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口大爆炸,从7千万到4个亿,到底是什么原因?

文化   2024-11-12 09:04   江苏  




各位老铁!

历史春秋网总编辑陆弃新书《陆弃说古代人物小史》、《陆弃说古代生活小史》近日出版发行!!欢迎各位朋友大力支持,原价分别48、42元,现在购买可享受两册合买八折价包邮(72元包邮价),(前100名)可获陆弃签名版,福利多多,不容错过……


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下单——





客服微信:

长按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来源:历史百小生

清朝末年,中山先生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总会说一句:“我四万万中国同胞”。

这个四万万的数据,中山先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在清朝末年,我国的人口总数是4个亿。

4个亿,对于我们现在的14亿人口来说,太小儿科了,不值一提。但是,这个数字,已经创下了2000年来所有王朝中的最高纪录了,大唐盛世,疆域辽阔,也不过1亿人口。

但是,清朝入关的时候,由于多年战乱,人口已经降低到5000万左右,到了康熙时代,人口也不过7000万左右。

康雍乾三朝,是大清的巅峰时代,到乾隆末期,人口发展到3亿,从道光开始,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清末,农民起义,列强入侵,但是,人口却没有下降,反而小幅上涨。

到了清末,竟然上涨到了4亿。

一般来说,人口的变化,是和王朝的兴衰是成正比的,王朝末年,战乱不断,人口就会急剧下降,新王朝建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就会上升。

但是,清朝却走出了一个“反比”,王朝末期的人口,居然是最多的,而且,还创下了历届王朝的最高纪录。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济压力减少,多生有好处

2017年,国家放开二胎,鼓励大家生孩子,但是,效果不理想,2021年,政策继续放松,允许生三胎了,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生。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养娃成本太大了。
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没有几十万就下不来,如果“不幸”生个男孩,还有“一套房”在等着你,而这一套房,可是比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还大。
所以说,生与不生,完全取决于“经济基础”。不仅仅是现代,古代同样如此。
古代养孩子很简单,有口吃的就行,但是,古代人的“税赋”压力很重,一个农民耕种一年,大部分都要上交赋税,留下来的仅仅够个口粮,甚至还要倒欠朝廷的。
在雍正之前,清朝的赋税征收是按人头的,家里的人越多,要交的“赋税”也越多,这就限制了人们的生育欲望。
有个男孩能传宗接代就行了,多生一个,就多一个负担,如果生个男孩还好,最起码能干活,如果生个女孩,那就是“赔钱货”了。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人口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人口增长,就代表国力强盛,人口增长,也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兵源。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1712年,康熙皇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就是从1712年后出生的男孩,不用缴纳赋税。
这个政策,大大刺激了老百姓的生育欲望。
同样是种二亩地,每年的产量是有限的,但是家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赋税,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成果不变,劳动成本却是直线上升。
如今,有了这个政策,就可以多要几个男孩,去种更多的地,或者去经商,做手工业,为家里增加收入。至于养孩子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是成本不变,利润翻倍,这种好事,当然抢着去干。
因此,从康熙开始,清朝的人口就开始出现大幅的增长。
“按人头收税”这个制度,在早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进行,大量的土地掌握在了少数的地主阶级手中,但是,他手中的土地数量和他家里的人口是严重不成比例的。
即便是手握百亩,千亩,万亩的大地主,家里无非也就是几个孩子,全家人口不会超过10个,一个“富得流油”的地主和一个“一贫如洗”的佃农,每年要上交的赋税没有多大差别。
这就会造成两种后果。
第一,国家会损失很多的税收。一个大地主,他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是普通人的千倍,万倍,但是,这些财富,国家没有机会征税,全部被地主给占有了。
第二,百姓会越来越穷。一个普通百姓,终其一生都没有剩余的财富,更不可能实现什么阶层跃迁。
因此,到了雍正时代,他勇敢的打破了这个规则,提出了“摊丁入亩”。
所谓“摊丁入亩”,就是改变按人头收税的规则,开始按照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量征税,谁占有的土地越多,谁交的税就越多,不管你家里有几口人。
这种“经济压力”,就从普通百姓转移到了大地主身上,百姓负担少了,自然愿意多生孩子。在以前,生孩子是负担,现在,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个收入来源。
因此,从雍正到乾隆,清朝人口数量激增,直接突破一亿大关,迈入3亿。

