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地图绘制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

文化   2024-11-21 08:46   江苏  




各位老铁!

历史春秋网总编辑陆弃新书《陆弃说古代人物小史》、《陆弃说古代生活小史》近日出版发行!!欢迎各位朋友大力支持,原价分别48、42元,现在购买可享受两册合买八折价包邮(72元包邮价),(前100名)可获陆弃签名版,福利多多,不容错过……


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下单——





客服微信:

长按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来源:文史宴

与艺术和科学的诸多成就的发展路径一样,中国制图学的发展独立于非洲和欧洲文明。除此之外,东亚其他地区以及南太平洋诸岛的制图学也长期处于独立发展的阶段。

尽管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 世纪,但是人们坚信中国的地图诞生于那之前。

这些地图于 1986 年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放马滩第 1 号秦墓出土,尺寸约为 26 厘米 ×18 厘米,用黑色墨水画在木板上。木板出土后又历时两年的修复,考古学家才判断出地图的内容:河流、道路、居住区以及山脉等。

在此之前,1973 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制作于公元前 168 年的地图曾是中国出土最早的地图。

这三幅地图都是由帛制成,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剩下一幅是城邑图。

马王堆汉墓地图描绘的是湖南省中南部的一个地方,比放马滩秦墓地图所表现的区域更广,信息更为详细,而且地图符号也更加完善和丰富。

诞生于公元前 2 世纪的锦帛地图

出土于湖南的马王堆汉墓

地图以南为上

中国地图绘制的重要发展发生在 3 世纪。魏晋时期名臣、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裴秀(224—271)创立了制图六体理论。该理论强调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这六个要素,影响后人地图绘制长达上千年。

但是裴秀理论的最大缺点在于,他没有解决地图投影和球面坐标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地图所涵盖的区域还不够大,地球曲率没有成为制图的要素。这两个问题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都没有解决。

从 6 世纪开始,中国的制图者用石头作为媒介,在石碑上刻画出复杂精细的地图。其中最著名的石碑要数 1136 年制作的《禹迹图》。

《禹迹图》长宽各 1 米多,采用画方绘法,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代表 50 千米。《禹迹图》展示了中国的海岸线和河流水系,还标注了居住区、湖泊和山脉。

《禹迹图》上绘制的中国河流水系细节丰富,让人印象深刻
地图上叠加了一层正方形网格,使地图比例精确

显而易见,它是统治广大国土的重要工具。这类地图是无须手画就可以批量复制多份副本的范例,因为使用石头作为媒介可以用墨拓到纸上。

13 世纪,蒙古人西征把中国与其他被征服的地区连接起来,使中国领土向西延伸了数千千米,这帮助中国的制图者们将外部世界的信息都收集到地图里。伊斯兰地图向东传播也产生了同样的影响。

现存最早的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大明混一图》,于 1389 年在既有地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据推测,绘制这幅地图是为了庆祝明朝建立、元朝灭亡。

地图绘制在一条3.86 米 ×4.56 米的绢上,中国位于世界的中心位置,东至日本,西至欧洲,北至蒙古,南至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

绘制于 1389 年的《大明混一图》局部
地图上贴着很多标有满文的标签

覆盖在原有的汉字上

17 世纪满族人建立清朝之后,地图上原本标注的汉字被替换成了满文。

虽然日本和朝鲜的区域地图的发展都独立于中国制图学,但它们同时也都受到了中国的世界地图的重要影响。

日本佛教僧人重怀于 1346 年绘制的《五天竺图》
根据一位 7 世纪的中国取经者对自己印度之行的记录绘制
地图上甚至有一条红线标示出了取经之路

南太平洋文化则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地图类型。

最初,当人们缺少先进的航海工具时,航海信息是通过根据各类自然环境信息加工而成的心象地图保存下来的。心象地图的内容包括恒星、盛行风和天气变化,所有信息都可以帮助水手确定他们的位置。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借助一种叫作木枝航海图的极其复杂的工具。人们将椰子叶的主脉或者露兜树的根排列成各种图案用以描绘洋流、海浪的方向和强度,用贝壳或珊瑚代表岛屿或环礁。

很多生活在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吉尔伯特群岛、所罗门群岛和库克群岛等地的居民都曾经使用木枝航海图。

这种航海图可以分成三类 :玛特堂是表示单一岛屿周围洋流和海浪情况的小型图表,用于教学 ;美途稍大一些,表示的是数个岛屿以及它们之间的海洋活动 ;雷贝里布则是用于群岛之间的主要导航工具。

来自马绍尔群岛的一幅木枝航海图
这种小型图属于“玛特堂”
用来提示人们一座岛屿周围的洋流和海浪情况
与传统的地图使用方式不同的是,人们会在出航之前使用木枝航海图作为参考,但航行期间却不使用,海浪的情况需要根据经验来推断。

历史春秋网
历史春秋网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搜集与整理,是一个以历史为核心的文化资讯门户网站。为您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经济、中医、宗教等内容。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门户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