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间的土木华章——山西古建筑的建筑意与功能性(4讲)

文化   2024-12-15 07:05   北京  

表里山河间的土木华章

山西古建筑的建筑意与功能性


“建筑意”与“功能性”的虚实相间,无分古今,是我们认知一座建筑的切入点。山西以一省之力保存着全中国分布最密集、时代最完整、类型最多样的古建筑群,如果我们启用“建筑”与“功能性”的视角去看,无疑会为我们还原一套最为完整的古人社会总体风貌,我们甚至可以放心地把关乎历史、宗教、艺术、文学的各维度智识统统投射在以古建筑为核心的“地上山西”。

 

表里山河间的土木华章,意图通过自上而下的皇家与京城、权贵与高僧视角,自下而上的乡里与村社、平民与水土视角,沟通上下双方的州府县与父母官视角,沟通南北内外的边塞边民与边贸视角。依托一座座代表性土木建筑,阐释山西古建筑背后的营造立意与功能属性。


主讲老师


寒鲲


历史科普人、自由撰稿人、历史作家、喜马拉雅签约历史类主播、《国家人文历史》《中华遗产》《廉政瞭望》特约撰稿人,历史文化研学资深策划及讲师、青少年文博探索课程策划及讲师,曾实地考察走访230余座博物馆院、76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古建筑&石窟寺, 2019年入选敦煌文化守望者。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史、历史地理学、敦煌艺术与西北史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壁画与彩塑艺术、山西民俗与地方史的历史科普工作。



行谈微信公众号回复“山西古建”可免费观看本节内容


01.

皇家气象:来自京城的营造法度

佛教的传入、道教的成型、皇权的重组,无疑是魏晋南北朝之世的三大时代命题。宗教与皇权的结合,也为中国古代建筑史掀开了全新的篇章。自十六国及北魏而后,不同时期的皇室、权贵、高僧均在山西大地留下了他们的宏大气象。山西现存古建筑中的绝大多数寺观均与一千五百年来不同时期的皇室、权贵、高僧支持密不可分。宗教的“天国”与皇帝的“朝堂”,在山西的山林间、乡里间反复映照。



02.

州县官民:一座县城的自我修养

县城是古代皇权通过层层官僚体系与庶民百姓发生交集的基层场域,自上而下的官家与自下而上的士民,在此频繁相遇。在山西,这样的明清州县也多以古建筑群的形态,甚至一座包含完整城墙的州县完整态述说着往昔的平凡、冗杂与喧嚣。我们将在本次讲座,依托平遥县、太平县(汾城古建筑群)、崞县(原平崞阳)、代州(代县)、霍州、太原府县,聚焦衙署、文庙、城隍、钟鼓楼、寺观等涉及古代州县日常的基本场域,还原一座古代县城的运作面貌。



03.

水土乡里:扎根村社的信仰圈层

从皇家气象所追寻的“天之意象”而下,穿过州县古城里官与民的世俗交集,便是农耕社会的水土乡里。水、土、种,作为农业最基本的三大生产要素,在身处北方旱作农业区的山西,尤为重要。水利神、土地神、五谷神构成了田间地头的万神居所与十里八村的信仰圈层,守护着农人的日常。隐入烟尘的乡野小庙,是本讲的主角,也是山西古建筑的真正主体,更是我们理解古代中国底层逻辑的不二法门。



04.

边塞风云:基于边界的军民生活

如果说京城、州县与乡野构成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三大垂直层次,那么边塞建筑便是捍卫三大层次的外缘卫士与交往先锋。自殿堂中心展开的同心圆涟漪,在中与外的界限处,激荡、碰撞、交融、幻化,王侯将相与边军边商,在边防与边贸活动中粉墨登场,倒映着中与外的交互镜像。山西省域的绝大多数地块都曾做过边塞,边防与边贸深刻影响着古建筑内所供奉的神祇,关帝、真武、杨家将,大王、狐突、两大夫,龙天、贺鲁、可汗王分布在山西中北部的土地上,诉说着边界内外的北方之歌。


团购优惠


原价128元

限时2人拼团,优惠价格99元(4讲内容)

订阅后可长期观看


识别二维码订阅内容

旃檀精舍
雕塑,绘画,书法,工艺,我们一起来关注传统的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