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智能化机器人称为了每个家庭的标配,看到的,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主演的Will Smith是一名警察,在调查一宗命案。过程中,他发现了智能化机器人居然有了自己的思维而必须销毁,因为被认定为嫌疑者。
这部电影是基于Issac Assimov写的短篇小说,I, Robot。很难想象,1950的阿西莫夫先生,居然能那么多年前已经预见了人工智能的出现。更难想象的是,他也把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或者隐患,考虑了在里面。因此,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说里,对人工智能定义了执行命令的规范,被称为:Three Laws of Robotics 机器人的三大律 -
机器人不能因为行为或者不作为,导致人类受伤;
机器人必须听从人类的吩咐,除非违反第一律;
机器人必须保护好自己,在不违反第一和第二律下。
这三个定律hard wire写进去人工智能的大脑程序的里面,从一开始来说,应该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直到:当机器人发现人类自己在伤害自己,甚至进而会伤害到机器人本身的时候,人工智能大脑的演算得出的结论是,最好把人类关在家里,足不出户(不惹事),那么未来是安全的。
这虽然是一部小说,却道出了一个重点:人类的发明,就是再好的动机和设计,总会有疏漏、顾不着的地方。
笔者还记得,口罩事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笔者刚好人在深圳,其他的主管还在海峡对岸没有回来,爆发了黑客入侵伺服器的事件。笔者记得,当时国内台企、外企、民企等,相当多的企业都被入侵过。这事情的严重性,受到高度重视,地方负责网络安全的领导也过来关切和宣导注重网络安全。笔者当时负责接待,聆听领导的训示发现,因为口罩事件,很多人在家远程办公,而家里的电脑很多(你懂的)忽略了网络安全没有防毒杀毒的关注,这令到远程办公从家里被“感染病毒”的电脑,非常容易的传输病毒回到公司。笔者记得领导还说了例子,一家搞品牌设计的关于穿戴方面的,很多的关键设计图案都被盗窃了。他们自己,却无法打开自己的档案,除非依照黑客指示。
对很多人来说,要养很多工人、付三险一金等等是高额成本,所以,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给这些老板们看到了在强烈压价竞争下牟利的途径。
是否自动化和智能化真的只带来好处?
以笔者愚见,不说别的吧,单单微软软件,您不断的更新版本,补丁仍然不停,这说明了什么?
制造自动化设备的,还是人。自动化的软件编程,也是人写的。这里面,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而且,进入了自动化甚至智能化,因为看不到这些软件如何运作、后台发生了什么;利用传输方法传输信号、信息的地方,永远是weakest link软肋。
多年前新加坡一家相当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因为其软件工程师被同事挑战,说他没有能力编写病毒程序而心里不忿。为了证明自己,他在周末加班写了一个程序,在特定的时候启动。在他离开公司后,周日病毒发作。周一同事回来的时候发现,公司的设备工程设计图纸,全部无法打开。
这件事情被急速升级,紧急处理情况是找专家恢复硬盘信息。笔者如果记忆没有错,单单这笔恢复硬盘的费用,在多年前就高达60余万新币,是10多年前的300多万人民币。
高科技的企业发展,公司招聘的CEO除非是本身就是创办人,自己懂得技术,否则专业的CEO除了懂得规划策略、设定目标外,重点的软肋 - 软件、编程,都是需要依靠懂的人去执行。因此,不管是外包搞自动化、甚至智能化方案;又或者是内部自己能搞自动化甚至智能化,安全绝对是现在、也是未来高权重的管理专项。
在医疗器械种,美国FDA审查员曾经给笔者略为提到软件方面的管理,都是围绕着安全方面:
你怎么知道现在运行的版本是正确的?这里牵涉到软件从开发到验证的过程,最后如何发放release到生产车间,而不会被动手脚?
软件里如果有参数,这些参数是谁有权限设定?权限是怎么定义?是否只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有权限?如果超过一个人,如何确保信息对齐?他们如何依照标准操作检验软件版本是否正确?是否升级?是否升级无误?
更重要的是,对医药方面来说,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因此,医药的配方成分比例的控制,软件如何和硬件对接操作,权限控制等等,无法交代清楚,软件属于有隐患不能合格。
笔者曾经目睹,因为外包自动化,该外包对员工的福利不好,写程序的工程师后来走了,结果,售后服务无法跟进。供应商道歉说,需要联系对方云云。这样草率找外包,只是给自己添麻烦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可能甚至超过我们想象的成本都会发生。
自动化除了软件开发和运用验证需要考量各种安全问题外,以机械手臂来说,其运行挥动的“轨迹”,对产线的安全区和“黄色”提示区,是非常关键的。当然,有人会说,软件已经设定好,其挥动的轨迹不会超出某个范围。笔者也许是一个比较多疑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回答,笔者还想知道的是,是否有所谓的hard-stop可以设定。也就是说,在硬件上是否能加个配置,物理性的限制其挥动范围?
无他,往坏的地方想,谁能操控手臂挥动的轨迹,如何保证没有后门干涉是必须考量的安全问题。
另外是线路板的设计,如果某些零部件损坏了,对挥动种的手臂有什么影响等等。说白了,当工业走向自动化机械化的时候,我们质量同仁需要明白如何作Machine FMEA甚至是Automation FMEA。
智能化是利用了演算法,使用了大数据下去执行命令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目前为止,看到的工厂还没有到这一步。要这样做需要非常高端的电脑、拓建机房、增加伺服器不断的上传数据等等。而这些设备,最怕被黑客入侵。在万物都可以联网的概念下,安全绝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必要管理专项。可是,有多少老板愿意投资?
黑客不是电影里的骇客帝国所描述那样,他可以是拿着可乐、吃着薯片对着家里的电脑,却能随时的进入某个企业总部、工厂网络的平凡人。笔者曾经在油管上看过,厉害的黑客进入到阿三哥诈骗总部,包括闭路电视,还知道哪个位子的人在和他对话进行诈骗。在这视频的后面,这名黑客告诉阿三哥已经把他们的位置通知了国际警察云云。这不是小说里、电影里的东西,而是实际上的事实。
笔者曾经参与工厂IT化、无纸化、数字化管理,发现有的工厂,完全把质量人员排除在外。老板需要的是找IT去找外包,所考虑的是成本投入、效果、多快等方面。而是否有安全隐患、风险评估等等,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更不要说花钱投入什么配置保障安全、权限控制等等。
因此,在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发展上,网络安全、软件安全等,是否有充分的认知和资源上的预备、布局,对许多白手起家的老板、从销售出生的老板来说,网络安全、软件安全、自动化安全的考量,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门槛。以前是管理基层员工。现在是要管理专业的人、专业的外包,是否有长期的维护保养能力、软件升级更新等等。
走向自动化智能化,需要老板、领导们自己先提升知识、认知。而质量人需要的,是自己从PFMEA的原理上,如何去拓展到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智能化设备等方面的FMEA。因为当任何一个环节脱落了,不再是让另外一个员工顶上去或者多能工上去就能解决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