粮食品种丰富,吃饭问题解决了

在明清之前,人们的主要粮食还是“米麦”,但是,“米麦”算是比较娇贵的农作物,需要人的精心照顾,一旦碰上天灾,可能就绝收了,一旦绝收,那就是饥荒。
在中国的历史上,人口的减少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战争,第二就是饥荒。
但是,自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美洲的农作物,红薯,土豆,玉米这三宝传入中国后,饥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其中红薯的传入,颇有一番周折,是靠着“偷渡”,才来到中国。
万历年间,有个叫“陈振龙”的秀才,考了多次都没有考上举人,心灰意冷之下,就决定下南洋经商去。
在菲律宾,陈振龙见到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农作物,特别好养活,从地里刨出来就能吃,最主要的是产量大,一亩地能产出6000斤,而在当时的中国,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只有300斤。
这种农作物,就是我们现在的“红薯”,也叫“番薯”。
这种农作物,其实也不是菲律宾的原产,他原产于美洲,因为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西班牙把红薯从美洲带到了菲律宾。
陈振龙想带几颗红薯苗回去,但是遭到了拒绝,西班牙人不允许。
于是,陈振龙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红薯苗混在吸水的粗绳子里,然后买通了码头的工作人员,悄悄的混上了船,最终将这几颗珍贵的红薯苗给带回了中国。
回到中国后,正好碰上当年大旱,而陈振龙种下的红薯,依然获得了丰收,大大的红薯非常诱人。在报告给了衙门后,衙门决定,大力推广这种农作物。
红薯这个东西,在缺少粮食的年代,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命粮食。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红薯能够活命,说实话,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听我父亲讲,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吃,就只能吃红薯,天天都是红薯,导致他现在根本就不吃红薯,因为小时候吃的太多了。
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淀粉含量非常高,容易让人饱肚子,但是,在中华菜谱中,这三个却很少出现,因为他们做不出什么花样,红薯,只能蒸一蒸,土豆,只能炸薯条,玉米,只能做成粥。
虽然口感一般,但是,它们却能救命,在粮食减产,发生饥荒的时候,这三种农作物就派上了用场。
清朝在经过康雍乾三朝后,社会趋于稳定,新式农作物被广泛的种植,因为饥荒至死的人口也少了很多。
新生人口在增加,人口寿命在延长,人口数量自然就上去了。

统计口径变化,从“户”到“人”

乾隆时期人口的激增,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以前的人口统计,是以“户”为单位,康熙初年,统计的全国人口是不到1000万户,至于一户人家有几口人,不确定,这也导致具体的人口数是不固定的。
雍正时代,统计人口发生变化,是以“丁”为单位,所谓“丁”就是成年男子,这样女子和儿童就被忽略,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全国的总人口。
乾隆时代,统计口径再次发生变化,不再以“户”和“丁”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有一个算一个,这就和我们现在的人口普查有点像了。
正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变化,让以前隐藏起来的人口,统统暴露了出来,人口数量也发生了一个大幅的上涨。
这种统计口径的变化,其实是乾隆耍的一个小聪明,人口数量越大,证明国家越强大,乾隆也是想通过人口数量,向外界炫耀一下,他是一个多么厉害的皇帝。
虽然清朝的人口,200多年间激增了不少,康熙和雍正也做出了一个有利于百姓的决定,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事实,清朝的盛世,仅仅是权贵阶层的盛世,普通的底层百姓,生活依然很苦。
英国人马戈尔尼来中国,原本他是想寻找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大国,没想到,满眼看到的都是贫穷,他在书中写到:
遍地都是惊人的贫穷,人们衣衫褴褛,我们扔掉的东西,他们都抢着吃。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去北京的路上,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房屋通常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
藏富于国,而不是藏富于民,也许,这就是清朝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历史春秋网
历史春秋网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搜集与整理,是一个以历史为核心的文化资讯门户网站。为您提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经济、中医、宗教等内容。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门户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