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考前作文素材汇编

文化   2024-01-23 20:13   湖北  




1魏世杰:和“倒霉人生”掰手腕的核弹老头

许晔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决定研制核武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后改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九院)正是负责这项工作的。魏世杰在九院隐姓埋名工作了26年。许多人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倒霉”:儿子被确诊患有先天性智力障得;女儿患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老伴儿受不了打击,一度自杀……可他笑眯眯地总结自己这一生:“上半生研究核武下半生照顾家人,同时写了这么多书,并且有一部还拍成电视剧了,我活得很有意义。”


1964年,魏世杰即将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时,九院来学校选人,选中了他和另一名同学。他那时并不知道九院是干什么的,忐忑地坐上火车,一路向西,魏世杰来到了九院位于青海的“221基地”。魏世杰被安排在“221基地”的二分厂工作,负责测试核武器所用炸药的参数,后转去四川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负责炸药部件的温度实验。这些都是危险任务。他印象最深的一场事故发生在1969年11月14日。那天,229车间突然发生爆炸,等他们赶到现场,看到被炸成碎片的土墙时,大家心里一咯噔:里面的四名同事肯定牺牲了。众人连忙四处寻找遗骸,结果一块完整的遗骸都没发现。魏世杰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粉身碎骨”。


除了研制炸药,二分厂的任务还有原子弹的总装。这意味着,魏世杰和同事们除了要面对炸药的化学毒性以及爆炸风险,还多多少少会受到辐射的伤害。“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老虎嘴里拔牙、太岁头上动土,要么你别干,要么你就得做好思想准备,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牺牲。”魏世杰懂得这个道理,但未婚妻林文馨的死还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遇到了一场实验事故,被中子射线辐射了,熬了半年多走了。”尽管痛苦万分,但魏世杰还是挺了过来。“毛主席说过,要有原子弹。在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他想在技术层面做出哪怕一点点贡献。


1978年,魏世杰因为完成“具有内热源的炸药部件的温度场分布”的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3月,九院向他颁发“先进科学技术工作者”奖状。魏世杰很自豪地说起自己在九院有17项科研成果,但想起不久前有自媒体为了流量,将他和邓稼先相提并论,他又拧紧了眉,直说“那把我夸得太夸张了”。


后来的事像是一场接一场的“噩梦”。妻子陈位英因为一双儿女的变故,患上精神分裂症。一家人没法再住在一起,不然只会互相影响。魏世杰带着妻子,白天给女儿送饭,晚上和儿子一起住。在人生后半程的苦难中,魏世杰最大的寄托是写作。退休后,他每天花两小时写作,自称“两小时作家”。因为要照顾家人,他的创作常常被打断,所以他写的书,不管是科普读物还是长篇小说,都是由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组成的。经年累月,他出版了11本书,共计200多万字。人生苦痛,但魏世杰选择笑着面对。他说自己想多活几年,再陪陪孩子,也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比如给更多孩子讲讲“两弹一星”的故事,以及如何面对苦难。


魏世杰的一条人生秘诀是,人一定要在专业之外有一些业余爱好。他爱写作,在虚构的世界里得以短暂解脱。他是“追剧达人”,看过电视剧《狂飙》《余罪》《沉默的真相》,尤其喜欢《天道》。他爱看体育比赛,中学时他曾是学校的跳远冠军、排球队二传手。他还喜欢唱歌,遛弯儿的时候哼几句,生活似乎就不那么苦闷了。“一个人活着,即便没有幸福降临到身上,也要自己想办法创造幸福。写作、唱歌、养花、养猫,只要找个业余爱好,幸福就来了。”他笑着说,“你看,幸福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话题速写


苏轼身陷“乌台诗案”之时,仍挥笔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激励了无数后人。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个“苏轼”,魏世杰就是其中的典型。他熬过26年为国效力的艰苦岁月,晚年也面临沉重的家庭负担,但他没有一句怨言,而是面带笑容,想办法给自己创造幸福。


同类人物


苏轼的一生充满坎坷和曲折,在“乌台诗案”中,被贬黄州更是九死一生。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在美食和诗词中,继续热爱生活,热爱世界。


运用点拨


为了保护国家机密,魏世杰在九院隐姓埋名工作了26年。他不顾艰辛,不惧危险,在岗位上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他对于自己在九院的17项科研成果十分自豪,但对于大家的夸赞又显得非常谦逊。他的故事,让我们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他的科学生涯相比,他“倒霉”的人生似乎显得更加艰难。但不管是精神上的打击,还是身体上的疲惫,都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希望。他挤出时间写作、追剧、运动、唱歌,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抗无常的生活,给自己创造幸福。


