错的外企。每次约他出去玩,他都说要存钱买房,等买完房再说。
结果呢?房子是买了,可紧接着又说要存钱结婚。婚礼办完后,又说要为未来孩子存教育基金.
反观另一位朋友小李,工资比小王低不少,却每年都会规划两到三次旅行。
有时候是周末去近郊农家乐,有时候是趁着节假日去邻省转转。虽然不是什么高消费的旅行,却也乐在其中。
这些年下来,小李不仅存了一笔还算可观的存款,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满满的生活体验和快乐回忆。
其实从这两个朋友身上,我看到了两种典型的生活态度:
一种人总是在等待"完美时机"。
他们觉得必须先把所有基本问题解决了,才能开始享受生活。
殊不知人生哪有完美时机?今天觉得房子是大事,明天又会冒出新的"大事"。
这样一直等下去,错过的不仅是风景,更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
另一种人则懂得在现有条件下做最好的安排。
他们明白,与其等待那或许永远都不会降临的“理想状态”,不如学会在自身能力所及的范畴内去享受生活。
这样的人往往更懂得规划,也更会精打细算。
有人说旅行是一种奢侈品。
但我觉得,旅行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那些"等有钱再说"的人其实不只是在推迟一次旅行,更像是在推迟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起前一阵在西藏遇到的一位退休老师,她说:"年轻时总想等退休了再好好玩,现在退休了,才发现膝盖不如从前了。"
这话听得我一阵心酸,时间从来不会等人,机会也是。
其实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去了多远、花了多少钱。
我见过拿着信用卡疯狂购物的"伪旅行者",也见过背着简单行囊,却能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真玩家"。
区别不在钱包,而在心态。
那些总在等待的人,往往会说:"现在工作太忙了"、"等手头宽裕点再说"、"孩子还小,等大点再去"。
可是等到真正"有钱"了会发现新的顾虑又冒出来了: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没人陪了。
几个经常旅行的朋友总是说:相较于在“最为完美的那个时机”上纠结不已,倒不如思索一下“当下能够去做些什么”。
没时间出远门,可以先从周边城市开始。
没钱去旅行,可以先攒俩月定向旅游费用。
想体验异国风情,何不从自己国家的少数民族地区出发?
旅行不是非得一步到位。
所以如果你也在等待攒够钱再出发,不妨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可以先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
毕竟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现在钱不够,而是等到钱够了,却发现时间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