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龙仁 | 遗失在海外的南北朝佛教雕塑

文化   2024-12-18 06:30   北京  

《5—14世纪中国雕塑》一书为初版于1925年,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巨擘喜仁龙的名作,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学者奉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圣经”,对梁思成《中国雕塑史》的写作影响巨大。书的图录部分收录了近千张图片,这些图片又以佛教雕塑为主。这一点喜仁龙在开篇就提到了:“5—14世纪的中国造型艺术主要服务于佛教。”他对中国佛教雕塑评价颇高:“中国的佛教雕塑一方面有意忽略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形体结构,比西方的宗教雕塑更受约束、更为刻板;另一方面又具有更深、更广的影响力,其中的佳作已经超越了西方社会生活与艺术的典范,达到了精神层面的成功和完美的平衡。”
书中提到:“进入公元5世纪,佛教主题的雕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确,南北朝时期是佛教文化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佛学经典被译成汉语,涌现了一批讲经传道、创立宗派的佛学大师。作为佛教文化艺术重要表现的佛雕雕塑,在这一时期开始迅猛发展,在中国雕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是从这一时开始兴建,其中的早期石窟造像特征鲜明,有别于隋唐巅峰时期的造像。不过这些早期石窟造像多有损毁,加之后世的粗糙修复,留有许多遗憾,“只有在个别远离寺庙、不太重要的小洞窟内,或者是某些高处的摩崖窟龛中,才能看到一些躲过修补、保存相对完好的造像”。这一时期的其他佛教雕塑,如人物造像、造像碑等,都具有明显的早期佛教雕塑特征。这些早期佛教雕塑历经岁月洗礼与历史洪流留存下来的相对较少,有些辗转流落海外,成为海外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的珍藏。然而相当一部分已经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屡遭劫难,绝迹世间。由此可见,书中展示这些雕塑影像尤为珍贵,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南朝·宋、齐、梁 公元420年—557年

佛首。位于南京栖霞寺内壁龛中(参见寺内吴越时期宝塔的相关介绍)。佛首很尖,造型非常古朴,进一步表明壁龛和石窟开凿于梁代。浅灰色砂岩。高5英寸。作者收藏。


释迦牟尼佛坐像。坐于四足台座上,结禅定印,叶形大背光上刻有涡纹和火焰纹。南朝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鎏金铜像。高1英尺2.5英寸。此前由端方收藏(参见端方《陶斋吉金录》,第8卷,第1~2册)。


释迦牟尼佛坐像。结跏趺坐于方台上,置于四足基座上。双手缺失,头部毁坏。叶形背光上刻有火焰纹和两尊菩萨。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浅灰色石灰石。高1英尺6英寸。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这座石碑是我们已知的唯一一件标明确切年份的南朝石雕作品。


释迦牟尼佛坐像。坐于四足台座上,结禅定印,叶形背光上刻有火焰纹以及三尊浮雕小佛。造像属于犍陀罗样式。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鎏金铜像。高5英寸。弗利尔美术馆收藏,华盛顿。

北朝·北魏 公元386年—534年


云冈石窟4号窟。中央立柱南面。柱子在这个小洞窟中占据了一半空间,刻有一尊立佛和两尊菩萨,上方有许多浅浮雕信徒。这些造像底部遭受侵蚀,但是上部保存相对较好,是云冈石窟早期雕塑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云冈石窟11号窟外侧壁龛。佛像结跏趺坐,可能是释迦牟尼。两侧各立一菩萨,还有一些小壁龛,每个小壁龛里都坐着一尊菩萨。主佛比真人稍大,是云冈石窟最富表现力的作品之一,完全没有后世修补的痕迹。


云冈石窟13号窟外侧壁龛。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叶形大背光上装饰着小佛和火焰纹。两侧各站一信徒,再远处各有一稍大些的菩萨。龛梁上装饰着很多小壁龛,里面有坐佛。主佛比真人要大,是云冈石窟早期风格的典型代表。


云冈石窟20号窟。洞窟前半部分已坍塌,大佛现在几乎处于露天状态。主佛被称为奇迹,即一佛化千佛。大佛正在打坐,双手损毁,双腿埋入土中。地上部分高约32英尺。


菩萨坐像。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风化粗糙的砂岩。高5英尺。万涅克收藏,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展出。