适用话题


科学家精神、人生态度、爱好与生活



2高世名:做“世界的艺术家”

余驰疆


艺术教育的使命就是引导心灵向上,推动社会创新。

——高世名


202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建校95周年大会在中国美院良渚校区举行。讲起中国美院的95年历史,说到中国文艺的发展机遇,以及自己与中国美院的点点滴滴,院长高世名滔滔不绝。


1993年,17岁的高世名从山东济南出发,奔赴杭州参加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的专业考试,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中国美院,他从本科念到博士,研究领域从当代艺术到社会思想再到策展实践。考研时,专业名录上没有想念的专业,他就自己撰写了一整套研究详情递交上去,结果得到校领导的认可,竟新开了一个专业方向,而高世名“自编专业”的故事也成为学校的一段“传奇”。2002年,高世名读博士,暑假时大胆提出“地之缘”亚洲当代文化考察的构想,这是中国艺术界第一次主动发起亚洲国家之间当代文化的学术考察和知识对话。博士毕业后,高世名留校任教。


从讲师到教授,从浙江省教育系统最年轻的副院长到全国最年轻的美院院长,20年间,高世名创办的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当代艺术学院;他鼓励学生“不要只是做艺术界的艺术家,要做世界的艺术家”,希望能带起一股风气,让整个艺术界为美丽中国建设出一把力,为此,他打造美丽中国研究院,让“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如今,他又大力推动中国艺术“国学门”,开展“中华文明基因工程”研究……院长之外,高世名的另一个身份是策展人。他编撰系列丛书“行动之书”,系统地回顾、梳理了在策展领域的思想脉络,从策展角度深入展现了过去2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


在高世明看来,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还有更重要的使命。“1928年,蔡元培先生创办国立艺术院,也就是中国美院的起点,当时他希望以美育代宗教,要以纯粹的美唤醒人心。”高世名说,“近百年过去,艺术教育对中国社会的意义逐渐从启迪人心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创新的能量。”


人物速写


艺术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大批如高世名这样具有创新能力、想象力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艺术工作者让我们知道,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也不只是陶冶性情,艺术有更重要的使命——推动社会创新。特别是在世界冲突不断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文化和艺术,因为它们拥有反思的力量、和解的力量,会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宽阔的世界,让人类具有超越性。



3王少朋:为了3500位村民,他走过30万公里水路

王喆宁


只要村里还有村民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王少朋


2023年10月1日一大早,山东济宁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一个背着绿色邮差包的人,正在低头分拣、清点当天需要投递的报刊、邮件和包裹。他就是王少朋,南阳镇的一名“湖上邮递员”。


南阳群岛建有独立的南阳镇,是一个岛屿镇。这里四面环水,进出都靠船只。不同于普通的陆上投递,王少朋需要频繁更换交通工具——摩托车、船、三轮车,每天往返六七十公里,一天花五六个小时在湖上,才能守护3500多位村民的报刊、包裹……王少朋是土生土长的南阳镇人,谈及为什么成为“邮政人”,他笑着说:“小时候,村里有人等大学录取通知书。邮递员背着包骑着车子,把邮件送到时,村民那种高兴,让我觉得这一职业很光荣,我很向往。”


2007年,王少朋通过应聘成为南阳镇的一名邮递员。虽然从小习水性,也会开船,但刚接触湖上邮路时,他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王少朋初来时,还需要手动发船,遇到寒冬,有时候几个来回都无法发动。而且水中没有路标,经常会遇到芦苇荡,让他迷失方向,在水上绕来绕去,浪费了不少时间。特别是复杂多变的天气,让王少朋颇为头疼。夏季多暴雨,一次,王少朋正开着船,突然狂风大作,他赶紧驾船向旁边的岛上停靠。等天气变好后,船已经被刮到了滩涂上。王少朋只能拿起撑船的竹竿,花了几个小时,才把邮船撬进湖里。而冬天寒风刺骨,又经常起雾,湖上白茫茫一片,根本找不到方向,他一般会摸索着慢慢行驶,实在看不清的时候,只能把船停在湖上,等雾散去。


投递时间久了,王少朋成为村民每日最期盼的人。前些年,网购还没有普及,他经常帮助村民从外面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柴米油盐等。龚家村有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王少朋总帮忙从镇上买些物品,还会帮忙交水费、电话费等。如今,老人喜欢从网上买些种子种花,也经常通过王少朋将快递带进村里。王少朋还经常帮助村民,把农产品带出去。对这些村民来说,王少朋送来的不仅是邮件,更是3500多位村民对他的信任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人物速写


