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聊一聊质量成本,它被TQM发起人费根母定义为:
Cost of Good Quality (良好质量成本)包括:
Prevention Cost 预防成本
Appraisal Cost 评估成本
Cost of Poor Quality (不良质量成本)包括:
Internal Failure Cost 内部失败成本
External Failure Cost 外部失败成本
我们利用思维导图,依照定义细分一下各个成本:
如果我们仔细的看上面的思维导图,我们会被引导认为,质量成本就是这些。从教科书的观点来说,似乎覆盖了全面。但是如果我们回头来看自己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就会发现质量成本的统计细则需要扩展和深化。
(希望读者们能明白,教科书的知识是给予一个框架,把知识带到自己的企业里面使用,要活用就要先了解自己企业的运营模式。)
我们再次拿ATO的供应链例子来看看。
以ATO供应链的例子来说,我们会遇到的情景比如:
独供因此得依照MOQ下单购买,肯定超过使用需求量。虽然说,日后还会使用,但是,积压库存一段时间而不用,等于是把钱压着变不了现。而且,积压库存要考虑到时长。时间轴永远是一个无法在PPT展现,缺是对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的维度。接近寿命期限,有用的材料可能变成没有用直接送去MRB库,当然,这个就成为了“内部失败”的报废成本。
同样的会积压的地方,也受时间轴影响的,就是半制品、成品的积压。我们放置多久,还可以承认它们属于“可以使用、可以加工"的状态?超时后的重新测试、检验,看起来是属于”测试“成本。但是,积压本身说明是预测与需求不符,把它算到Cost of Good Quality,只增加产品的成本,但是不会反映出供应链决策的错误。
同样是受时间轴影响的,是ECN。ECN可以是下列的情况导致产生:
产品开发的不完善导致;
对产品、制程的优化或者降本;
产品对应使用环境、和周边其他产品的适配范围扩大;
软件协议的提升;
材料、半制品、成品因为存放久需要升级
有一个到目前为止笔者没有看到有企业去衡量的,就是积压货品(材料、半制品、成品)占用地方加上时长的成本。笔者不是财务出身,不知道要怎样的统计,但是,以“超市运营”模式来说,厂房不管是租还是自购的,地方被呆滞货品占用,就是成本。我们供应链里面的KPI有一个叫Inventory turn 库存周转率,周转率越高,等于资金回笼越快。但,这个指标没有涵盖“占有地、时长”的成本统计。
当然还有其它的可能性,也因此,在质量成本的计算方面,就需要细分。由于有的ECN是能帮助企业增加利润,这个虽然增加成本,但属于正向。而因为错误必须产生的ECN,或者决策上造成额外的ECN跟进,则应该属于”内部失败“导致。
我们在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之后,一定要仔细了解自身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模式的供应链做法带来的潜在成本(好与坏)。更不能忽略的,是时间轴这个维度会产生的潜在成本。
有了这些认知后,怎样的去归类,同时计算出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比如一个检验是多少钱,开一条产线做ECN (前段还是后段)的工、时费用)等等。这些标准计算出来后,才能真的建立数字化管理,让老板看到的,不只是炫丽的各种展示,而是看到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的正向、逆向产生的开销、明细。同时能看到的,是哪个部门负责牵头,后续基于Lesson Learned教训得到后对QMS的标准完善,不再重复类似的问题。
质量成本对一些企业来说,本来是客观的开展明了自身运营所产生的各类成本,经过分析、细分后,哪些是大头、哪些可以快速纠正等等,能够尽快的回馈到企业的利润的里面。遗憾的是,笔者自身经历来说,它成为了一个”政治纷争“的课题,”到底要挂谁的责任“成为一个在会议里争论不休的重要题目。无他,因为大家惧怕牵扯到自身利益,也就是年终奖。
一些大企业教训笔者说,企业内必须奖惩分明,否则没有办法很好管理。
笔者认为,奖惩的前提是,大家都善良的像天使一样。相信坦白从宽,同时又不会被追究清算,又或者不会被老板几年都在提以前的过错,成为无法升职的原因。奖惩会让员工更加的重视自身利益,高于企业的运营利益。企业如果是强大,这样的问题不会太容易显现,因为企业还是有很好的产品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大家不觉得如何。
但对于竞争剧烈的企业来说,员工缺乏安全感,因为老板老是会把”威胁“如同铡刀一样的悬在每个员工头顶:”如果不这样这样。。你就别想什么奖金”云云。“小心扣你工资”等等,甚至来个杀鸡儆猴。
这样的扭曲下,会发现质量成本的分类分析,本来是要来改进达到企业利润的提升,变成了一个隐瞒和推卸的恶性循环,以至于内耗不断,企业逐渐失去应该有的竞争力或者是活力。
质量成本的本意,要回归到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回归到运营,回归到QMS自身的潜在漏洞去完善和加强。如果老板们本身拿质量成本成为工具去“对付”员工,那么,肯定会自己搞死自己的团队。
以笔者的工作经验来说,有几家外企是声明,不会因为员工的honest mistakes诚实的错误而被开除,这是写在公司的规章的里面。员工各自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如果是因为没有想到或者没有考虑,导致产生质量成本增加,外企一般会要求自己检讨学会了什么,以后如何防范、纠错等等。
我们质量人其实学会再多的工具理论,其实都会发现,最怕的是老板用错。我们就成为企业里,最不受欢迎(背锅)的人,这点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