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却不住夫家?清代广东为何流行此种婚俗?从一幅清代古画说起

文化   2024-11-17 09:11   江苏  




各位老铁!

历史春秋网总编辑陆弃新书《陆弃说古代人物小史》、《陆弃说古代生活小史》近日出版发行!!欢迎各位朋友大力支持,原价分别48、42元,现在购买可享受两册合买八折价包邮(72元包邮价),(前100名)可获陆弃签名版,福利多多,不容错过……


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下单——





客服微信:

长按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来源:浩然文史
嘉庆、道光年间,广东顺德杏坛乡出了一位“画坛怪杰”苏仁山。他的技法超乎寻常,性格不苟于世俗,常以画作批判儒家纲常和朝政,被乡人认为忤逆疯癫,后来被父亲以不孝罪名诉讼入狱。他的画作中题识繁多,史料价值丰富。不过本文要说的并不是他,而是由他牵扯出的两个女性。

苏仁山的二妹

苏仁山在一幅画作的题识中记录了1848年他的二妹造访他在广西的寓所谈论书法的事情,这幅画画的是一个由三代女性人物和孩童组成的家庭,题识里讲1848年5月,二妹造访阅帖,从秦汉到宋的作品她都鲜有赞许,只大加称赞岳麓书院石刻的王羲之草书碑拓,认为颜真卿的稍逊。苏仁山给她看了钟繇和王羲之的“飞白”以及肃恭王阁帖,当看卫夫人帖时,她问:“这是百美图里的卫夫人吗?卫夫人的字是这样的?”随即又说:“闺阁中论诗者有几人呢?”当看到唐太宗的梅炎藻夏帖,则十分称赏,便说到骈体文,谈论了“百美图序”一段,然后手持布伞,像鹰刚飞起一样地走了(如“鸷鸟之乍飞”),从此放弃了女红。

苏仁山画
历史中关于女性的史料本就稀少,所以看到这一条间接的记录也会觉得弥足珍贵。他二妹特别提到女性论诗者有几人?所以大概也是个有性别意识的人。更有意思的是苏仁山描写他妹妹的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男性文人,他形容她走路的样子象鹰乍飞一样。苏仁山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很有个人特点的二妹,她对历代书法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不吝于表达,品评之后擎着布伞,如“鸷鸟之乍飞”一样地走了,还弃了女红。
卫夫人书
苏仁山的妻子

有意思的人不止于苏仁山的妹妹,还有他的妻子。历史未曾留下关于苏妻的史料,但是在有关苏仁山的记述中,他的婚姻状况被表述得扑朔迷离,这里面涉及到了华南地区的一种婚姻方式。稍晚于苏仁山年代的同乡苏若瑚在自己的一幅画中以题识记述:“(苏仁山)画名大噪,然而性介,特不喜与俗交。其父交游太杂,往往代所游强仁山为作画,仁山不以时应,或终不应。遂借他事报其不孝,系之狱。”苏仁山27岁结婚,婚后一直无子,29岁离开家乡去广西作画谋生计,画名大噪后返回家乡。父亲交游品流复杂,常强命儿子作画以应酬交往,苏仁山或拒绝或不按时交,后来被父亲以“不孝”罪名诉讼入狱。苏若瑚提到苏仁山的父亲是“借他事报其不孝”,关于到底是指什么事情,地方志和相关资料都含混不清,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苏仁山妻子“不落家”,不与他生活在一起,而他也没能按照父亲要求接回妻子,以至于无子嗣,他是家中长子,因此父亲以“不孝”之名诉讼。

“不落家”的婚姻形式

广东顺德、番禺、南海以及周边地区有女性婚后“不落家”的习俗,即婚后女人不住在夫家,而是过完新婚之夜便回到娘家住,此后只有在公婆生日、祭日和重大节日时才去夫家,通常等到生孩子前或者数年后才有可能正式住到夫家,也可能永不返夫家。

电影《自梳》剧照
除了苏仁山,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广东番禺人屈大钧的妻子也是“不落家”的。《屈翁山年谱》记载:“屈翁山因前妻仙岭乡刘氏不落家,而以王华姜为继室。”从现存的族谱记载来看,珠三角地区不落夫家的习俗最晚可追溯到明中叶。番禺县志、香山县志、顺德县志等都记载了这一风俗。1827年的《香山县志》记载:“黄圃、小榄、海州诸乡,略染顺德余风,既嫁尚多不肯归其夫家者。“清代徐珂的《清稗类钞》也载:”粤有不落家之俗“。

与不落夫家相连带的风尚是她们会结交同性金兰契,亦称同年、同心,而且结交时会有正式仪式。《清稗类钞》载:“既结金兰契,遂立约不适人,后迫于父母之命,强为结婚,乃演成不落家之怪剧。不落家者,即云女子已嫁,不愿归男家也。金兰契之风,以顺德为最盛。”她们结了金兰契后往往相约不嫁人,即便嫁人后也会在婚后回到娘家而不返夫家,顺德的风气最盛。如果强迫其返回,那么众姐妹最激烈的反抗是会一同自杀。她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发展成同性关系。