菩萨坐像。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风化粗糙的砂岩。高4英尺9英寸。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纽约。
这两尊造像都来自云冈石窟,可能是23号窟或29号窟。


大造像碑正面。释迦牟尼佛立像,叶形背光。头光里有过去七佛,背光外缘饰火焰纹。佛右侧是九个小供养人。石碑下面已损坏,其他的次要人物只能看到部分。高7英尺。西奥多·考特收藏,北京。


造像碑。正面是释迦牟尼佛坐像,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背光上饰有过去七佛和飞天。主佛两侧各立一菩萨,基座上装饰着一排浅浮雕供养人。背面有一佛两菩萨,以及众多供养人,均为极浅的浮雕。景明元年(公元500年)。灰色硬质石灰岩。高4英尺2英寸。查尔斯·维涅收藏,巴黎。


菩萨头像。来自石窟寺。灰色砂质石灰石。高12英寸。帝国大学文学院收藏,东京。1923年9月可能毁于地震。


坐佛。禅定印不够标准。造像下部缺失,鼻子修补过。砂质石灰石。高3英尺1.5英寸。帕里什·沃森收藏,纽约。


坐佛。和前一张图坐姿相同。灰色石灰石,这种石材更像出自龙门石窟而非石窟寺。高3英尺7.5英寸。查尔斯·维涅收藏,巴黎。


菩萨坐像。头戴高宝冠,身披长帔巾,结跏趺坐于方形基座上。长裙衣纹流丽。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缺失。菩萨直面前方,身后原本应该有一块大背光,或原本位于壁龛内。来自洛阳白马寺。灰色石灰石,外部有黄色泥层。高6英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造像碑正面。释迦牟尼立像,右手施无畏印。右侧是弥勒菩萨,左侧是持莲观音,两菩萨均立于莲座上。主佛背光上装饰着几尊小佛和一些飞天,边缘装饰着火焰纹。风化的灰色石灰石。高4英尺3英寸。查尔斯·维涅收藏,巴黎。


观音菩萨立像。身后是叶形大背光。红色砂岩,有彩绘痕迹。高19.5英寸。据说来自鄜州石泓寺。东京美术学校收藏,东京。


造像碑正面。释迦牟尼佛立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两侧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弥勒菩萨,立于莲座上,下方各有一个扭曲的夜叉。头光的图案是一朵大莲花,外围两圈刻有坐佛和飞天。叶形背光上部破损。灰色石灰石,彩绘保留较多。高3英尺6英寸。弗利尔美术馆收藏,华盛顿。


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坐像。结跏趺坐。宽大的叶形背光上刻有火焰纹和华盖。方形基座下方有一个四足高台座,台座前方两足上各有一个平雕人像,手持莲花。背面为平雕的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神龟二年(公元519年)。鎏金铜像。高9.5英寸。斯托克雷特收藏,布鲁塞尔。


菩萨立像。可能是弥勒菩萨,立于覆钵上,下方有一双层高台座。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宝瓶。叶形背光上装饰着火焰纹。神龟三年(公元520年)。鎏金铜像。高10.5英寸。弗利尔美术馆收藏,华盛顿。



北朝·西魏 公元535年—556年


释迦牟尼佛坐像。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两侧侍立观音和弥勒,两菩萨脚下各有一护法狮子。背光顶部已破损,上面装饰着弯曲的藤蔓和叶子。四足台座正面刻有两个手持莲花的沙门和一个小香炉,均为浅浮雕。来自西安府草堂寺。黄色蛇纹石灰石。高16.5英寸。早崎收藏,东京。


造像碑正面。三尊菩萨立像,中间最大的一尊双手各施无畏印、结与愿印。高基座正面装饰一香炉两狮子。大魏元年(公元554年)。蛇纹石灰石。高16.5英寸。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北朝·东魏 公元534年—550年


造像碑正面。菩萨站在莲座上,旁边是两个手持莲花的比丘。叶形大背光只有下部保留下来,边缘装饰着火焰纹。高基座上是浅浮雕,一个蹲着的童子托举起一个香炉,香炉两侧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供养人以及他们的仆人。天平四年(公元537年)。灰色石灰石。高1英尺11英寸。耶内收藏,于1923年4月在纽约售出。此前由端方收藏。


造像碑正面。释迦牟尼立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大背光顶部破损,剩下的部分边框内装饰着莲花和童子,边缘有火焰纹。灰色石灰石,有彩绘痕迹。高4英尺3英寸。费城大学博物馆收藏,费城。


