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泰终于找到深山中瘦骨嶙峋的刘志丹——1933年红二团兵败终南山突围北返历险记之二

文摘   2024-12-17 10:41   山东  

在前天的文章《1933年红二团兵败终南山,突围北返历险记之一:“红小鬼”一个玉米面馍馍救了刘志丹》中,我述讲了1933年6、7月间,陕甘红26军红二团,在左倾错误路线的推行者杜衡的强令和胁迫下,南下渭华,兵败终南山后,刘志丹在突围中,只身躲进密林中,与一名红军小战士蒲永胜相依为命,危在旦夕。

就在刘志丹濒临绝境之时,率领另外一路红军突围的红二团团长王世泰,正在全力寻找生死未卜的刘志丹。

王世泰带部队突围到两岔河北山后,对部队重新进行了整编。在两岔河北山,他们活动大约一个月,部队经常没有吃的,没有宿营地,生活非常困难。驻扎在两岔河的民团,乘人之危,企图收编王世泰率领的这路红军。

王世泰考虑到当时部队处境极度困难,同时,他还没搞清刘志丹、汪锋两部分红军的下落,因而一时无法把部队转移。于是,王世泰佯称同意接受收编,派高锦纯为代表同民团谈判,提出三个条件:

一、双方保持友好;二、民团负责供应红军粮食和物资;三、若敌人正规军来了,要迅速通知红军。

民团答应了,并派团丁和部分群众给红军送来粮食、大饼和一些日用品。但时隔不久,民团发现王世泰按兵不动,没有接受改编的迹象,觉得受骗上当了,就不再送东西。他们想打红军,又打不过,只好加强戒备,龟缩在两岔河镇。

王世泰

利用这个时机,王世泰曾先后派出十多人次,寻找刘志丹和汪锋的下落,都没有音讯。

王世泰心中万分焦急:作为一个团长,找不到刘志丹和政委汪峰,不仅无法向党交待,而且从多年结下的生死与共战斗情谊来说也不忍心。因此,他暗自下定决心,再苦再累,再难再险,也要找到刘志丹和汪锋,并以此激励红军战士们团结一致,坚持斗争。

部队在不断减员,再加上秦岭的天时地理无一不对红军构成威胁。白天,战士们隐蔽在梢林里;夜晚,下山在老乡家找点东西吃。当地老乡非常好,但是他们生活着实太苦了,想接济红军又无能为力,只好挤出一些包谷面和土豆送给部队。

战士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衣服破烂不堪,鞋子破到无法穿,干脆打赤脚走路,竹桩、树茬扎破脚板,用破布一裹,继续行军。不少红军战士在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遗骨终南山中。

面对严酷的现实,王世泰决定让部队压枪(埋枪)分散出山回照金。他把战士们集合起来,说:

“这次失败,是我们领导上的路线错误,让大家吃尽苦头。现在如果继续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藏在山中,将会全部冻死饿死在这里。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分散回照金,再树大旗。”

战士们挥泪而别。王世泰身边只留下吴岱峰、高锦纯、杨文谟、马宜超等18人。他们把战士们留下的枪支,分两个地方埋入地下,为了防止敌人挖枪,将枪身和栓分开埋藏。

随后,王世泰一行沿石头峪方向,继续寻找刘志丹、汪锋。在石头峪后山,他们整整转了四五天。

一天,他们在后房沟䃥两户群众家,正做饭吃,哨兵急急忙忙跑来报告说,北面山豁口有人影活动。王世泰立即派一个班长带两个战士前去侦察。

对面山上的人看见王世泰的侦察人员,不搭话也不躲藏。侦察人员便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对方仍不回答。侦察员大胆喊道:“我们是王世泰的人,是自己人你们就下来。”

那两个人听说是王世泰带的人,连忙向山下走了几步,高声喊道:

“如果是王世泰的人,请王世泰出来答话。”

此时,王世泰已来到半山坡,当即向对面喊话,并用望远镜观察。一看,他喜出望外,原来是刘志丹一个小红军。

刘志丹听见是王世泰的声音就向山下走,王世泰和其他人向山上迎,战友重逢,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刘志丹指着小红军蒲永胜对王世泰说:“我能活着下来,全凭这个娃娃。”

此时的刘志丹,已经瘦骨嶙峋他随身带的两支短枪,因终南山雨多,都潮湿得生了锈。看到刘志丹身上被漆树“咬”烂的地方溃烂成碗口大的脓疮,身体极度虚弱,战友们都忍不住流下泪水。刘志丹安慰大家说:

“我们流血牺牲搞起来的红军,被杜衡这个坏人搞垮了,但我们不能被失败压倒,失败了再干。革命者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刘,请放心,找到了你,我们一定跟着你重新组建红军。”

回到后房沟䃥老乡家,大家给刘志丹和蒲永胜做了些玉米面糊糊。就是这样的在北方农村极为常见的玉米面糊糊,在此时的刘志丹的眼里,成了无上的美味佳肴。王世泰在回忆录的几句话,至今让人读了,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怕把志丹吃坏,直叫少吃些、少吃些。可是‘饥不择食’,志丹一顿吃了几大碗,最后几乎连路都走不成了。”

终于找到“主心骨”刘志丹了,大家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政委汪锋率部突围的与王世泰所部方向相反,一时恐怕不容易联系上,况且又汪锋是当地人,对这里地理比较熟悉,关系也多,可能会安全脱险的。

于是,刘志丹、王世泰决定先行北返照金根据地。

那时,红二团团长王世泰有一个主导思想:宁可牺牲个人,也一定要保证刘志丹安全回到照金,因为党需要刘志丹,陕甘根据地的人民需要刘志丹!

要出终南山和北返,就得有足够的路费才行。但是此时,他们除随身携带的枪支外,一文钱没有。

在这个人烟稀少的穷山僻壤中,上哪里去搞到路费呢?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足智多谋的刘志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刘志丹想到的筹措路费的办法究竟是什么呢?他们在走出终南山北返照金根据地的途中,又遇到了哪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呢?请关注我的账号,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将继续向大家一一揭秘!

如果您认可我的文章,请下单我的代表作《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谢谢您的支持!

卢志丹
著名作家,代表作《毛品国学》《毛点评历史人物》。
 最新文章