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告知是个死结,普通人买健康险越来越难了

文摘   2024-12-24 23:14   上海  

保险的理赔纠纷中,绝大多数原因都是健康告知,尤其是保障类产品。华贵人寿 2023 年理赔数据显示,在它们所有拒赔案例中,76% 都是因为没做好健康告知。


医疗险作为最重要的险种,健康告知也极为严格,如果隐瞒病史,保险公司可能就拒绝理赔,甚至被判定为骗保,负法律责任。


健康告知是保险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根据保险公司的询问,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下是健康告知的几个关键原则:


1.如实告知:投保人应如实回答保险公司提出的问题,不得隐瞒或虚假陈述。(有问必答)


2.有限告知:投保人只需对保险公司询问的问题进行告知,对于未询问的问题,无需主动提及。(不问不答)


3.注意时间范围:对于健康告知中涉及的时间范围,如“过去两年内是否患有……”,投保人应确保准确回答在该时间范围内的情况。


4.以医院诊断记录为准:在回答健康告知时,投保人可以提前准备好病例,尽量以医院的诊断记录为准,避免仅凭个人主观感受。


5.及时补充告知:如果在投保后发现自己忘记了告知某些重要信息,应及时向保险公司进行补充告知。


遵循上述原则,可以帮助投保人正确履行健康告知义务,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不问不答和以医院诊断记录为准对我们非常有利,如果保险公司拿不出拒赔的理由,就要理赔。


但是医保局的操作,直接变天了:


1、医保数据赋能保险公司

2、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

3、引导商保公司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


医保手上,可是有着全中国最准确、最全面的医疗数据的。


它汇集了全国 13.3 亿参保人、114 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1.7 万家药企、37.6 万个药品耗材的信息,每年大概有 3 万亿元、100 亿人次的医保费用收支和结算。


不管是体检、买药,还是看病,只要刷了医保卡,相关记录基本都能查到。


咱们只要刷医保去看病,就医记录可能会全部同步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甚至都不需要调研,就可以直接大数据抽取你所有的健康记录。


这就造成两个结果:


第一、身体健康,符合投保条件的人,保险费用下降,保险便宜了

第二、身体健康有瑕疵的,可能就直接买不了,也就是被风控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直接个性化涨价,实现了保险人梦寐以求的差异化定价。


当然,因为在健康告知的纠纷少了,以后的理赔会极大优化,甚至可以实现商业保险和社保的同步报销,体验高端医疗险的流程。


不管从差异性定价、理赔一体化,降低成本价,都是大大的利好。


唯一的就是健康有瑕疵的群体,可能就要给踢出去商业保险的客户群了,或者加价。


现在投保的时候,就有个别朋友发现,明明健康告知和职业都符合投保要求,银行卡里的钱也充足,就是提示无法投保该产品。这背后的大概率就是被保司“风控”了。


保司会更加投保人过往的医疗数据、投保数据、行为习惯数据,甚至财务数据和外卖频次,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承保条件。


比如一年内发生了几次车祸,那不仅你的车险保费大涨,甚至意外险都不能买了。


我需要提醒的是把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网上自己买处方药等都会留下记录,这些可能就决定了你的商业保险你能不能买,什么价格买,理赔顺利否的关键。


以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大概率就是双轨制:


社保兜底,保活着,商业保险负责品质,保享受。


医疗和养老都一样。


保险咨询,可以添加微信:18121238915。


爱的守护神
以“爱”之名,聚焦保险,提供家庭长期财务规划和风险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