因为湖路危险且条件艰苦,在王少朋之前,这个岗位来来去去经历了很多人。但王少朋从2007年至今,一个人、一条船,坚守了十几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时代,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改变世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一员。但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致敬大师查理·芒格:他把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2023年11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在加州一间医院安详离世。对于这个60年来的商业伙伴和得力助手,巴菲特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如果没有查理·芒格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地位。”在芒格的助力下,巴菲特带领伯克希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芒格也因此被称为“股神背后的男人”。


在过去的45年里,芒格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这样的业绩,让芒格成为全球公认的投资大师。他的演讲和著作涉及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生活智慧等多个领域,影响了许多投资者。


芒格与巴菲特是老乡,都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人。芒格比巴菲特大6岁。大学毕业后,芒格和巴菲特都曾以哈佛大学为目标继续就读。不同的是,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收,转到了哥伦比亚商学院,而芒格则顺利从哈佛法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律师。芒格与巴菲特合作前,有自己的公司,芒格本人主攻房地产律师一职。而这个时候,巴菲特也有自己的公司,叫巴菲特合伙事业有限公司。


在1962年巴菲特看上了一家经营不善、股价低廉的纺织公司,并开始收购其股权。这家纺织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芒格在这一年开始与巴菲特合作。他认为,巴菲特收购不景气的纺织公司是巨大的错误。巴菲特后来回忆:“查理给我的建议很简单:忘记你过去用很低廉的价格买进普通企业的做法,而该用普通的价格买进很好的企业。”芒格给巴菲特提的改进建议,最终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最重要的投资哲学。可以说,芒格是改变了巴菲特投资理念、进而改变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命运的人。


芒格本人还是一位多重身份的投资大师。芒格热爱阅读,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甚至包括历史、科学、哲学和文学等看似与投资无关的领域。芒格认为投资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事,更涉及广泛的社会、心理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他的思维方式和投资策略深受这些学科的影响。他倡导投资者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坚持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


芒格还曾多次提到过,投资要有“基础的处世智慧”。在他的处世智慧知识体系里,涉及了数学、教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等领域,而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对于投资最重要。这一点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得到了集中表述。比如,对于投资,芒格认为性格、耐心、求知欲很重要,建议“把你的种种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那些领域当中”。


对于工作,芒格的建议是不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不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共事。对于生活,芒格告诫说,期望别太高,要拥有幽默感,要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关爱之中,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生活的变化。以今天来看,芒格的处世智慧有些鸡汤,但未尝没有启迪。芒格在投资和处世智慧上有“鸡汤”,在其他事务上却很直率。


在今年的伯克希·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芒格连用三个“愚蠢”来形容一切加剧中美关系紧张的行为。他认为美国应该与中国好好相处,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中国进行大量自由贸易。


10月30日,芒格参与录制美国知名科技投资类播客《Acquired》的节目时,最后一次表达了他对中国市场看法。芒格说,“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前景比几乎任何其他大型经济体要更好。”对于所谓“中国风险”,芒格说:“‘中国风险’有多大?好吧,这不是一个科学课题,但我不介意不管是18%左右还是多少,我都可以(接受)。”


无疑,芒格与巴菲特这一对黄金组合创造的投资神话,不仅是个人的投资理念和人生智慧决定的,也与时代背景、美国的市场环境有关。


如今,巴菲特、芒格的时代正在结束,但芒格的处世智慧,以及他对于中美关系这种宏观层面的思考,仍会留有余音。


人物速写


芒格有“行走的百科全书”“幕后智囊”等称呼。他不仅具有投资智慧,更具有处世智慧。他认为无论是投资,还是处世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不被眼前的一些利益所诱导才能获得长期的回报。投资人必须要经得起诱惑、经得住风雨,谦虚谨慎,保持永远的学习状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理解问题的能力,才能作出更加准确的投资价值判断。


芒格正是这样一位头脑清醒、思考独到的投资人,所以他成为巴菲特的“智囊团”,成为改变伯克希尔·哈撒韦命运的力挽狂澜者。芒格留下的思想财富、数字财富,并不局限于投资家这个身份,可以说芒格是过去一个世纪中不可抹去的符号。


金句出圈


①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还算什么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别人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你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理智,特别是别自己骗自己。

——[美]芒格


②改变不了的事,就不要太纠结了。牢骚满腹、怨天怨地是人生大忌。

——[美]芒格


③聪明人也不免遭受过度自信带来的灾难。他们认为自己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方法,所以往往他们就在更艰难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美]芒格

作文研究
每天几分钟,作文变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