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元废县为代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代县至今。代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遗存丰厚的文化遗产。有东段景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长城遗址、城堡遗址,隋代枣户城遗址,明朝砌筑的39堡和12联城遗址等。又有雁门关扼勾注、联长城,居九塞之首;边靖楼矗立城中,威镇三关;文庙规模宏大,名振三晋;杨忠武祠影响海外;依石罅而建的悬空结构赵杲观;挺拔俊秀的阿育王塔,以及白仁岩寺、风凰观、太宁宫等古建筑遗址。古墓葬有晋王李克用和义子李存墓,宋侍郎膝茂实墓,明尚书张凤翼、孙传庭墓等。现藏金、石、陶瓷等珍贵文物4000多件。雄关雁门。雁门关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始筑于唐武周时期,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戍卒防守。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400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年)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10里处的要道。该关城,周长2里,墙高两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3字。明清以后,关城屡有重建。现在的关城有雁门关城楼、东门、西门、小北门3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杨忠武祠。位于代县境内鹿蹄涧村,距代县城45里,人们通常称它为杨令公祠或杨家祠堂,祠堂里保存着一些有关杨家将比较真实的资料。杨家父子兵从五代北汉时就为抵御外族侵略而征战,长期驻守在雁(门)代(州)这片土地上。这座杨令公祠就是杨业在雁门一带活动的纪念和见证。据洞内元代天历年间赵鹤鸣所撰碑文记载,此祠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是杨业十六世孙杨怀玉奉旨建造的,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了。鹿蹄涧杨令公祠占地1.2万平方米,祠门楣上立一盘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3个金字,“忠武”乃杨业战死后,宋太宗皇帝给予他的谥号。正殿前檐悬匾一块,上书“敕建”二字。正殿内,塑有杨业、佘太君、杨家八子及宋、元、明历代杨氏功臣名将像共20尊,无不气宇轩昂,姿容伟俊。边靖鼓楼。位于代县县城内,人们俗称之为鼓楼。楼为砖木结构,梁架精巧,建造雄伟,结构严密、合理,台基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台下券洞南北穿通,洞高约9米,较一般城池门洞要高,为山西楼阁式建筑中的巨构,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登楼可北望雁门,南俯滹沱。楼南面悬挂着两块巨匾,一为雍正年间“声闻四达”匾,一为道光年间“雁门第一楼”匾。楼北面挂有雍正年间巨匾一方,上书“威镇三关”4个大字。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城内,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原有砖作相轮13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古老文庙。位于代县城内,创建于唐代,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重修。1983年至1986国家又拨款进行维修。庙南向,分前、中、后三院。后院为崇圣祠。中院正北为主要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7间,进深5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楼棂星门,门前有“万仞”坊,两侧有“仰圣”、“育贤”二坊,东西对峙,中凿“星聚池”。文庙内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形成一组庞大的儒学建筑群,宏敞伟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