19世纪广州通草画:纺织

以上是史家的记录,而这些不落家和结交金兰契的女性自己的声音则保留在广东的各类民间文艺中。广东的民间文艺种类繁多,除了疍歌等歌曲,还有粤讴、木鱼书、南音、龙舟等说唱文艺。在现存的龙舟里便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反映不落家婚俗和金兰姊妹情的作品,而其他三种文艺形式受文人和士大夫染指较多,这类内容相对少见。

龙舟歌里的娘家和婆家

如上所述依然保留在龙舟里的曲目,最多的一类内容是抒发金兰姐妹间的情感和相思的,下面举一些例子。因为是地域性的说唱文艺,所以会有些本地方言字,但是不影响理解。

《五想同心》:“一想同心妹系亚金,金兰情义实难寻。”之后回忆了和亚金同行同寝的情状,这些曲歌通常会使用很具象的叙述来表达金兰契之间的亲密关系,涵盖动作、言语、身态、思绪和情感,体现了民间说唱文艺朴实、大胆而不吝于倾诉情感的特点:“我把玉簪斜插你髻云心”,“有晚我在梦中曾见姐面,相携玉手并香肩。轻将指甲弹吓娇面,扭抵情性共尔两相连。”还有因与对方相隔遥远,或者对方死去,描写自己陷入相思病、寄托哀思的:“虽然藕断丝唔少,我愿死同娇路一条,知音再谐琵琶调。”在《十二时辰》、《日夜时辰》这样的龙舟歌里,使用了比赋、对偶等各种艺术手法,讲述了每一个时辰里的思念,共组成昼夜十二个时辰,这类都是抒情长诗,长达三、四百行,这里只能略引几句,读者朋友们可体会一二:“思娇成病只为拆散金兰”,“当初与姐同盟誓,共拜仙姬降下凡”,“人参难解我的相思苦,定要金兰陪伴可以脱病心欢。”

还有讲述双方志同道合、吟诗作对、家庭和睦、共同享受荣华富贵的,如《吹箫忆友》:“出入与妹携玉手,吟诗作对过春秋”。《梦兰忆友》:“当日同气连枝多逊让,交友投分气吐眉扬。上和下睦共把荣华享,乃服衣裳系别款相,好似夫唱妇随他一样。”

自梳女
此外,也有埋怨对方心不定,转去结交了新人的。比如《五想同心》里讲:我知道你新结交了一个相知叫陈亚定,想当初我们盟誓是拜过神明的,还祭献了三牲供礼,没想到你心口不一违背誓言。后来你结交新友总是不能成,这是神明的报应。

那么儒家的父系宗法制度和这种风俗是如何相处的呢?除了上述一类抒发金兰姐妹情感的,在龙舟歌里尚保留着一些长篇叙事诗歌,便详述了两者的冲突与和解。比如《拆外母屋》,以男性的口吻讲妻子归宁三年了不回来,自己冷冷清清,想娶妾延续子嗣又怕她说自己弃妻宠妾不公平,想再娶个妻,又怕她诉讼自己停妻再娶。后来在一个元宵节他邀了几位好友去外母(丈母娘)家讨要妻子,吵闹声引来了邻居,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各自的理,邻居认为女家的闺女结交金兰可以,但是如果让男家绝后就不应该了。

电影《自梳》结金兰契的女子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这个小伙子入赘了,反正他也是孤身一人。这首龙舟歌里提到他埋怨妻子贪恋金兰契而不顾夫妻情:“屈指如今三载咁久,佢偏恋金兰不顾羞。贪图交结个的同年友,尽把唱随情义付水东流。”还有《打烂老婆柜》,男方家派人去女方家接了两次,和上一首结局不同的是最终妻子回来了,夫妻二人和好。

苏仁山自己是个经历丰富的鬼才,他笔下寥寥几笔的二妹,他背后扑朔迷离的妻子也各有各的故事。

作者说

中国古画中的题识是个历史宝库,本文提到的两个女性及其连带的事情便缘于此。其中,关于珠三角地区“不落家”婚俗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学术界做过很多研究,诸多说法有:重视贞节、畏惧在夫家吃苦受虐、珠三角尤其是顺德的桑蚕业繁荣带给妇女独立谋生的机会较多等等,但是这些都经不起其他学者在逻辑和史料上的进一步追问,因为上述情况都不是这个地域独有的。我们也期待更深入的历史的、文化的发现和解释。

参考文献

刘晓明编:《龙舟歌集初编》,世界图书出版社2017年

刘永华编:《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Yeewan Koon:A Defiant Brush: Su Renshan and the Politics of Painting in Early 19th Century Guangdong, 香港大学出版社2014年



历史春秋网
历史春秋网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搜集与整理,是一个以历史为核心的文化资讯门户网站。为您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经济、中医、宗教等内容。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门户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