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化质量管理离不开供应链模式 (一)

文摘   2024-09-09 15:54   新加坡  

我们从前面的文章理解到,企业的运营模式Business model决定了供应链模式Supply Chain model。这背后的驱使力量,是源自于两个重要的维度时间、现金流

所以,笔者为什么花一些时间分享不同的供应链模式,是希望质量同仁在进入一个企业工作或者管理供应商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全局观

全局观为什么是关键的?

严格的来说,一个质量人的出色与否,不在于到底懂了多少的质量工具,甚至是六西格玛黑带等证书。当然,这是笔者本身的体验和观察所得。越是想要走上金字塔结构的更上一层,质量人的工作离不开制定策略、落实策略和执行。这个工作,需要的是对企业的运营模式、供应链模式、企业的运营目标等的认知,才能去规划、落实、执行。

如果只对焦在如何用六西格在工作上,那是一个问题解决的工具,对运营、供应链等方面的全方位如何支撑企业Business Goals目标,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在质量人进入管理层的时候,必须带着商业的思维,关注两个维度,就是时间和成本。

以更为复杂的ATO模式来说,因为它中间的制程是断开(时间),待有订单进来的时候,才启动需要的组装、测试和包装程序;在构建质量管理策略和数字化的时候,我们需要:

  1. 前段材料 -

    1. 材料的寿命期管理,接近寿命期的预警机制和统计数量、金额;

    2. 材料的ECN影响,数量和金额,因此批次的管理尤其关键,如何通过条码识别来料的批次到最小包装是关键;

    3. 材料的存储条件的管控,温湿度显示;

    4. 储位存放和数字化管理的对应关系,如何保证先进先出(防错),这里也同样涉及到了最小包装的精确度;还有使用后退返库房的零散包装的管理(条码、储位等);

    5. 有一点可能会忽略的,就是金属涂层件和包装材料,认为这些是低单价的东西,对存放要求不高。事实上,灰尘是最大的敌人,而时间是对金属的侵蚀最大的挑战。使命必达需要保证包括包材没有脏污,金属外件没有氧化现象,一点的细节出差错,还是会被客户质疑甚至判退的。


2.中段的制程管理,ATO增加的复杂度,是半成品。我们可以拿超市的那一套来看,超市是怎么管理货架的。超市的货架,现在的经营模式是,它们就像是一列列的出租房。同一款豆酱哪个销售的快,就会放在平均高度1.7米的视界水平,方便客户一眼看到。当然,也有可能让供应商给一些更好的条件,让他们的产品可以“升层”。人的习性,很少会去看最底层的货物,但超市必须最大化利用面积和向上伸展的货架容积,这是把成本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对于ATO来说,我们有些地方可以借鉴超市的观念。工厂的厂房,不管是自购还是租用,占用的面积加上“时间长度”,那是钱。

ATO半制品为了制程运营不得不这样的模式的时候,就要在质量管理系统上,关注和掌控

    a.半制品的物理分类和系统上对应的快速辨识;

    b.保证先进先出同时考虑如何分辨ECN前ECN后的数量、物理识别

    c.半制品的堆积时长和各个型号的积累以及价值;必须建立财务预警注意呆滞物料,同时需要建立重新检验或者测试的周期,确保在订单下来的时候,随时可用。

    d.还要有升级机制,定义长期呆滞的流程、决策和处理,都需要在物理的界定和系统的分类中体现。

    e.质量管理定期输出半制品的状态包括成本的积压和时长,也许有些同仁认为这事供应链的责任,但是,这些其实都是潜在的质量成本风险。我们要向前管理,而不是等到某些半制品不能用才体现我们的价值去处理,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损失。


3.同样的,如果是BTS模式,虽然没有半制品,但是后段成品库存也如同ATO半制品库存一样,都是会产生堆积等候订单。同样的质量管理思维如同上面,不只是系统上有什么先进先出的卡关,这只是系统上,我们还必须确保实物上的管理必须做到防错。笔者曾经就遇到过,系统上是卡了,但是不对的货就已经包装出去。这主要原因是流程设计,都是按照“正常”情况思考,所以重来不会去想各种可能的人为差错从而设计防错的过程。同样的是,笔者最大的遭遇是ECN的变更需要从库房“召回”,重新拿回到产线变更,这个过程是“不正常”,而往往因为是“不正常”,因为不是经常干这样的事,就肯定会出错。

不管是ATO还是BTO,只要有制品半制品存储呆滞的时间,就必须要有定义多久需要拿回来检验、测试还是重新包装,这些都会产生质量成本:占用生产资源,浪费包装扽等。这些花费,平时是觉擦不到,只有积累一年下来,就会发现,也许这些钱可能是我们的奖金的一部分。


我们下文会聊一点关于MES系统数字化管理,是不是看到一堆美丽的展示就是达到了数字化管理的目的?

剖思质量与管理咨询
质量与管理经验分享和咨询培训,助力质量管理从业人员共同进步,协助企业提升质量交付与构建质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