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朝禅画,都有哪种类型的艺术表现及其禅宗理念?

文化   2024-12-17 07:49   北京  

禅画因其独特的哲学宗教色彩,显得晦涩难懂。明末清初画僧担当曾写道:“画中无禅,唯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
意思是画与禅相通,但画家要想表现出画中的禅意,便不能刻意。这番言论为禅画蒙上了一层神秘感。

从禅画视角来看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体会禅画与禅宗间的密切联系,并尝试用禅宗思想解读禅画。
禅画的发展与兴盛
禅画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佛教汉化出禅宗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禅画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佛教兴盛,当时真正的禅画较少,宗教画居多。

盛唐王维以雪景山水开创禅画先河,后期从五代画僧贯休所作胡人样貌的罗汉图,到宋初画家石恪的罗汉像,可看出佛教不断汉化、禅宗日渐成熟。

宋朝禅宗发展到顶峰并逐渐世俗化。宋元后,明清虽也有诸多禅画家如明代董其昌与清初四僧,但整体是对宋元禅意笔墨形式的继承,致使禅画走上了偏文人画笔墨而弱化禅宗内涵的发展道路。
禅画的标准与艺术表现手法
禅画是禅宗思想与中国古代丹青艺术的结晶,因其宗教色彩,看似介于文人画与宗教画之间,但又超越了二者。

相比宗教画,禅画更贴近中国本土文化且更富笔墨意趣,与文人画相比则更具哲学思辨。关于禅画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狭义上指修禅者所画的禅宗人物故事作品,广义上包括一切富有禅意的绘画。

但不管如何定义,能表达禅宗思想始终是禅画的核心特点。判断一幅画是否属于禅画,根据广义的禅画定义可大概总结出三个标准。

一是作者身份。由于禅宗传播的社会阶层广泛,禅画家身份多样。首先是禅师僧侣,其中不乏善书画的画僧,他们以参禅礼佛为职业,将作画视为禅修的一部分。

二是作品题材内容。随着宋文人画的发展,山水花鸟画走向成熟,禅画打破了隋唐以人物宗教题材为主的局面。

宋朝禅画类别多样,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画三种。通过山水的笔墨意趣来体现禅意、塑造禅境的类型,随着文人画兴盛,其逐渐成为禅画中最多、最常见的一类。

宋朝常见禅意山水有雪景寒林、枯木怪石、米氏云山等。雪景山水由王维开创,历经唐、五代发展,在宋达到顶峰。

三是思想哲理,指画家通过画面表达的禅情、体现的禅意、揭示的禅理。如前文借雪景体现对生命禅思的王维与引用公案故事叙述禅理的梁楷。

对比前两种判断方法,此方法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与主观性,禅画中的禅意能否被观者接收,取决于画者与观者均要对禅宗有所了解,但实际情况中此理想状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总体来看,以画家身份或是否接触过禅宗等信息来判断较为可靠,单凭画面内容辨别的方法对于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画也具有一定可行性。通过感受画面传达的禅意的方法主观性较强,相比于前两者局限性较明显,应以大量史料为依据。
第一,以“简”为尚,以“淡”为宗的笔墨意趣。宋代“惜墨如金”的李成与善作“减笔”人物的梁楷,寥寥数笔便可达到笔少意足的效果。

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这两幅即兴之作笔简意远,人物轮廓剪影简练概括,率性涂抹间,李白与仙人飘逸的气质与作者真实内在向往自由的本心得到了充分表达与展现。梁楷泼墨减笔的画法,肆意坦然而奔放,发乎于天然完成于瞬间,具有一气呵成之感。
从早年对技术理性精准的掌握到后来追求逸笔草草、不拘形式的随机性,画风的迁移体现了梁楷对技术的超越与自我的放逐。

禅画用墨以淡为宗,具有朴素之美,尤其体现在山水方面。唐代王维始用淡墨绘画,五代宋初董源、巨然确立此风格,他们笔下的山水意境清秀、富有禅机,给人“平淡天真”之感。

此风格后被宋代米氏父子继承创新,由元代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发扬光大,最终明代董其昌将其确立为南宗画审美标准。

第二,以“无”胜“有”的画面布局。中国画自古重视画面内容布局、位置经营,画的黑白实虚与禅宗“有”与“空”的思想相呼应。

留白作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手法,在禅画中是极具禅韵的存在,甚至会出现画面留白大于内容本身的情况。无形无限的留白相比于有形有限的笔墨更能给人以想象空间,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中国画才有“计白当黑”一说。

宋代马远、夏圭因喜作边角小景被世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寒江独钓图》与夏圭的《晴江归棹图》画面留白较大,且所画之景皆不完整,这种缺失起到了类似摄影中聚焦的作用,将观者视觉引导至近景,再以小见大,用残缺小景来体现广阔空间。

第三,反传统、反理性的“妙悟”。禅宗提倡创新、勇于否定权威,这一点明显体现在禅修中。禅师为让弟子破除执念,常用“呵佛骂祖”“撕经劈像”等极端做法使其“顿悟”。

禅画中表现为对前人绘画传统的颠覆与创新,如法常的《六柿图》,画面中唯有六个柿子,颜色大小形状各有所异,一柿在前,剩余一字排开,一种平静与失序的矛盾之感暗藏其中,颇有禅机。

关于这幅画的解读至今也无确切定论,充分展现了禅画如同禅宗一般“不可说”的特性。此外,禅画中雪里芭蕉、火中莲花、山上鲤鱼等奇异景象,也皆是以有违常理的内容来启发观赏者深入发掘画面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画外之旨”。

结语
美国学者高居翰曾说:“禅画家通常只关键性地点出他的题目,其他部分保持暧昧。他们使用暗示而更甚于描述的手法,由看画的人自己完成形象。”

这份令人遐想的“暧昧”正是禅画的魅力所在。宋朝禅画的兴盛使我们意识到,禅宗作为影响中国千年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如同明珠一般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更多高仿佛画,欢迎光顾,请点击阅读原文

旃檀精舍
雕塑,绘画,书法,工艺,我们一起来关注传统的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