造像碑正面。释迦牟尼立像,右手(部分已毁坏)举起,施无畏印,左手放低,结与愿印。他的旁边有两个浅浮雕比丘,可能是佛的弟子。上方还有两个拜倒在地上的比丘,再往上是两尊坐在莲座上的佛,顶部有两个飞起的那伽。背光装饰着缠枝花纹。天平四年(公元537年)。灰色硬质石灰岩。高17.5英寸。帝国大学文学院收藏,东京。
这座石碑来自山东曲阜,材质是一种硬质灰色石料,在其他的山东雕塑中也可以见到。该造像可能已在1923年毁于地震。


菩萨半身像的上部。腰部和肘部以下被砍断。云母大理石。高11英寸。可能来自直隶定州。作者收藏。

持莲观音立像。手持莲花花苞以及常见的叶形标志物。圆形台座上装饰着莲花,下面是方形高底座。叶形大背光上没有装饰。衣褶在两边形成羽翼状的尖角。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云母大理石,部分彩绘。高1英尺4英寸。耶内收藏,于1923年4月在纽约售出。之前由端方收藏。

北朝·北齐和北周 公元550年—581年


菩萨立像(从正面砍下)。立于莲座上,双手持一葫芦状物体。椭圆形大背光。雕像正面向前,很平,背部贴墙。从材质和风格来看,这件雕塑来自天龙山早期洞窟。红色砂岩。高2英尺1英寸。作者收藏。


造像碑正面。方形大壁龛分为两层,上层是一尊佛,坐在祭台样式的底座上,两旁各站着四个人——比丘和菩萨。这些人物上方是坐在莲花上的四尊佛,与主佛一起构成五方佛。下方区域是六尊坐在莲花上的佛,中间是一些供养人,还有一个大香炉或圣物匣。灰色石灰石,带有棕色光泽。高2英尺1英寸。保罗·马隆收藏,巴黎。


造像碑正面。两菩萨并排在树下打坐,上方的小壁龛里有两佛像。壁龛由一些小飞天托起,树枝间的其他飞天托起花环,两那伽托起顶部的小佛塔。主像旁边有两小比丘,其中一个已丢失。基座正面有一香炉,香炉下方有一童子,两侧各有一坐狮一护法。狮子上方有两个小壁龛,里面坐着比丘。河清元年(公元562年)。云母大理石。高3英尺2英寸。弗利尔美术馆收藏,华盛顿。


五尊造像。可能原本出自同一座大造像碑。中间可能是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是阿难和迦叶两弟子以及两菩萨,分别立于莲座上。白色大理石。主像高1英尺8英寸,其余造像高1英尺5英寸。费城大学博物馆收藏,费城。


菩萨立像。做出论辩的姿态(左手结与愿印)。戴高宝冠,上饰流苏。长袍垂下,在身体两侧形成羽翼状的裂片,周身装饰极为华贵,璎珞繁复。鎏金铜像。高1英尺7.25英寸。东京美术学校收藏,东京。


释迦牟尼佛立像。立于莲座上,身穿长袍,上方衣纹为同心圆式,下摆衣纹作波折式。双手缺失。灰色石灰石,有彩绘痕迹。高约6英尺。南院博物馆收藏,西安府。
释迦牟尼佛立像。宽大有力,和左侧佛像一样。立于莲座上。举起的右手已缺失,左手垂下。衣纹和左侧佛像相同。灰色石灰石,有彩绘痕迹。高约5英尺。南院博物馆收藏,西安府。


持莲观音立像。立于双层莲座上,左手持莲花花苞,右手缺失。衣纹流畅,璎珞繁复。长帔巾从肩头垂下,在脚边两侧形成羽翼状尖角。宝冠上装饰着花环和一小阿弥陀佛。基座四角各守一小狮子。灰色石灰石,有彩绘痕迹。高8英尺2英寸。来自西安府。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释迦牟尼佛立像。立于莲座上,右手举起,施无畏印,左手结安慰印。前胸部分袒露,长袍垂下,在脚边形成尖角。鎏金铜像。高1英尺11.5英寸。来自西安府。竹内收藏,东京。


图书小店,欢迎光顾,请点击阅读原文

旃檀精舍
雕塑,绘画,书法,工艺,我们一起来关注传统的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