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深层原因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这么多?已经有报道指出,被诊断为抑郁的儿童,最小年龄到了2-3岁。
包括老师在内,每个与孩子有接触的职业人群都能明显感觉到有些孩子比较“异常”:他们难以与他人合作,情绪容易极端化,有的甚至会划伤自己。
如果心理困扰和大环境有关,那这个问题就很紧迫。因为我们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某些特征系统地影响了每一个人,进而通过养育和社会竞争,传导到了孩子身上。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人的基本物质条件被满足以后,精神世界的需要就会变得更加迫切。孩子正处在发展中,价值观没有定型,处在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当下的社会和教育方式似乎剥夺了某些基本心理需要,这些东西导致抑郁的风险在孩子身上增加。
这个与抑郁相关的基本心理需要是什么呢?
很早就有研究表明,抑郁与丧失有关。经历过至亲离世的人都有一种体验,整个人会很低沉,会在一段时间里体验到一种空洞感。在这种体验中,自我似乎在消解,希望也在慢慢消失。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抑郁所困扰。一种解释是,在养育的过程中,女性的权利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很多女孩都有被要求晚上不能出门,不能早恋,不能疯玩。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女性可能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不能像男孩一样拥有某种正当的权利,女性就会经历更多的丧失体验。如果不能对这种丧失及时哀悼,抑郁的风险就会增加。
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不难想象现在的孩子都在经历什么样的丧失体验。以城市打拼的双职工家庭为例,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孩子由老人带。孩子整天被在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他们丧失了去广阔的田野里奔跑的机会和乐趣。
在我小时候,即使父母很忙没有时间陪伴,那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我周围总有一帮玩伴,去山上抓野兔,去河里捉鱼。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在那个广阔的田野间,有很多创造性的游戏,有很多探险和新奇。
80或90后那一辈的父母并不那么重视学习,玩乐纯粹是玩乐,没有那么多的目的。那是个有无穷多伙伴的环境,孩子的体验也是新鲜和丰富的。
上一代的很多父母看到,有的人通过读书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们更加认可读书的价值。因此,将改变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但随着时代的改变,读书直接改变命运的机会变得困难。当代的孩子被迫卷入更加激烈的学业竞争,他们丧失了探索自己兴趣,获得自主性的权利。
传统社会里,如果你是木匠的儿子,大概率以后会从事木匠活,没有那么多其他的可能。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其实有一个好处,就是稳固的价值观。稳定的价值观对我们非常重要,它会让人觉得生活是可预期的,它带给一个人的是安全、稳定和可控的感觉。
现代社会,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一切都变化太快。当你看到身边有人通过从事某个行业赚到很多钱,另一些人通过投资虚拟货币实现财富增值时,心态就很难淡定下来。
时代的快速变化使得任何稳定的预期变得困难,一定会给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最严重的影响是价值观的缺失。当一个人的价值观缺失时,选择就变得困难。人们不会凭借内心的感觉去做决定,而是去追求一个虚拟的(被大部分人认可)价值观,比如单纯的财富。
这个价值观来自于外部,而不是内心。因为一旦我们望向自己内部,可能会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如果父母没有某个东西——如稳定的价值观,那很难把这个东西传递给孩子。孩子难以认同自己做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目的,所做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面对价值观的缺失,自我会变得不稳定,就会衍生出很多补救措施,一种典型的措施是比较心理。每当我们要确认自己做的如何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看向外部,通过与他人做比较得到。做的比别人好就放心,比别人差就担心。
但这样的比较永远也无法停止。因为如果缺少比较,似乎就缺少了确认自己位置的坐标轴,自己的存在感也变得模糊不清,犹如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巨轮丢失了罗盘。
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并且追求一个模糊的、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目标,我们看到孩子忙碌奔走于补课机构之间,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研学营。对于做这些事的目的,他们恐怕连自己都说不清楚。
似乎是为了对抗某种空洞感,一种社会集体所共同体验到的空洞感。
这种空洞感是抑郁与焦虑的温床。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抑郁,它埋藏在人格中的最里面。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病症,而时代的影子会投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
对抗这种无意义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且已经以亚文化的形式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你正在观看一场脱口秀演出,当被某个段子逗笑时,会有一种错觉:那个段子以玩笑的方式解构了严肃的生活,也让意义的思考变得可笑。
但当结束演出,回到生活中时,你仍然被一种模模糊糊的压抑感包裹着,直到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这时候你才意识到,那种内心的空洞感又侵袭过来了。
至此,你才想明白,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时代的洪流所造成的那些生命中难以对抗的东西——自主感被侵蚀、权利的丧失、价值观的缺乏——使得我们深陷泥潭,难以自拔,而更何况是孩子呢?
这么看来,孩子不抑郁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